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2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临床研究”栏目2021 年扩大征稿
    2021, 32(7).
    [摘要](0) [HTML](0) [PDF 1.03 M](68)
    摘要:
    为更全面地反映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打造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优化杂志学科内容结构及满足 作者的需求,本刊拟从2021 年起加强对临床中药研究科研成果的报道。栏目论文基本要求: 1. 研究对象:中药新药(各期临床研究)、新上市后的中药制剂、医院中药制剂及已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中 药汤剂等。 2. 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投稿网站:www.zyxy.com.cn。本刊只接受稿件采编系统投稿,不接收纸质和Email 投稿,系统投稿不收取 审稿费。 入选核心期刊情况:本刊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 刊(CSCD,核心库) 及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2  肠激安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及ZO-1、CLDN1 表达的影响
    祝赫,,柴玉娜,,张毅靖,,王永福,,甘剑峰,,周云松,,唐洪梅
    2021, 32(7):905-911.
    [摘要](90) [HTML](0) [PDF 7.18 M](2386)
    摘要:
    目的探讨肠激安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及上皮细胞闭锁小带蛋 白(ZO-1)和紧密连接蛋白(CLDN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 只SPF 级新生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匹维溴铵组(18 mg·kg-1)和肠激安方高(33.48 g·kg-1)、低(16.74 g·kg-1)剂量组,共5 组,每组8 只,采用 三因素(母婴分离+醋酸刺激+束缚)结合的方法,复制IBS-D 大鼠模型。模型复制结束后,给予匹维溴铵和肠 激安方连续灌胃14 d。用腹部回缩反射(AWR)评价内脏高敏状态,透射电镜(TEM)观察结肠黏膜超微结构的 变化,采用免疫组化(IHC)、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分析结肠组织ZO-1 和CLDN1 的表 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匹维溴铵组、肠激安方高剂量组、肠激安方低剂量组大鼠AWR 内脏敏感性评分降 低(P<0.05,P<0.01);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超微结构的结果显示,IBS-D 模型组紧密连接不完整,部分有 断裂,缝隙连接增宽,给予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结肠黏膜中破坏的紧密连接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与模 型组比较,匹维溴铵组和肠激安方高、低剂量组结肠组织中ZO-1 和CLDN1 的mRNA 相对含量升高(P< 0.05,P<0.01),ZO-1、CLDN1 的平均光密度(IOD)值升高(P<0.05,P<0.01)。结论肠激安方可改善IBS-D 模型大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异常,上调结肠黏膜上皮细胞ZO-1 和CLDN1 的表达。
    3  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大鼠突触可塑性与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周胜强,,,寿雅琨,,王琦,,李博,,刘芳,,邓奕辉
    2021, 32(7):912-919.
    [摘要](90) [HTML](0) [PDF 20.39 M](2164)
    摘要:
    目的观察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大鼠突触可塑性与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 氨酸激酶受体B(TrkB)/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复 制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将36 只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仙通络方组(15.66 g·kg-1, 灌胃给药)、K252a 组(50 μg·kg-1,腹腔注射)、芪仙通络方(15.66 g·kg-1,灌胃给药)+K252a(50 μg·kg-1,腹腔 注射)组、胞磷胆碱组(0.054 g·kg-1,灌胃给药)以及溶剂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6 只。术后第3 天开始干预给 药,每日1 次,连续干预12 d。于术后第3、7、14 天采用Longa 评分法评定大鼠神经功能;术后第14 天采用 镀银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缺血周边组织神经元突触一般结构与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周边组 织中突触可塑性标志蛋白突触素(SYN)、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缺血周边组织 中BDNF、TrkB、CREB 以及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缺血周边组织神经元树突分 支数量、树突棘与突触数量明显减少,突触结构模糊,部分突触囊泡出现膨大破损,突触后致密物质减少;突 触可塑性标志蛋白SYN 与PSD-95 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BDNF 与p-CREB 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 而TrkB 与CREB 蛋白表达相当(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仙通络方组第14 天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0.01);缺血周边组织神经元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与突触数量明显增加,突触结构较为清晰,突触后致密物 质与突触囊泡数目增多;SYN、PSD-95、BDNF 与p-CREB 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0.01),但TrkB 与CREB 蛋白表达相当(P>0.05)。与芪仙通络方组比较,芪仙通络方+K252a 组第14 天神经功能评分有所升 高(P<0.01);缺血周边组织神经元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密度与突触数量减少,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程 度加重;SYN、PSD-95、BDNF 与p-CREB 蛋白表达均减少(P<0.01),而TrkB 与CREB 蛋白表达相当(P> 0.05)。结论芪仙通络方可促进脑梗死大鼠突触可塑性与功能恢复,其机制与调控BDNF/TrkB/CREB 信号通 路活性有关。
    4  芥子咳喘贴对支气管炎模型小鼠药效学作用观察
    王道涵,,乔艳雪,,袁晓雯,,赵荣华,,王素梅,,马雅銮
    2021, 32(7):920-924.
    [摘要](45) [HTML](0) [PDF 2.46 M](2247)
    摘要:
    目的观察芥子咳喘贴对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镇咳、祛痰、抗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将80 只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平喘止咳贴组、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芥子咳喘贴高剂量组,每组20 只。采用 氨水引咳法制备小鼠咳嗽模型、呼吸道酚红排泌实验观察排痰情况、脂多糖(LPS)鼻饲诱导法观察小鼠支气管 炎性反应。药物干预后,测定5 min 内模型小鼠咳嗽次数和潜伏时间、分光光度计检测肺泡灌洗液中酚红浓 度、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BA 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与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2、 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平喘止咳贴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喘 止咳贴组比较,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 剂量组、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 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 比较,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肺泡灌洗液酚红浓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 量组肺泡灌洗液酚红浓度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常规剂量 组血浆炎性因子MCP-1、IL-6 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比 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芥子咳喘贴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可降低外周血炎症因 子MCP-1、IL-6 水平,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药效学作用总体相当。
    5  基于PXR/CAR 调控通路探讨士的宁对UGT1A4 的作用
    刘若轩,,邓志军,,李阿荣,,郭洁文,,李丽明
    2021, 32(7):925-931.
    [摘要](44) [HTML](0) [PDF 2.14 M](2240)
    摘要:
    目的研究士的宁对人肝细胞HL-7702 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4(UGT1A4)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孕烷X 受 体(PXR)/组成型雄烷受体(CAR)调控通路的关系,明确UGT1A4 与士的宁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 士的宁代谢及合成或改造相似结构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以人肝细胞株HL-7702 为研究对象,不 同浓度的士的宁(10、20、40 pmol·L-1)干预24 h 后,RT-qPCR 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士的宁对HL-7702 细胞 中UGT1A4、PXR 和CAR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以及脂质体瞬时转染方 法,分析UGT1A4 报告基因(来自于瞬时共转染hCAR 或者是hPXR 之后的HL-7702 细胞)的活性在各浓度士 的宁(10、20、40 pmol·L-1)干预下的影响。利用siRNA 干扰技术,探究士的宁对hPXR 基因沉默后HL-7702 细胞中UGT1A4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20、40 pmol·L-1 士的宁干预后明显上调UGT1A4、 PXR 的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P<0.05,P<0.01,P<0.001);但对CAR mRNA 和蛋白的 表达无明显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瞬时共转染hPXR 的HL-7702 细胞中,20、40 pmol·L-1 士的宁干预24 h 后能明显上调PXR 介导UGT1A4 的转录活性,呈浓度依赖性(P<0.01,P<0.001);在瞬时共 转染hCAR 的HL-7702 细胞中,各浓度士的宁干预24 h 后对CAR 介导的UGT1A4 转录活性无明显影响,与 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士的宁对沉默hPXR 的HL-7702 细胞中UGT1A4 蛋白的诱导作用明 显减弱,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士的宁对HL-7702 中UGT1A4 和PXR 在转录和 蛋白水平有明显的上调作用,对CAR 在转录和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影响。士的宁对HL-7702 细胞中UGT1A4 的 诱导作用主要通过PXR 调控通路实现。
    6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黄思敏,,陈志,,,张丽,,董业红,,徐彭,,刘波
    2021, 32(7):932-938.
    [摘要](63) [HTML](0) [PDF 3.47 M](2198)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将60 只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假 手术组、模型组、福善美组(0.9 mg·kg-1)以及加味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18.18、9.09、4.545 g·kg-1), 每组10 只。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1 周后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 次,连 续给药90 d。采用DPX-L 双能X 射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值;扫描电镜观察大鼠松质骨微结构变 化;ELISA 法检测大鼠骨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酶(MPO)的含量;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胫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2(BMP-2)、骨保护素(OPG)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表达 情况。提取各组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采用MTT 法检测各组大鼠BMSCs 生长速率,描绘生长 速率曲线。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后大鼠的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大鼠股骨的骨小梁塌陷,无 完整结构,有明显吸收陷窝;模型组大鼠骨髓内的MPO 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SOD 活力明显降低(P< 0.05),MDA 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胫骨组织中BMP-2 及CollagenⅠ的蛋白表达明显下 调(P<0.05),OPG 蛋白表达有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第3~8 天的BMSCs 增殖速率均明显 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骨密度显著提高(P<0.01);松质骨微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骨 小梁结构比较完整,壁厚且连接性较好;各给药组的骨髓内SOD 活力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加味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的MDA、MPO 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加味补阳还五汤中、高剂 量组去卵巢大鼠胫骨组织中BMP-2、OPG 及CollagenⅠ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各给药组第 3~8 天的BMSCs 增殖速率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中BMP-2、OPG 及CollagenⅠ蛋白表达,促进BMSCs 的增殖及骨向分化,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发挥对去卵巢大鼠骨 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
    7  人参皂苷Rb1 对小鼠脂性肝细胞模型脂质沉积与氧化应激的影响
    李玉萍,,,苗伟,,高苇航,,,胡玲,
    2021, 32(7):939-944.
    [摘要](45) [HTML](0) [PDF 5.45 M](2258)
    摘要: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 对小鼠脂性肝细胞模型脂质沉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二步灌 流法提取小鼠肝原代细胞;以油酸(OA)和棕榈酸(PA)混合培养基制备脂性肝脏原代细胞模型,并同时以人参 皂苷Rb1 低、中、高剂量(25、50、100 nmol·L-1)进行干预24 h。测定各组细胞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 酯(TG)的含量;采用油红O 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DCFH-DA 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ROS 水平;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 及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脂滴聚集显著;ROS 的荧光强度(氧 化应激反应)显著增强;TC、TG 含量显著升高(P<0.05);PPAR-α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SREBP-1c、 Fas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 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脂性肝 细胞内的脂滴聚集,降低ROS 的荧光强度(氧化应激反应),上调PPAR-α 蛋白表达(P<0.05,P<0.01),下 调SREBP-1c、Fas 蛋白表达(P<0.05,P<0.01);人参皂苷Rb1 中、高剂量组TG 含量显著降低(P<0.01)。 结论人参皂苷Rb1 可一定程度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肝细胞的脂质沉积和氧化应激反应,其作用机 制可能与调控PPAR-α、SREBP-1c、Fas 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8  黄芪葛根汤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机制研究
    周遵明,,,谭梅傲,,彭冲,,,于小庆,,叶晋通,,凡思敏,,柯雪红,,黄可儿
    2021, 32(7):945-951.
    [摘要](62) [HTML](0) [PDF 9.20 M](2232)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汤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将5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 型组、阳性药组(阿托伐他汀钙片,5 mg·kg-1)及黄芪葛根汤低、高剂量组(5、10 g·kg-1),每组10 只。采用高 脂饲料喂养大鼠复制高脂血症模型,模型复制的同时各给药组按照上述剂量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 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 次,连续灌胃20 d。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HE 及油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采用qPCR 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肠组织尼曼-匹克C1 型类蛋白1(NPC1L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5(ABCG5) 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8(ABCG8)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 TC、TG、LDL-c 水平及小肠组织NPC1L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HDL-c 水平 明显降低(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和脂滴积聚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葛根汤低剂量组大鼠血 清TC、TG、LDL-c 水平与小肠组织NPC1L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ABCG5、 ABCG8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降低,脂滴积聚明显减 少。结论黄芪葛根汤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明显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和减少肝细胞脂滴积 聚,可能与其下调小肠组织NPC1L1 的表达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同时上调小肠组织ABCG5 及ABCG8 的表达 而增加胆固醇的排泄有关。
    9  白花蛇舌草对ANIT 诱导的胆汁淤积大鼠保肝作用研究
    钟艳花,,,李颖仪,,林重,,钟映芹,,唐东晖,,郭洁文,,刘昌辉
    2021, 32(7):952-958.
    [摘要](65) [HTML](0) [PDF 4.80 M](2242)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肝病大鼠的保肝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8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花蛇舌草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1),熊去氧 胆酸组(100 mg·kg-1),每组8 只,均连续灌胃给予相应药物5 d。其中第3 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 灌胃给予ANIT(65 mg·kg-1)制备ANIT 诱导胆汁淤积肝病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指标谷丙转氨 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黄疸指数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抗 氧化应激因子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测定各组大鼠胆汁流量以及胆汁中TBIL 和TBA 的含量;采用HE 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变化;Real-time PCR 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胆汁酸合成、转运、排泄和重吸 收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的ALT、AST、ALP、TBA、TBIL 水平显著增加,而胆汁流量和胆汁中TBA 和TBIL 的排泄则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 汁酸合成与转运的主要核受体(FXR、SHP)、胆汁酸顶腔侧膜转运体(BSEP、MRP2、MDR2)、胆汁酸合成 酶(CYP7A1、CYP8B1、CYP27A1)和胆汁酸重吸收转运体(NTCP、OATP1A1、OATP1A2)的mRNA 表达水平显 著降低,而胆汁酸基底侧膜转运体(MRP3、MRP4、OSTα、OSTβ)的mRNA 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白花蛇舌草组大鼠血清的ALT、AST、ALP、TBA、TBIL 水 平显著降低(P<0.01),而大鼠胆汁流量和胆汁中TBA 和TBIL 的排泄量则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病理 损伤显著改善;胆汁酸核受体(FXR、SHP)、胆汁酸顶腔侧膜转运体(BSEP、MRP2、MDR2)和胆汁酸基底侧 膜转运体(MRP3、MRP4、OSTα、OSTβ)的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而胆汁酸合成 酶(CYP7A1)和胆汁酸重吸收转运体(NTCP、OATP1A1)的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 结论白花蛇舌草具有改善胆汁淤积肝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FXR-SHP 轴的表达,从而促进胆汁酸 外排,减少胆汁酸合成与重吸收作用有关。
    10  基于药效团模型与正负效应双靶标分子对接策略挖掘TPH1抑制剂相关的中药活性分子
    史海龙,,史永恒,,王川,,程怡,,黄月,,刘继平,,王斌
    2021, 32(7):959-968.
    [摘要](71) [HTML](0) [PDF 12.36 M](2192)
    摘要:
    目的基于药效团模型与正负效应双靶标分子对接策略挖掘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1, TPH1)抑制剂相关的中药活性分子。方法搭建药效团模型、类药性筛选、药代动力学预测、双靶标分子对 接、分子动力学模拟于一体的药物筛选平台,从TCM@TAIWAN 数据库中发现新型TPH1 候选抑制剂。结果 命中分子ZINC85626251、ZINC85626260 实验数据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及类药性,预测命中分子可有效抑 制胃肠道相关的TPH1 活性,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相关TPH2 活性抑制作用较小,并精准预测靶标与命中分子的 结合自由能及相互作用方式。结论整合多种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挖掘TPH 抑制剂,从天然产物中挖掘到2 个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痛症的潜在的活性分子ZINC85626251、ZINC85626260。
    11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桑杞清眩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的机制
    吴佳芸,,李玲玲,,李瑞菡,,黄力
    2021, 32(7):969-978.
    [摘要](121) [HTML](0) [PDF 18.87 M](2258)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桑杞清眩颗粒干预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 TCMSP 数据库筛选桑杞清眩颗粒主要活性成分和靶点信息,采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 数据库 确定高脂血症相关的靶点,取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通过STRING 构建PPI 网络,并基于 Cytoscape MCODE 插件提取核心Module 进行分析。利用Metascape 对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及相关生物学过程、 分子功能、信号通路进行分析,通过Cytoscape 3.8.0 构建“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最后通过Autodock 完成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桑杞清眩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有132 种,共同成分7 种,包括豆甾醇、 β-谷甾醇、胆甾醇、槲皮素、谷甾醇、木犀草素、3-羟基亚甲基丹参醌,其作用于高脂血症的主要靶点有 STAT3、AKT1、TNF、IL-6、VEGFA 等,主要集中于AGE-RAGE 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途 径、TNF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等参与调节血脂异常。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桑杞清眩颗粒关键活性成 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潜能和活性较好。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桑杞清眩颗粒对高脂血症的多维网络调控机 制,揭示了其主要潜在的效应靶点和途径。
    12  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崔家霖,,,高彦彬,
    2021, 32(7):979-987.
    [摘要](87) [HTML](0) [PDF 4.05 M](2321)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方剂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 理机制,为其临床运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文献,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 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芡实、金樱子 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 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Cards、OMIM、TTD、DRUGBANK 数据 库获取糖尿病肾病主要靶点,利用STRING 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而后采用Cytoscape 3.8.0 软件构建 “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构建PPI 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采用R 3.6.0 分析“药物- 成分-靶点-疾病”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结果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活性成分为β-谷甾 醇、槲皮素、山柰酚、维生素E 等,核心靶点有AKT1、MAPK1、PTGS2、JUN 等,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 病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AGE-RAGE 信号通路、TNF 通路、VEGF 通路等,其功能主要为调节细胞内激素受 体的生命活动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 制,为水陆二仙丹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13  巴戟天-淫羊藿药对防治老年痴呆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邓少东,,,丁晨,,,王颖,,叶锦崇,,,郭上诗,,,黄嘉琪,,,叶海仪
    2021, 32(7):988-997.
    [摘要](86) [HTML](0) [PDF 9.90 M](2528)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巴戟天-淫羊藿药对防治老年痴呆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 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 数据库)收集巴戟天、淫羊藿的化学成分,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类 药性、血脑屏障透过率等参数以及结合文献报道筛选其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TTD、 DiGSeE 等数据库筛选出老年痴呆症相关的疾病靶点,并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取交集即为药物与疾病的共同作 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 软件构建巴戟天-淫羊藿药对活性成分-共同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基于 STRING 数据库,构建巴戟天-淫羊藿药对防治老年性痴呆靶点(共同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根据拓扑学 参数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 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巴戟天- 淫羊藿药对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活性成分-共同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共筛选出活性成分27 个, 获得“巴戟天-淫羊藿”药对与老年痴呆症的共同作用靶点129 个;核心靶点涉及GAPDH、VEGFA、STAT3、 SRC、EGFR、JUN、MAPK8 等;GO 富集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相关条目388 条、分子功能相关条目131 条及细 胞组分相关条目117 条(P<0.01);KEGG 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28 条信号通路(P<0.01),其中筛选得到与老年 痴呆相关的信号通路9 条。结论巴戟天-淫羊藿药对防治老年痴呆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 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内分泌抵抗、5-羟色胺能突触、胆碱能突触、多巴胺能 神经突触等信号通路相关。
    14  阿霉素不同方式诱导SD 大鼠建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的比较分析
    李俊,,蒋亚,,左沙沙,,王木兰,,查晨亮,,江志辉,,龚琴
    2021, 32(7):998-1003.
    [摘要](130) [HTML](0) [PDF 8.12 M](2375)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阿霉素3 种不同诱导方式建立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大鼠模型的差异。方法将25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4 组,即正常组及模型1、2、3 组。正常组大鼠不做 处理;模型1 组大鼠分2 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kg-1),间隔14 d;模型2 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 7 mg·kg-1;模型3 组大鼠手术摘除右肾,分别于术后第4 天和第8 天尾静脉注射阿霉素(3 mg·kg-1),复制 FSGS 大鼠模型。采用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 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Cre)和尿素氮(BUN)水 平,连续观察7 周;采用糖原(PAS)染色法和Masson 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的24 h 尿蛋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模型2、3 组大鼠 的血清白蛋白含量从第2、3 周末时开始持续下降(P<0.05,P<0.01);第2 周末各模型组大鼠的血清中尿素 氮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1 组大鼠的血肌酐含量始终无明显变化(P>0.05),模型2 组大鼠的血肌酐 仅在第4、5 周末有明显升高(P<0.05),模型3 组大鼠的血肌酐含量则一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1 组大鼠肾脏组织未见明显毛细血管袢病变,肾小管轻度扩张,少量管 型蛋白;模型2 组大鼠肾脏有损伤,肾小球轻度系膜增生,但未见明显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模型3 组大鼠 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与肾小囊粘连,有明显毛细血管袢狭窄、闭塞,肾小管扩张,管型蛋白等病理变化。与正常 组比较,3 个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Masson 染色切片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P<0.01,P< 0.001),肾脏组织有明显纤维化,其中模型3 组的平均光密度值最大,表明其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硬化更为 严重。模型2 组动物一般状态不佳,死亡率为33.3%;模型3 组动物状况良好,无死亡。结论模型3 组大鼠 局灶节段性硬化特点突出,“单侧肾摘除+分次小剂量注射阿霉素”是建立FSGS 模型的最佳方式,可为FSGS 肾病研究提供参考。
    15  HPLC-Q-TOF-MS/MS 分析大承气汤在人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
    刘兴艳,,马舒伟,,黄玉凤,,李丽
    2021, 32(7):1004-1011.
    [摘要](46) [HTML](0) [PDF 1.97 M](2255)
    摘要:
    目的鉴别大承气汤在人离体肠道菌群中的体外代谢产物。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 质谱(HPLC-Q-TOF-MS/MS)鉴别大承气汤体外肠道菌群孵育样品中的代谢产物并推测其转化途径,定量分析 其主要成分在48 h 内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从大承气汤中鉴别出48 个固有的化学成分、21 个代谢产物。大 承气汤在肠道菌中发生去糖基化、糖基化、甲基化、羟基化、开环反应和水合反应等多种反应,其中去糖基化 是苷类成分的主要转化方式。黄酮类化合物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下降49.56%、29.25%和90.95%; 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甲醚和芦荟大黄素含量下降66.77%、8.23%和9.74%;新木脂素类成分和厚朴酚及 厚朴酚含量下降了60.01%和73.80%;各代谢产物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肠道菌群对大承气汤具有广泛的代谢 作用,随着孵育时间延长,大承气汤中苷类成分水解,提高了大承气汤的生物利用度,具有更强的泻下、抗 炎、抗氧化作用的转化产物在肠道菌代谢过程中富集。
    16  水蔓菁中5 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吴华燕,,薛海兵,,张刘强,,李医明
    2021, 32(7):1012-1018.
    [摘要](66) [HTML](0) [PDF 1.50 M](2284)
    摘要:
    目的分析水蔓菁中的苷类化合物,建立同时测定5 种主要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对水蔓菁 的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面积归一 化法测定其5 种主要苷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安捷伦Extend-C18 色谱柱(250 mm×4.6 mm, 5.0 μm); 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60、 340 nm。结果分离鉴定了水蔓菁中5 个主要苷类化合物,分别为毛蕊花苷(1)、梓苷(2)、胡黄连苷Ⅱ(3)、 梓醇6-咖啡酸酯(4)、水蔓菁苷Ⅱ(5),纯度分别为99.5%、99.5%、99.8%、99.8%及98.1%。在75 min 内,水 蔓菁中毛蕊花苷、梓苷、胡黄连苷Ⅱ、梓醇6-咖啡酸酯和水蔓菁苷Ⅱ能达到良好的分离,分别在0.597~ 9.552,0.212~3.398,0.200~3.146,0.300~4.806,0.300~4.813 μg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分别为0.999 9、 0.999 9、0.999 9、0.999 8、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7%、103.10%、103.97%、99.66%、103.60%,相对标 准偏差(RSD)分别为2.45%、1.83%、2.11%、3.32%、1.96%。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 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水蔓菁中5 种主要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并为水蔓菁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提供依据。
    17  基于环烯醚萜苷成分的不同基原兔耳草及药用部位差异性研究
    何芳,,,齐景梁,,李倩,,杨吉玉,,高必兴,,,周娟
    2021, 32(7):1019-1023.
    [摘要](51) [HTML](0) [PDF 1.27 M](2293)
    摘要:
    目的建立藏药兔耳草环烯醚萜苷类主要成分(梓醇、桃叶珊瑚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基原兔耳 草及不同药用部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 Waters Atlantis T3 C1(8 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 乙腈-0.1%磷酸水(1∶99);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 mL·min-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所建立的梓醇、桃叶珊瑚苷含量测定方法分离度高,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好,精密度、重复 性、稳定性的RSD 均小于2.0%。梓醇、桃叶珊瑚苷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94%、100.85%。各基原兔耳 草环烯醚萜苷类主要成分(梓醇、桃叶珊瑚苷)比较:全缘兔耳草>紫叶兔耳草>短穗兔耳草>圆穗兔耳草>革叶 兔耳草>短筒兔耳草。同一基原不同药用部位比较:梓醇含量地下部位优于地上部位,而桃叶珊瑚苷含量地上 部位优于地下部位。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藏药兔耳草梓醇、桃叶珊瑚苷的含量 测定,为兔耳草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短筒兔耳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低于其他5 种基原。建议将各基原兔 耳草均作为藏药兔耳草使用。
    18  玄槐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张浩怡,,熊悦悦,,张鹤鸣
    2021, 32(7):1024-1029.
    [摘要](51) [HTML](0) [PDF 10.10 M](2823)
    摘要:
    目的建立玄槐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玄槐止痛颗粒中大黄、黄柏、救必应、 槐花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 种蒽醌 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方法专属性强,准确简便;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无阴性干扰。大黄中芦荟大黄 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的含量分别为2.334、3.315、1.943、7.373、0.778 μg·g-1,且在各 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分别为0.999 9、0.999 8、0.999 7、0.999 9、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8.54%(RSD=1.12%)、98.34%(RSD=0.58%)、98.05%(RSD=1.03%)、98.17(RSD=0.77%)、97.25%(RSD= 1.13%)。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能有效控制玄槐止痛颗粒的质量,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 高、可重复性好,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9  芍药甘草汤预防ERCP 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陈萌,,李甫,,郝立校,,吕婵,,丁俊,,张晞文,,蔡淦
    2021, 32(7):1030-1035.
    [摘要](60) [HTML](0) [PDF 1.31 M](2272)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芍药甘草汤对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的临床作用。 方法将2019 年9 月至2020 年9 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拟行ERCP 的患者150 例随机分成治疗 组(75 例)和对照组(75 例)。2 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前0.5 h 予以吲哚美辛栓肛 塞,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2 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症状评分、腹痛视觉模拟量 表(VAS)评分、炎症指标[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并评估2 组患者术后PEP 和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PEP 分级和严重程度[改 良CT 严重指数(MCTSI)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结果(1)术后治疗组PEP 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0%(3/75)、18.67%(14/75),低于对照组的13.33%(10/75)、33.33%(25/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评分和VAS 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术 后2 h 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24 h 治疗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5)。(3)2 组患者术后24 h CRP、PCT、IL-6、IL-10 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24 h 治疗组CRP、IL-6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10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 2 组患者PEP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治疗组PEP 患者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5)。(5)治疗期间2 组均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RCP 术前连续口服芍药甘草汤 可降低PEP 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减轻PEP 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安全 性较好。
    20  宣肺平喘化痰通络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的临床研究
    宿英豪,,耿立梅,,谷红霞,,康增路,,刘云,,康子怡,,吴同浩,,马蕴蕾
    2021, 32(7):1036-1041.
    [摘要](56) [HTML](0) [PDF 1.27 M](2338)
    摘要:
    目的评价宣肺平喘化痰通络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症和气道 高反应性(AHR)的影响。方法将144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 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 替卡松粉吸入剂和宣肺平喘化痰通络方模拟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和宣肺平喘化痰 通络方配方颗粒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 气流量峰值(PEF)、PEF 变异率]、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痰哮证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 评分、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 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外周血EOS 比例水平的变化,并评价治疗后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和安全 性。结果(1)观察组脱落、失访3 例,剔除2 例,最后完成研究67 例;对照组脱落、失访4 例,剔除 3 例,完成研究65 例。(2)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01%(65/67),高于对照组的76.92%(50/6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1,P<0.01)。(3)治疗后,2 组患者FEV1 和FEV1 占预计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1),PEF 变异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 和FEV1 占预计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PEF 变异率低于对照组(P<0.01)。(4)2 组患者治疗后痰液中EOS、IL-4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IL-10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气道炎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1)。(5)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中ECP、IgE 和外周血EOS 比例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中ECP、IgE 和外周血EOS 比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治疗后,2 组患者ACT 评分较 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痰哮证积分和FeNO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ACT 评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痰哮证积分和FeNO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7)治疗过程中未发现 肝、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检测等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宣肺平喘 化痰通络方内服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患者,可减轻患者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有效地控制哮喘的发 作情况,减轻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和AHR,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疗法,且安全性较好。
    21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组方规律
    甘文平,,肖茜茜,,甘枚鑫,,朱天宇,,徐俊芳,,,涂星,
    2021, 32(7):1042-1047.
    [摘要](59) [HTML](0) [PDF 1.44 M](2302)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 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收集运用中药方剂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 台(V2.5) 软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到方剂92 首,涉及药物206 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 当归、秦艽、甘草、地黄、赤芍等;用药以清热药、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为主,尤为注重 治血;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然后依次为胃、心、脾、肺、肾经 等;常用药对有“当归-秦艽”“当归-地黄”“甘草-当归”“川芎-当归”“当归-防风”等;通过复杂系统熵聚 类分析提取出2 种不同的核心组合各5 组,并挖掘出潜在新方5 首。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了银屑 病关节炎治疗的用药规律,挖掘到新处方5 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2  银屑灵片及其优化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 分析
    喻靖傑,,李子晴,,何泽慧,,卢传坚,
    2021, 32(7):1048-1054.
    [摘要](54) [HTML](0) [PDF 1.77 M](2431)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银屑灵片及其优化方(PSORI-CM01、PSORI-CM02)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 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 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7 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银屑灵片及其优化 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及非随机干预性研究(NRSI),检索年限为数据库建库至 2020 年10 月。2 名研究员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及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 软件和R 3.3.3 软件对 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8 个临床研究,共计患者571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 比,银屑灵片及其优化方可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50 应答率[RR=1.94, 95% CI(1.19,3.16),P=0.008],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银屑灵片及其优化方联合其他疗法(阿维A 胶囊、β-七 叶皂甙钠、耳穴、温泉及煤焦油、局部序贯治疗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总有效率、PASI 50 应答率及PASI 75 应答率分别为88%[95% CI(0.78,0.95)]、75%[95% CI(0.42,0.97)]、10%[95% CI(0.01,0.26)];银屑灵片及 其优化方单独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ASI 50 应答率和PASI 75 应答率为36%[95% CI(0.14,0.61)]和13%[95% CI(0.03,0.27)]。结论银屑灵片及其优化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提高临床疗效,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由 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样本量较小,因此对于银屑灵片及其优化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 性结论仍需更多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试验加以验证。
    23  真实世界研究的知情同意方式探讨
    于茜,,王卯,,赵晓倩,,蒋萌
    2021, 32(7):1055-1058.
    [摘要](45) [HTML](0) [PDF 1.21 M](2480)
    摘要:
    如何利用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RWE)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成为国内外药物研 发和监管决策等方面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research/study,RWR/RWS)不同于临床 实践,作为临床研究的一种类型,仍须基于医学伦理并科学开展,保护受试者权益仍是重中之重。知情同意是 保障受试者权益的重要路径,做好知情同意非常关键。传统的知情同意方式在开展RWR/RWS 过程中可能会 导致招募困难或选择偏倚而降低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因此作者结合RWR/RWS 的实际特点,探讨了在RWR/ RWS 范式下的知情同意方式的相关问题。
    24  基于Tfh 细胞探讨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策略
    王梦雪,,康增平,,蒋青青,,赵海梅,,黄小英,,刘端勇,
    2021, 32(7):1059-1063.
    [摘要](75) [HTML](0) [PDF 1.25 M](2484)
    摘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涉及环境、遗传、微生物和免疫等多种因素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疾病。目前的西药治疗 药物疗效差、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中医药凸显出了其独特的优势。滤泡辅助性T 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 细胞)是当前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分化与功能异常可导致包括炎症性肠病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发生。大量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复方及中药有效组分可通过调控Tfh 细胞的数量水平、Tfh 细胞与滤泡调节 性T 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 细胞)的平衡、Tfh 细胞功能蛋白分子等途径治疗实验性结肠炎。该文 就Tfh 细胞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中医药调控Tfh 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机制作一综述,为从Tfh 细胞角度探 索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中医药的干预下,Tfh 细胞数量水平及功能的改善将有望成为 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策略。
    25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征稿启事
    2021, 32(7):1064-1064.
    [摘要](33) [HTML](0) [PDF 1014.14 K](2163)
    摘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由国 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 年6 月创刊。标准刊 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 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 药现代化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 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床药理研究的学术交流具有引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中药新药研究领域 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刊学科影响指标、影响因子以及学科排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位居前列,并进入国内权威 的核心期刊评价系统,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 及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 学索引(WPRIM) 收录,还是美国《化学文摘》(CA) 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有:药效与毒理学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质量分析研究、工艺 研究、方法学研究、动物模型研究、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专家述评、临床药理研究、中药现 代化、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学术探讨、综述等。 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本刊从2019 年1 月起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25 日 出版。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具体的投稿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详见本刊投稿网站:www.zyxy.com. cn。(温馨提示:本刊只接受稿件采编系统投稿,不再接收纸质和Email 投稿,系统投稿不收 取审稿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 1064 ·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