2022年第33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四君子汤对IEC-6 细胞增殖相关指标及大鼠胃肠黏膜c-Myc表达的影响
    涂小华,杨欣,杨光勇,徐萌萌,邓颖,张庚鑫,杜海洋,王慧
    2022, 33(2):143-150.
    [摘要](40) [HTML](0) [PDF 2.33 M](2266)
    摘要: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IEC-6 细胞(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多胺调控生长相关基因细胞周期检测点 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k2)、c-Myc 表达,以及对大鼠胃肠黏膜c-Myc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 SD 大鼠制备空白血清及四君子汤含药血清;无负荷细胞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腐胺组(10 μmol·L-1)及四君子汤 含药血清低、中、高(5%、10%、20%)剂量组;α-二氟甲基鸟氨酸(α-difluoromethylornithine,DFMO)负荷细 胞实验设空白对照组、DFMO 组(2.5 mmol·L-1)、腐胺组(10 μmol·L-1)及四君子汤含药血清低、中、高(5%、 10%、20%)剂量组;动物实验将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及四君子汤低、高(5、 15 g·kg-1)剂量组。采用MTT 法检测IEC-6 细胞增殖情况;qPCR 法检测细胞Chk2、c-Myc mRNA 表达;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Chk2、p-Chk2、c-Myc 蛋白表达和大鼠胃肠黏膜的c-Myc 蛋白表达。结果①细胞实 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20% 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给药24 h 后IEC-6 细胞的增殖(P<0.01),提高 p-Chk2 蛋白及c-Myc mRNA/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5%、10%、20% 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给 药48、72 h 后细胞增殖(P<0.01),促进Chk2 mRNA/蛋白表达(P<0.05,P<0.01)。与DFMO 组比较,5%、 10%、20% 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给药48 h 后细胞增殖(P<0.01),提高c-Myc mRNA/蛋白表达(P<0.05, P<0.01);10%、20% 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给药72 h 后细胞增殖(P<0.01),促进Chk2 及p-Chk2 蛋白表 达(P<0.05,P<0.01);20%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Chk2 mRNA 表达(P<0.05)。②动物实验:与模型组比 较,四君子汤5、15 g·kg-1 可上调模型大鼠胃黏膜及小肠黏膜c-Myc 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四君子汤可促进IEC-6 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多胺信号通路,上调生长相关基因Chk2、c-Myc 表达有关。四君子汤可提高胃肠黏膜损伤模型大鼠胃及小肠黏膜c-Myc 蛋白表达水平。
    2  积雪草酸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刘嘉,严宝飞,张景正,周兴宇,曾庆琪
    2022, 33(2):151-157.
    [摘要](59) [HTML](0) [PDF 6.24 M](2299)
    摘要:
    目的观察积雪草酸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 和PC-3 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上皮间质转 化(EMT)的影响和潜在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DU145 和PC-3 细胞,以不同浓度积雪草酸干预后,采用 MTT 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 验、Transwell 迁移及侵袭实验观察低浓度积雪草酸(10、20 μmol·L-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mL-1) 诱导后DU145 和PC-3 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DU145 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和EMT 相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Snail 及 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积雪草酸可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地抑制DU145 和PC-3 细胞增殖, 干预24、48、72 h 后的IC50 值分别为29.10、17.52、11.53 μmol·L-1 和27.91、21.43、14.82 μmol·L-1。积雪草 酸(10、20 μmol·L-1)能够明显抑制DU145 及PC-3 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与空白组比较,TGF-β1 能够明显促进 DU145 和PC-3 细胞的划痕愈合(P<0.01),促进DU145 细胞的侵袭(P<0.05),上调DU145 细胞内VEGFA 蛋 白和间质指标Fibronectin、Vimentin、N-Cadherin、Snail 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下调上皮指标 E-Cadherin 蛋白表达(P<0.05),进而诱导细胞EMT 进程。与TGF-β1 组比较,10、20 μmol·L-1 浓度的积雪草 酸能明显抑制TGF-β1 诱导后的DU145、PC-3 细胞划痕愈合及Transwell 细胞迁移、侵袭(P<0.05,P< 0.01),且呈现浓度依赖性;10 μmol·L- 1 浓度的积雪草酸能明显下调TGF-β1 诱导的DU145 细胞内的 VEGFA、Fibronectin、Vimentin、N-Cadherin、Snail 蛋白表达(P<0.05), 上调E-Cadherin 蛋白表达(P< 0.05),进而逆转TGF-β1 诱导的EMT 进程。结论积雪草酸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DU145 和PC-3 增殖,并逆 转TGF-β1 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DU145 的EMT 进程,从而发挥其抗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
    3  复方丹参片通过LKB1-AMPK 通路干预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明昊,张童,郭申,赵绅,杜婧雯,俎兆轩,丁妍妍
    2022, 33(2):158-164.
    [摘要](72) [HTML](0) [PDF 6.50 M](2381)
    摘要:
    目的基于LKB1-AMPK 通路探讨复方丹参片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腹 腔注射75%蛋黄乳液+连续饲喂高脂饲料4 周的方式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辛伐他汀组(0.02 g·kg-1)和复方丹参低、中、高剂量组(复方丹参片,1.5、3、6 g·kg-1),每组10 只。各组 大鼠每日1 次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连续干预4 周。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测定大鼠肝脏系数;采用HE 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 学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MPK、p-AMPK、LKB1、HMGCR 蛋白水平;采用Real-time PCR 法检测肝脏组织中 AMPK、LKB1、HMGCR mRNA 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脏系数及血清TG、T-CHO、 LDL-C、ALT、AST 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 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出现脂肪性病变;肝脏组 织中AMPK、p-AMPK、LKB1 蛋白及mRNA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HMGCR 蛋白及mRNA 表达水平明 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片低、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肝脏系数及血 清TG、T-CHO、LDL-C、ALT、AST 水平(P<0.05),升高HDL-C 水平(P<0.05);改善肝脏脂肪性病变;升 高肝脏组织中AMPK、p-AMPK、LKB1 蛋白及mRNA 表达水平(P<0.05),降低HMGCR 蛋白及mRNA 表达水 平(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可能通过激活LKB1-AMPK 通路及抑制HMGCR 表达水平来实现对高脂血症 大鼠的保护作用。
    4  左归降糖舒心方含药血浆调控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ox-LDL 诱导J774A.1 巨噬细胞焦亡的机制
    杨金伟,喻嵘,吴勇军,肖凡,刘秀,邓奕辉
    2022, 33(2):165-172.
    [摘要](91) [HTML](0) [PDF 2.69 M](2482)
    摘要:
    目的基于NOD 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Gasdermin D (GSDMD)通路探讨左归降糖舒心方含药血浆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J774A.1 巨噬细胞焦亡的调控 机制。方法将分化完全的J774A.1 巨噬细胞分为空白血浆组、模型组、左归降糖舒心方含药血浆组、 MCC950(NLRP3 特异性抑制剂)组,每组6 个复孔。除空白血浆组外,其余各组以100 mg·L-1 ox-LDL 诱导细 胞,构建细胞焦亡模型。空白血浆组、模型组、MCC950(50 μmol·L-1)组以含10%空白血浆进行培养,左归降 糖舒心方含药血浆组用10%含药血浆培养细胞24 h。采用CCK-8 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抑 制率;采用LDH 释放实验检测细胞膜完整性及细胞焦亡水平;采用ELISA 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白细胞介 素(IL)1β、IL-18 含量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NLRP3、Caspase-1 及GSDMD 蛋白表达。 结果与空白血浆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的IL-18、IL-1β 含量及LDH 释放率明显增高(P<0.01),IL-1β、IL-18 及NLRP3、Caspase-1、GSDMD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降糖舒心方含药血浆组细 胞的IL-18、IL-1β 含量及LDH 释放率明显下降(P<0.01),IL-1β、IL-18 及NLRP3、Caspase-1、GSDMD 蛋 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左归降糖舒心方含药血浆能够抑制ox-LDL 诱导的J774A.1 巨噬细胞焦亡状 态及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Caspase-1/GSDMD 通路,下调细胞炎性因子IL-18、IL-1β 表达 有关。
    5  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殖的影响
    秦晓宽,银河,杨博文,金哲峰,唐彬,刘志伟,陈忻,朱立国
    2022, 33(2):173-179.
    [摘要](36) [HTML](0) [PDF 8.35 M](2238)
    摘要:
    目的观察益肾养髓方对脊髓慢性压迫大鼠脊髓(C5~C7)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 表达量及GFAP 蛋白表达和分布的影响,以探讨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殖和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56 只健康 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益肾养髓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 只。 模型组、益肾养髓方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压迫脊髓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假手 术组仅手术暴露脊髓。手术后2 周,益肾养髓方不同剂量组采用中药水煎剂灌胃,阳性对照组采用单唾液酸四 己糖神经节甘脂钠肌注,其余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 次,连续4 周。于给药后第1、3、7、14、21、 28 天进行大鼠运动功能评价(BBB 评分)。术后6 周时HE 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结构,RT-qPCR 法检测大鼠脊髓 GFAP 的mRNA 表达,免疫荧光观察GFAP 蛋白表达。结果灌胃后益肾养髓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BBB 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益肾养髓方对改善脊髓型颈椎病大鼠脊髓功能有 一定疗效。HE 染色益肾养髓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可见脊髓组织中瘢痕、空洞变少,胞浆逐渐增多,神经细胞 形态接近假手术组。RT-qPCR 及免疫荧光结果提示模型组GFAP mRNA 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益肾养髓 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可降低其表达,与模型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髓方可降低脊 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中GFAP 的表达,从而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6  红景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在脑组织中的动态含量研究
    曹慧,宋玉晨,张颖,郑晓宇,宋文婷
    2022, 33(2):180-186.
    [摘要](52) [HTML](0) [PDF 1.57 M](2506)
    摘要: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在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及血浆中的分布规律,阐明并验证红景天苷可能的起效部 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为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10、5、2.5 mg·kg-1)药效实验组及 红景天苷药代实验组(15 mg·kg-1)。药代组于缺血后15、40、120 min 3 个时间点分别取血并灌注取脑,LC-MS 检测脑组织及血浆中红景天苷的含量。药效实验各组于缺血24 h 后取脑,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脑 梗死面积;ELISA 法检测血浆中组织因子(TF)的表达。体外观察红景天苷对氧糖剥夺(OGD)后人脑微血管内 皮细胞(HCMEC)的保护作用,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梗死灶(P<0.01),红景天苷高、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减少缺血 后的脑梗死面积(P<0.05,P<0.01),且各剂量的红景天苷可明显减轻氧糖剥夺造成的内皮损伤(P<0.01)。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织因子明显升高(P<0.01);而与模型组比,红景天苷高、低剂量组组织因子 表达明显降低(P<0.01)。造模后脑组织与血浆中红景天苷于15 min 达到最高值,左、右脑组织中红景天苷 含量无明显差异,各时间点脑/血比值均低于0.1。结论红景天苷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组织中的分布有限, 但红景天苷可能通过保护血液侧的内皮细胞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7  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大鼠AngⅡ/TRPC6/NF-κB通路的影响
    沈丹琪,戴小华,杨帆,王银燕,邵正斌,付军,冉永玲,袁良
    2022, 33(2):187-193.
    [摘要](38) [HTML](0) [PDF 6.38 M](2250)
    摘要:
    目的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高盐高脂饮食诱导高血压早期肾损害SD 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瞬时受 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养肝益水颗粒组、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每组10 只。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养 肝益水颗粒组、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喂养高盐高脂饲料制备实验模型,周期为6 周。6 周后,贝那普利 组给药贝那普利悬液(0.9 mg·kg-1·d-1),养肝益水颗粒组给药养肝益水颗粒悬液(2.7 g 生药·kg-1·d-1),养肝益水 颗粒+贝那普利组分别给药养肝益水颗粒悬液(2.7 g 生药·kg-1·d-1)、贝那普利混悬液(0.9 mg·kg-1·d-1),空白 组、模型组灌胃相同量蒸馏水,周期为4 周。每周监测大鼠血压值,给药前、后收集大鼠尿液测ACR(白蛋白 与尿肌酐的比值)、β2-微球蛋白(β2-MG),留取大鼠血标本,检测血清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AngⅡ 含量,留取大鼠双肾标本,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肾脏组织中AngⅡ、TRPC6、NF-κB 等蛋白 含量。结果与空白组对比,SD 大鼠经高盐高脂饲料喂养6 周后,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养肝益水颗粒组、 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收缩压、尿ACR、β2-微球蛋白、血清AngⅡ、肾脏组织AngⅡ、TRPC6、NF-κB 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给药4 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养肝益水颗粒组、养肝益水 颗粒+贝那普利组收缩压、尿ACR、β2-微球蛋白、血清AngⅡ、肾脏组织AngⅡ、TRPC6、NF-κB 蛋白表达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贝那普利组相比,养肝益水颗粒组各检测指标较贝那普利组高,养肝益水颗粒+ 贝那普利组各检测指标较贝那普利组低。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显示,空白组肾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肾脏结构可 见明显异常,贝那普利组、养肝益水颗粒组、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干预后肾脏病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养肝益水颗粒可能通过抑制AngⅡ/TRPC6/NF-κB 信号通路发挥肾脏保护作用,联合贝那普利则疗效更优。
    8  固本化湿降脂汤调节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陈浩,易玉柳,钟凌云,吴蜀瑶,王美君,谢情江,朱绚绚,何喆,周丽,张琦
    2022, 33(2):194-200.
    [摘要](33) [HTML](0) [PDF 2.99 M](2402)
    摘要:
    目的探讨固本化湿降脂汤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代谢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 只SD 大 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利司他阳性组及固本化湿降脂汤高、中、低(34.4、17.2、8.6 g·kg-1)剂量组, 每组8 只。通过高脂饮食喂养10 周,同时结合冰糖水灌胃16 d,游泳3 周,建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 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对应灌胃给药,并观察大鼠外观表征、舌象、远红外热成像的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 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含量;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尿酸(UA)、胃动素(MTL)、活性肠肽(VIP)水平;采用定磷法检测心肌细胞 膜Ca2+-ATP 酶、Na+-K+-ATP 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固本化湿降脂汤组大鼠血清TG、TC、LDL-C 含 量表达不同程度降低(P<0.01),HDL-C 含量表达升高(P<0.05);BUN、UA、VIP 含量表达不同程度降低 (P<0.01,P<0.05),MTL 含量表达升高(P<0.01);心肌细胞膜Na+-K+-ATP 酶(P<0.01)、Ca2+-ATP 酶活力 升高(P<0.05)。结论固本化湿降脂汤可以调节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代谢异常,发挥对脾虚湿阻型单 纯性肥胖大鼠的治疗作用。
    9  基于数据整合研究及药靶虚拟探讨陈国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方规律和作用机制
    秦百君,陈月桥,宫文浩,杨昕,黄梦遥,陈小霞,陈国忠
    2022, 33(2):201-210.
    [摘要](57) [HTML](0) [PDF 8.27 M](2416)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整合研究(处方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探讨陈国忠治疗慢性萎缩性 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组方规律、作用靶点和潜在机制。方法基于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建立“慢 性萎缩性胃炎处方用药”数据库,以频数统计、关联分析、系统聚类探讨处方核心药团和聚类新方;网络药理 学分析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对核心基因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验证核心药靶结合的稳定 性。结果纳入129 张处方,162 味中药,用药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多入肺脾胃经;核心药团为黄芩、半 夏、甘草,聚类为类小柴胡汤等5 种新方。核心药团共98 个活性成分,作用的54 个主要靶点富集到脂多糖反 应、PI3K-Akt 等1 904 个生物过程与319 条信号通路。核心药团主要成分槲皮素、黄芩素、豆甾醇与关键靶 点PTGS2 经分子对接及动力学分析显示均稳定结合。结论陈国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辛苦、寒温并 举,善用黄芩、半夏、甘草与柴胡等组成类小柴胡汤,治疗少阳阳明不利证;并拟三白汤诸方健脾温阳降逆、 行气利湿除痞。核心药团主要成分与PTGS2 等关键靶点稳定结合,多途径协同调控胃黏膜增殖、凋亡等相关 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1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淫羊藿苷对氟尿嘧啶所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
    张小年,吴绍锋,林锐珊,罗晶,刁远明
    2022, 33(2):211-218.
    [摘要](60) [HTML](0) [PDF 3.50 M](2298)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淫羊藿苷(ICA)对氟尿嘧啶(5-FU)所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抑 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在TCMSP 数据库收集淫羊藿苷的药代动力学相关数据,利用CTD 和GeneCards 两个 数据库,检索获取淫羊藿苷的所有潜在作用靶点,采用DAVID 6.8 数据库对淫羊藿苷潜在靶点进行GO 富集 分析以及进一步的筛选收集关键靶点。将关键靶点导入STRING 数据库,结合运用Cytoscape 3.8.2 软件制作蛋 白互作网络(PPI),并用STRING 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KEGG)。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Akt/GSK3β/ CyclinD1 通路3 个特征蛋白以及凋亡密切相关蛋白Bcl-2、Bax 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淫羊藿苷潜在作用靶 点83 个,进一步筛选得到关键靶点29 个,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按照FDR 值从小到大排序,其前20 条中具有重 要作用的为PI3K-Akt 通路、HIF-1 信号通路以及FoxO 信号通路等。基于KEGG 富集分析结果,建立了 PI3K-Akt 核心作用通路的可视化通路网络图。Western Blot 实验结果揭示,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处理组 p-Akt(P<0.01)的表达升高,p-GSK3β 水平和CyclinD1 的表达有升高趋势(P>0.05),Bcl-2/Bax 比值升高 (P<0.001);LY294002 抑制Akt 磷酸化之后,相应p-Akt、p-GSK3β 水平和CyclinD1 的表达下降(P<0.05, P<0.001),Bcl-2/Bax 比值减少(P<0.001)。结论淫羊藿苷对5-FU 所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抑制作 用可能是通过激活Akt/GSK3β/CyclinD1 信号通路以及Bcl-2 途径介导的。
    11  TCMSP 数据库中药化学成分的SARS-CoV-2 主蛋白酶抑制剂虚拟筛选
    史海龙,黄月,程怡,史永恒,王川,刘继平,王斌
    2022, 33(2):219-227.
    [摘要](97) [HTML](0) [PDF 4.51 M](2793)
    摘要:
    目的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的中药化学成分中挖掘 SARS-CoV-2 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抑制剂。方法运用类药性评估、分子对接、ADME 预测、结合 自由能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多轮虚拟筛选的策略,从TCMSP 数据库中筛选Mpro 抑制剂。结果共筛选得 到10 个命中分子,其中前3 位最佳命中分子为MOL003392、MOL011716、MOL002966,表现出与靶标活性口 袋关键氨基酸残基的强相互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发现SARS-CoV-2 Mpro 小分子抑制剂提供新的思路。
    12  β-细辛醚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分析
    王志芳,宁百乐,贺邵华,康健,王南卜,方永奇,李翎
    2022, 33(2):228-234.
    [摘要](67) [HTML](0) [PDF 2.75 M](2516)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β-细辛醚治疗帕金森病抑郁(DP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 Swiss Target Prediciton 和PharmMapper 数据库检索得到β-细辛醚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 数据库和OMIM 数据库检索DPD 的疾病相关靶点,并通过UniProt 数据库进行标准化。构建β-细辛醚和DPD 的共有靶点韦恩 图,对共有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以获取关键靶点信息;对共有靶点进行GO 功能及KEGG 通路 富集分析;建立“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展示β-细辛醚治疗DPD 过程中疾病-靶点-通路的关系。 结果共得到β-细辛醚和DPD 的共有靶点64 个, 包括ALB、c-FOS、EGFR、JUN、CASP3、PTGS2、 IGF1、ESR1、APP 等多个关键靶点。共有靶点涉及学习或记忆、突触后膜的内在成分、神经递质受体活性、 突触后神经递质受体活动等与突触间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密切相关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及细胞组成,以及 5-HT 能神经突触、DA 能神经突触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结论β-细辛醚可能通过对 c-FOS、JUN、ALB、EGFR、CASP3、MAP2K1、MAPK14 等靶点及相关通路的作用,进而影响5-HT 能神经 突触和DA 能神经突触的损伤修复,发挥治疗DPD 的作用。
    13  不同产地野生和栽培滇重楼中15 种氨基酸的含量比较研究
    许凌峰,谷文超,李卓蔚,杜慧慧,郭冬琴,周浓
    2022, 33(2):235-241.
    [摘要](45) [HTML](0) [PDF 1.31 M](2348)
    摘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柱前衍生法测定滇重楼中15 种氨基酸含量,并比较分析不同产地的 野生与栽培滇重楼氨基酸含量差异。方法以6 mol·L-1 盐酸溶液110 ℃水解22 h,衍生试剂为异硫氰酸苯 酯,测定3 个省27 批滇重楼中15 种氨基酸的含量。采用SPSS 20.0 软件对其氨基酸的含量进行t 检验。 结果质量浓度在0.354~30.912 μg·mL-1 范围内的15 种氨基酸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0.999 9);平均回收率 为95.12%~101.05%,RSD 为1.32%~2.82%,检出限为0.031~0.089 μg·mL-1,定量限为0.104~0.297 μg·mL-1。 3 个省27 批滇重楼均以天门冬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滇重楼栽培品中氨基酸平均含量均高于滇重 楼野生品。结论滇重楼栽培品与野生品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相似度较高,质量等同性较好,一定程度上证明 栽培品可以替代野生品使用。
    14  UPLC-Q-TOF-MS/MS 结合薄层色谱法分析防风与其伪品水防风的化学成分差异
    钟惠娴,胥爱丽,肖观林,毕晓黎,李养学,李素梅,陈伟韬,邱锦燕
    2022, 33(2):242-248.
    [摘要](88) [HTML](0) [PDF 3.03 M](2403)
    摘要: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分析防风与其伪 品水防风化学成分的差异,结合薄层色谱法鉴别防风药材真伪。方法以0.1%甲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 (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4 mL·min-1;进样量:1 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在负离子 模式下对色谱流出物进行检测,检测范围(m/z)100~1 500。以6’’-O-apiosyl-5-O-Methylvisammioside 为对照 品,对防风药材和水防风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在鉴定得到的29 个化合物中,防风有22 个化学成 分,水防风有23 个化学成分。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得到6’’-O-apiosyl-5-O-Methylvisammioside、花椒毒素、 divaricatol、3’-O-2-乙酰亥茅酚、白花前胡乙素、3-(((3R,4R,5S)-6-((((3R,4R)-3,4-dihydroxy-4- (hydroxymethyl)tetrahydrofuran-2-yl)oxy)methyl)-3,4,5-trihydroxytetrahydro-2H-pyran-2-yl)oxy)-5-hydroxy-2, 2,8-trimethyl-3,4-dihydro-2H,6H-pyrano[3,2-g]chromen-6-one 及其异构体7 个差异化合物。薄层色谱中水 防风药材和对照品在相应位置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可鉴定为防风伪品。结论以UPLC-Q-TOF-MS/MS 技术结合薄层色谱法建立了防风和水防风化学成分的鉴别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防风药材的质 量评价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15  广藿香青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张泳,贺红,李巧,王邦伟
    2022, 33(2):249-254.
    [摘要](45) [HTML](0) [PDF 5.94 M](2245)
    摘要:
    目的对广藿香青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及分析。方法以广藿香青枯病菌菌株PRS-84 的Tn5 转座子插入突变株为材料,通过伤根浸泡法分别接种于广藿香植株,筛选致病性减弱的突变株;对筛选获得 的突变株进行生长速率、泳动性和生物膜形成等表型分析;再利用反向PCR 扩增致病性减弱突变株Tn5 转座 子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了2 个致病性减弱的突变株(PRS- 84-11-33、PRS-84-11-123),它们对广藿香植株的致病性均明显低于野生株PRS-84。与野生株相比,致病 性减弱突变株的菌落形态无明显变化,突变株PRS-84-11-123 在培养后期生长速率有所升高。突变株PRS- 84-11-33 及PRS-84-11-123 的泳动能力及生物膜形成能力均低于野生株。突变株Tn5 转座子插入位点侧翼序 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2 个致病性减弱突变株的Tn5 转座子插入位点基因分别为lptE 基因和lon 基因。 结论该研究筛选获得了与广藿香青枯病菌致病性相关的基因,为了解青枯病菌的致病机制、寻找有效防治 广藿香青枯病的方法提供了基础信息。
    16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征稿启事
    2022, 33(2):254-254.
    [摘要](35) [HTML](0) [PDF 1004.10 K](2293)
    摘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由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 年6 月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 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 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现代化 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 临床药理研究的学术交流具有引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中药新药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的重 要平台。 本刊学科影响指标、影响因子以及学科排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位居前列,并进入国内权威的核心期 刊评价系统,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 库来源期刊(CSCD) 及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收录, 还是美国《化学文摘》(CA) 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有:药效与毒理学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质量分析研究、工艺研究、方 法学研究、动物模型研究、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专家述评、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学术探讨、 综述等。 本刊为月刊,每月25 日出版。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具体的投稿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详见本刊投稿网 站:www.zyxy.com.cn。(温馨提示:本刊只接受稿件采编系统投稿,不接收纸质和Email 投稿,系统投 稿不收取审稿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17  加味清中汤治疗上腹痛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麦联任,曾微微,谢红丹
    2022, 33(2):255-260.
    [摘要](79) [HTML](0) [PDF 1.24 M](2346)
    摘要:
    目的评价加味清中汤治疗上腹痛综合征(EPS)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内脏敏感性和脑-肠轴的影 响。方法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口服达立通颗粒,观察组口服加味 清中汤,均连续服用1 个月。于治疗前后观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日记(FDSD)、尼平 消化不良指数(NDI)和脾胃湿热证评分;以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LNLT)比较两组初始感觉阈值时饮入量(TV) 和最大饱足感时饮入量(MV);检测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 物质(SP)、胃 动素(MTL)、胃泌素(GAS)、胃饥饿素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愈 显率为80.00%(44/55),高于对照组的59.26%(32/54)(χ2=5.55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痛、上腹 烧灼感和脾胃湿热证评分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部 相关症状和整体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 患者TV 和MV 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TV 和MV 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NDI 量表紧张/ 焦虑、日常生活的影响、饮食、认知/自控力和工作/学习5 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者 5 个因子评分更低(P<0.01)。治疗后,两组5-HT、CGRP 水平显著下降,SP 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观 察组患者5-HT、CGR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SP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MTL、GAS、胃饥饿 素水平均显著升高,VIP 水平下降(P<0.01);观察组患者MTL、GAS、胃饥饿素高于对照组(P<0.01),VI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没有发现加味清中汤和达立通颗粒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清中汤能调节 EPS 脾胃湿热证患者内脏神经敏感性和脑肠互动关系,改善近端胃功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愈显率优于达立通颗粒,且使用安全。
    18  益肾养血通窍汤对慢性耳鸣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邹广华,龚建齐,李彦华,张新日
    2022, 33(2):261-264.
    [摘要](86) [HTML](0) [PDF 1.18 M](2289)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养血通窍汤对慢性耳鸣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 年 1 月-2019 年12 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耳鸣患者88 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成两组, 每组各44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比较治疗 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耳鸣严重程度、中医证候疗效、睡眠质量评分,并测定两组患者γ 氨基丁酸(GABA)、 五羟色胺(5-HT)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40/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 (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明显减轻患者耳鸣的严重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治疗组中医证候疗 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GABA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5-HT 水平明显低 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耳鸣患者的临 床疗效,减轻耳鸣的严重程度和改善睡眠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肾养血通窍汤能提高GABA 水平及降低 5-HT 水平有关。
    19  夏荔芪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
    孙粼希,吕健,谢雁鸣
    2022, 33(2):265-272.
    [摘要](106) [HTML](0) [PDF 1.90 M](2511)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夏荔芪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 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关于夏荔芪胶囊治疗BPH 的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 风险偏倚工具和中药试验报告综合标准分别评估合格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 量。以RevMan 5.4 软件进行Meta 分析和证据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6 项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夏荔 芪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后,国际前列腺评分表(I-PS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MD=-3.86,95%CI [-5.90,-1.81], P=0.000 2),最大尿流率高于常规治疗(MD=5.29,95%CI [1.39,9.19],P=0.008),残余尿量少于常规治疗 (MD=-4.67, 95%CI [-7.08, -2.27], P=0.000 1); 单用夏荔芪胶囊组I-PSS 评分低于单用阳性对照药 (MD=-1.91,95%CI [-2.99,-0.83],P=0.000 5),最大尿流率高于单用阳性对照药(MD=1.11,95%CI [0.33, 1.89],P=0.005),泌尿症状困扰评分(BS)显著低于阳性对照药(MD=-0.43,95%CI [-0.61,-0.24],P<0.000 01); 夏荔芪胶囊联合常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用常规治疗相当(RR=0.57,95%CI [0.08,3.98],P=0.57),单用 夏荔芪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药(RR=0.13,95%CI [0.02,0.82],P=0.03)。结论夏荔芪胶囊 及其联合西药治疗能改善BPH 相关结局指标,临床应用较安全。但纳入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未来需要开展 更大样本量、设计严谨、符合国际规范的临床试验,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循证证据。
    20  尿石素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张诗莹,杨亚玲,黎慧琳,朴秀虹,翟国栋,葛跃伟
    2022, 33(2):273-280.
    [摘要](125) [HTML](0) [PDF 1.33 M](2569)
    摘要:
    鞣花单宁是一类中药有效成分。尿石素类化合物是鞣花单宁体内代谢产物及效应成分,具有抗炎、抗氧 化应激、抗凋亡等生物活性。尿石素可通过血脑屏障发挥神经保护活性作用,是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活 性小分子。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神经元结构或功能逐渐丧失而引发的不可逆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 上升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但有效药物始终匮乏。该文综述了尿石素对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