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2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栀子提取物GJ-4 对利血平致抑郁症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方园,,盛婵娟,,袁方玉,,鞠程,,尚俊美,,鲍秀琦,,张丹
    2021, 32(6):751-757.
    [摘要](66) [HTML](0) [PDF 1.88 M](2289)
    摘要:
    目的探讨栀子提取物GJ-4 对利血平致抑郁症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ICR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 照组、模型组(利血平组)、氟西汀组(阳性药组,20 mg·kg-1)及GJ-4 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每 组17 只;灌胃给药,每日1 次,连续14 d。灌胃给药30 min 后,采用腹腔注射利血平(0.2 mg·kg-1)复制抑郁 症小鼠模型。采用观察眼睑下垂程度、旷场实验、悬尾实验、糖水偏好实验等行为学方法评价小鼠的抑郁状 态;采用荧光法测定小鼠脑皮层单胺氧化酶A(MAO-A)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小鼠脑皮层 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高香草酸(HAV)、二羟基苯乙酸(DOPAC)、5-羟 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眼睑下垂程度评分明显提高(P<0.001);运动 功能明显受到抑制,走出格子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通过格子数明显减少(P<0.001);悬尾6 min 内 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01);糖水偏好系数明显降低,糖水的消耗量明显下降(P<0.001);小鼠脑皮层内 MAO-A 的含量明显上升(P<0.001),DA、DOPAC、5-HT、HAV 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P<0.001)。与模 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眼睑下垂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01);GJ-4 中、高剂量组小鼠走出格子的潜伏期 明显缩短(P<0.001),GJ-4 高剂量组小鼠通过的格子数明显增加(P<0.05);各给药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明 显缩短(P<0.001);GJ-4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糖水偏好系数明显升高,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P<0.05, P<0.01,P<0.001);GJ-4 高剂量组小鼠脑皮层内MAO-A 的含量明显降低(P<0.001),DOPAC、5-HT 含量 明显升高(P<0.01,P<0.001)。结论GJ-4 对利血平致抑郁症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其机制可能 与抑制脑内MAO-A 的活性,增加脑内5-HT 和DOPAC 的含量有关。
    2  栀子提取物GJ-4 对利血平致抑郁症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方园,盛婵娟,袁方玉,鞠程,尚俊美,鲍秀琦,张丹
    2021, 32(6):751-751.
    [摘要](36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3  毛蕊异黄酮苷调控SIRT1 信号通路缓解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研究
    闫向丽,王利胜,王圣鑫,余爱明,许二平
    2021, 32(6):758-758.
    [摘要](20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4  毛蕊异黄酮苷调控SIRT1 信号通路缓解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研究
    闫向丽,,,,王利胜,,王圣鑫,,余爱明,,许二平
    2021, 32(6):758-764.
    [摘要](62) [HTML](0) [PDF 3.92 M](2234)
    摘要: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苷(CG)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 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海马神经元细胞在无糖培养基中缺氧8 h 后,在完全培养基中复氧 6 h 建立OGD/R 模型。将细胞分为4 组: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组(OGD/R 组,模型组)、SIRT1 特异性 抑制剂组(EX527 组)、EX527+毛蕊异黄酮苷组(EX527+CG 组)。细胞处理结束后,采用CCK-8 法测定细胞存 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荧光 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及ELISA 法检测SIRT1 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 达水平。结果与OGD/R 组比较,EX527 组的细胞活力、SOD 含量及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B 淋 巴细胞瘤-2(Bcl-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LDH 及MDA 含量、细胞凋亡率、Bax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EX527 组比较,EX527+CG 组的细胞活力及FOXO1、Bcl-2 和PGC-1α 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升高,SOD 含量及SIRT1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MDA 含量有降低,LDH 含量、细胞凋亡率及Bax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毛蕊 异黄酮苷缓解海马神经元OGD/R 损伤的机制与调控SIRT1 信号通路有关。
    5  虎金方通过SIRT1/AMPK 通路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
    林秋红,,梁齐,,施家希,,武敬文,,黄明,,施旭光
    2021, 32(6):765-770.
    [摘要](82) [HTML](0) [PDF 1.74 M](2301)
    摘要:
    目的探讨虎金方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脂质合成的相关机制。 方法将50 只C57BL/6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虎金方高、中、低剂量组(21.24、10.62、 5.31 g·kg-1)。正常组小鼠给予维持饲料,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连续饲养14 周以复制MAFLD 动物模 型。从第15 周开始,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按10 mL·kg-1 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虎金方各剂量组分别给予相 应剂量的浓煎药液灌胃(10 mL·kg-1),每日1 次,连续给药8 周。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 h,测定体质量 后进行解剖,测定肝脏湿质量,计算肝脏系数;采用RT-PCR 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肝脏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 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脂肪酸合成酶(FAS)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湿质量及肝脏系数均显著增加(P< 0.001);肝脏SIRT1 mRNA 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P<0.001),AMPK、SREBP、FAS mRNA 及蛋白表 达均明显上调(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虎金方高剂量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湿质量及肝脏系数均 明显降低(P<0.05, P<0.001), 肝脏SIRT1 mRNA 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 P<0.001), AMPK、 SREBP、FAS mRNA 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P<0.001)。结论虎金方可能通过调节SIRT1/AMPK 通路,促进肝脏脂质代谢,抑制肝脏脂质合成,从而缓解MAFLD 的进展。
    6  虎金方通过SIRT1/AMPK 通路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
    林秋红,梁齐,施家希,武敬文,黄明,施旭光
    2021, 32(6):765-765.
    [摘要](31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7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临床研究”栏目2021 年扩大征稿
    2021, 32(6):770-770.
    [摘要](0) [HTML](0) [PDF 1014.84 K](121)
    摘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临床研究”栏目2021 年扩大征稿 为更全面地反映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打造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优化杂志学科内容结构及满足作者的需求,本刊 从2021 年起加强对临床中药研究科研成果的报道。栏目论文基本要求: 1. 研究对象:中药新药(各期临床研究)、新上市后的中药制剂、医院中药制剂及已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中药汤剂等。 2. 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投稿网站:www.zyxy.com.cn。本刊只接受稿件采编系统投稿,不接收纸质和Email 投稿,系统投稿不收取审稿费。 入选核心期刊情况:本刊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来源期刊及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8  清浊祛毒丸对淋证模型大鼠膀胱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韦品清,覃孟,曾宪凤,滕红丽,杨旭峰,王静,许艺飞
    2021, 32(6):771-771.
    [摘要](23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9  清浊祛毒丸对淋证模型大鼠膀胱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韦品清,,覃孟,,曾宪凤,,滕红丽,,杨旭峰,,王静,,许艺飞
    2021, 32(6):771-775.
    [摘要](40) [HTML](0) [PDF 2.06 M](2221)
    摘要:
    目的观察清浊祛毒丸对淋证模型大鼠膀胱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 周龄SD 雌性 大鼠60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 只)和造模组(50 只);采用膀胱内注射大肠杆菌复制淋证大鼠模型。造模 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金片组(阳性药,2.63 g·kg-1)以及清浊祛毒丸高、中、低剂量组 (5.43、2.71、1.36 g·kg-1),每组10 只;按对应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 次,连续4 d。连续给药3 d 后,对各组 大鼠进行尿动力学检测;连续给药4 d 后,进行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 鼠的膀胱最大容量(MBC)、排尿效率(EV)、顺应性(BC)显著降低(P<0.01),漏尿点压(BLPP)、最大膀胱排 尿压(MVP)、排尿前非排尿收缩次数(NVCs)显著增加(P<0.01);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5, P<0.01),CD8+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清浊祛毒丸各剂量组大鼠的BLPP、MVP、NVCs 明显降 低(P<0.05,P<0.01),清浊祛毒丸中剂量组大鼠的MBC、EV 明显升高(P<0.05),清浊祛毒丸中、低剂量组 大鼠的BC 明显升高(P<0.05,P<0.01);清浊祛毒丸各剂量组的CD3+、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 P<0.01),清浊祛毒丸中、低剂量组的CD8+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浊祛毒丸能够改善淋证模型大鼠的 膀胱功能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
    10  青黛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谭定英,,陈嘉意,,陈平平,,刘慧玲
    2021, 32(6):776-782.
    [摘要](104) [HTML](0) [PDF 3.85 M](2793)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青黛治疗银屑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 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及中国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库,筛选青黛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 点。利用TTD、GeneCards、DisGeNET 等疾病基因数据库获得银屑病的疾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0 软件获 得青黛活性成分靶点与银屑病疾病靶点的交集即共同靶点,作为青黛治疗银屑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将活性成分 和潜在作用靶点导入Cytoscape 3.8.0 软件构建“青黛-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将共同靶点录入 STRING 平台构建靶点间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Metascape 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 (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青黛有效活性成分9 个,包 括β-谷甾醇、靛玉红、异牡荆素等,作用于JUN、PTGS2、CASP3、RELA、MAPK14 等32 个共同靶点(潜在 作用靶点),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PI3K-Akt、IL-17、Th17 细胞分化、TNF、VEGF 等银屑病相关通路。结论 青黛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与增殖、抑制炎症反应、调控血管生成等多个方面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11  青黛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谭定英,陈嘉意,陈平平,刘慧玲
    2021, 32(6):776-776.
    [摘要](36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12  肾气丸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张艳,张长城,杨圆,吴杰,袁丁,赵海霞
    2021, 32(6):783-783.
    [摘要](29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13  肾气丸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张艳,,张长城,,,杨圆,,吴杰,,袁丁,,赵海霞,
    2021, 32(6):783-790.
    [摘要](45) [HTML](0) [PDF 15.58 M](2167)
    摘要:
    目的研究肾气丸对衰老所致雄性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 制。方法将SPF 级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 组,分别为青年对照组(2 月龄)、衰老模型组(17 月龄)及肾气丸 低、高剂量组(0.1、0.4 g·kg-1,17 月龄),每组8 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或含药饲料持续喂养4 个月。HE 染色 法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变化并测量生精上皮厚度和生精小管直径;透射电镜观察睾丸组织紧密连接超微结构; Western Blot 法检测睾丸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双标免疫荧光法检测睾丸支持细胞中Vimentin、 β-catenin、ZO-1 和磷酸化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p38MAPK)的表达和定位。结果HE 结果显示,肾气丸能明显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提 高生精上皮厚度(P<0.05)和生精小管直径(P<0.05,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肾气丸能明显改善自然 衰老大鼠支持细胞紧密连接超微结构;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肾气丸能明显上调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中 Vimentin、Occludin、ZO-1 和β-catenin 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P<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肾 气丸能明显上调衰老大鼠睾丸支持细胞Vimentin、ZO-1 和β-catenin 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支持细胞p-p38MAPK 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肾气丸可减轻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支持细胞 p38MAPK 信号通路有关。
    14  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对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陈琼,,黄水清
    2021, 32(6):791-798.
    [摘要](59) [HTML](0) [PDF 21.92 M](2218)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ApoE-/-小鼠脂质代谢的影 响。方法将30 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总皂苷组、当归挥发油组,每组10 只,同时选用10 只 C57BL/6 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肝脏总 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内皮素(ET-1)、一氧化氮 (NO)、游离脂肪酸(FFA)、游离胆固醇(FC)含量;油红O 染色检测肝脏、主动脉、主动脉窦脂质沉积;HE 染 色观察肝脏、主动脉病理改变;以ImageJ 软件统计主动脉窦脂质沉积、主动脉厚度、肝脏脂滴空洞的面积及 其占总面积的百分比;Western Blot 法检测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高脂喂养12 周后,与正常对 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HDL-c 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 油组血清TC、TG、LDL-c 含量降低(P<0.05)。高脂喂养16 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肝脏 TC、TG、LDL-c、HDL-c、ET-1、NO、FFA、FC 含量升高(P<0.01);主动脉、主动脉窦脂质大量沉积;肝 脏脂肪性变严重,脂滴空泡呈弥漫性分布,肝脏油红脂滴和脂滴空洞面积增多;主动脉管壁明显增厚(P< 0.01),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胆固醇结晶沉积;肝脏ABCA1、SR-BI、APOAI、LXR-α(P<0.05)、SREBP2 (P<0.01)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皂苷组、当归挥发油组血清TC、TG、LDL-c、ET-1、NO 含 量降低(P<0.05,P<0.01);肝脏TC、TG、FFA、FC 含量降低(P<0.01);主动脉窦脂质沉积,肝脏油红脂滴 及脂滴空洞面积减少(P<0.05,P<0.01),主动脉、肝脏病变相对减轻;当归挥发油组肝脏SR-BI、LXR-α (P<0.05)、ABCA1、SREBP2、APOAI(P<0.01)蛋白表达升高;黄芪总皂苷组肝脏ABCA1、SR-BI(P<0.05)、 LXR-α、SREBP2、APOAI(P<0.01)蛋白表达升高。结论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对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 鼠的脂质代谢都有一定的干预调节作用,其具体起效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ApoE-/-小鼠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 达水平来实现的。
    15  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对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陈琼,黄水清
    2021, 32(6):791-791.
    [摘要](24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16  三七总皂甙通过Smads 信号通路减缓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的作用研究
    高洁,刘益涛,董华,王雅宁,常相帝
    2021, 32(6):799-799.
    [摘要](12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17  三七总皂甙通过Smads 信号通路减缓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的作用研究
    高洁,,刘益涛,,董华,,王雅宁,,常相帝
    2021, 32(6):799-805.
    [摘要](45) [HTML](0) [PDF 7.67 M](2255)
    摘要: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通过Smads 信号通路减缓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的作用。方法60 只大鼠随机留取10 只设为假手术组,其余50 只 采用5/6 肾切除术复制CRF 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4 只大鼠随机分为慢性肾衰竭组、尿毒清组、三七总皂甙低 剂量组(LPNS 组)、三七总皂甙高剂量组(HPNS 组),每组11 只。尿毒清组灌胃2.2 g·kg-1 的尿毒清溶液,三 七总皂甙低剂量组和三七总皂甙高剂量组灌胃25、100 mg·kg-1 的三七总皂甙溶液,假手术组和慢性肾衰竭组 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溶液,连续4 周。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 尿蛋白,HE 和Masson 染色观察残余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肾组织纤维化面积占比,RT-qPCR 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残余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Smad6 mRNA 表达量及TGF-β1、Smad2/3、 p-Smad2/3、Smad6 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慢性肾衰竭组比较,尿毒清组、三七总皂甙低剂量组、三七总皂甙高剂 量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 尿蛋白水平均降低,三七总皂甙高剂量组低于三七总皂甙低剂量组和尿毒清组(均 P<0.05)。HE 染色显示,慢性肾衰竭组可见肾小球、肾小管明显病变,肾间质纤维化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 润;尿毒清组、三七总皂甙低剂量组、三七总皂甙高剂量组上述病变减轻,其中三七总皂甙高剂量组病变最 轻。与慢性肾衰竭组比较,尿毒清组、三七总皂甙低剂量组、三七总皂甙高剂量组肾组织纤维化面积占比、 TGF-β1 mRNA 相对表达量及TGF-β1、p-Smad2/3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三七总皂甙高剂量组低于三七总 皂甙低剂量组和尿毒清组(均P<0.05)。与慢性肾衰竭组比较,尿毒清组、三七总皂甙低剂量组、三七总皂甙 高剂量组Smad6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三七总皂甙高剂量组高于三七总皂甙低剂量组和尿毒清组(均 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可有效减缓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可能通过抑制Smad2/3 磷酸化水 平,激活Smad6 发挥调控作用。
    18  桃红四物汤影响ERK 磷酸化表达延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机理研究
    李振万,,马进,,罗月中,,匡忠生,,江湧
    2021, 32(6):806-814.
    [摘要](49) [HTML](0) [PDF 5.51 M](2271)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名方桃红四物汤(THSWD)减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BALB/c 3T3,3T3)生长和增殖 可能的分子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在3T3 细胞内分别过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沉默bFGF 以及用PD98059 阻断细胞内ERK 上游信号通路;然后观察桃红四物汤对细胞活性,细胞周期,bFGF、ERK1/2 及p-ERK1/2 基因或蛋白表达的影响。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培养基浓度为20%,作用时间48 h。结果与正常 对照组比较,桃红四物汤组的3T3 细胞活性降低(P<0.01);G0/G1 期占比升高(P<0.05,P<0.01),S 期占比 降低(P<0.05,P<0.01);bFGF 和ERK1/2 基因表达降低(P<0.01);bFGF 和p-ERK1/2 蛋白表达降低(P< 0.05,P<0.01),ERK1/2 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FGF 过表达组比较,bFGF 过表达+桃 红四物汤组的3T3 细胞活性降低(P<0.05);G0/G1 期占比升高(P<0.01),S 期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FGF 和ERK1/2 基因表达降低(P<0.01);bFGF 和p-ERK1/2 蛋白表达降低(P<0.01),ERK1/2 蛋白表 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D98059 组比较,PD98059+桃红四物汤组的3T3 细胞活性降低(P< 0.05);G0/G1 期占比升高(P<0.01),S 期占比降低(P<0.01);ERK1/2 基因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RK1/2 和p-ERK1/2 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bFGF 基因的结构独特性及沉默引 物设计的方法学缺陷,3T3 细胞内未能沉默掉bFGF。结论桃红四物汤在3T3 细胞中首先降低bFGF,进而降 低ERK 信号通路的标志性蛋白p-ERK 的表达,减缓3T3 细胞的增殖速度。
    19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黄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黄晓燕,,邹孟龙,,陈雅璐,,宁芯,,陈柏辉,,周树珩,,王文妤,,涂严平,,梁巧俐
    2021, 32(6):815-824.
    [摘要](105) [HTML](0) [PDF 7.14 M](2522)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 数据库预测黄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核心 活性成分及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初步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提取黄芪的活性成分 及对应靶点,借助Uniprot 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规范化,通过GEO 数据库提取溃疡性结肠炎的差异表达基因,并 利用R 语言筛选药物与疾病的交集基因,分别通过DAVID 数据库、STRING 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富集分析 和蛋白互作分析;通过Cytoscape 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药物靶点”网络、黄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 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及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成分及靶点,借助Auto dock Vina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 PyMol 软件绘制对接结果图。结果共获得黄芪16 个活性成分,对应189 个作用靶点;GEO 数据库提取获得 溃疡性结肠炎差异表达基因1 355 个;药物与疾病交集基因44 个;富集分析显示多与炎症相关;筛选得到核 心活性成分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和毛蕊异黄酮(Calycosin),核心靶点前列腺素G/H 合成酶2(PTGS2);分子 对接结果表明其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均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黄芪中的异鼠李素、毛蕊异黄酮等 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参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及生物功能作用于PTGS2 等疾病靶点,从而发挥治疗溃疡性结 肠炎的效用。
    20  归肾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陆岩,,王小云
    2021, 32(6):825-833.
    [摘要](91) [HTML](0) [PDF 9.20 M](2271)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归肾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作用机制。 方法利用TCMSP 数据库,收集归肾丸有效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标,通过GeneCards 与OMIM 数据库筛选出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靶标,运用R 软件获取疾病交集靶标,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软件构建归肾丸治疗多 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通过STRING 数据库构建靶标蛋白相关作用网络并进行关键 靶标的GO 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 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 软件对药物有效成分与疾病靶标进行分 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归肾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78 个有效成分和78 个药物-疾病共同靶标,并推 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PI3K-Akt、HIF-1 及TNF 等124 条信号通路相关。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有效 成分与PTGS1、ESR1、PGR 等靶标对接结果良好。结论归肾丸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抗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 抵抗、促进卵泡发育、控制血糖稳态、调节脂质代谢、调节激素水平等药理作用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21  苦参总生物碱及其磷脂复合物的药动学研究
    杨志欣,,汤海霞,,邢希旺,,李霞,,张丽芬,,吕邵娃
    2021, 32(6):834-840.
    [摘要](50) [HTML](0) [PDF 1.64 M](2161)
    摘要:
    目的以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为指标成分,研究苦参总生物碱(TA)及苦参总生 物碱磷脂复合物(TA-PC)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建立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 定量测定大鼠血浆中4 个生物碱的分析方法,以小檗碱为内标,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提取血浆样品,在 ACQUITY UPLC® HSS T3 C18 柱上梯度洗脱分离。乙腈-10 mmoL·L-1 乙酸铵为流动相体系。在多反应离子监测 (MRM)模式下使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进行正离子方式检测。以DAS 2.0 软件处理数据。结果TA 给 药后,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的t1/2z 分别为13.55、14.45、10.19、12.11 h,AUC0→∞分别为 478.45、715.38、2 415.00、156.63 mg·L-1 ·h,MRT0→∞分别为12.05、19.15、12.36、14.10 h;TA-PC 给药 后,t1/2z 分别为21.53、20.24、14.99、12.77 h,AUC0→∞分别为771.88、964.48、4 490.05、622.39 mg·L-1·h, MRT0→∞分别为14.45、22.79、16.35、13.92 h;TA-PC 中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的相对生 物利用度分别为161.33%、134.82%、185.94%、397.3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高效,可用于大 鼠体内4 个苦参生物碱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制成TA-PC 后能够显著提高TA 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并延长体内 作用时间。
    22  通泰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研究
    邹曼,,周艳,,吴雪茹,,吴超敏,,翁佳燕
    2021, 32(6):841-844.
    [摘要](83) [HTML](0) [PDF 1.26 M](2362)
    摘要:
    目的筛选通泰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 铝、高岭土、酒石酸为影响因素,以凝胶膏剂的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综合感官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 试验法对基质处方进行筛选;以搅拌频率、浸膏用量、交联时间、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制 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优基质处方为聚丙烯酸钠NP-700 250 g、甘羟铝15 g、高岭土300 g、酒石酸2 g, 综合评分为97.5 分;最优制备工艺为浸膏用量500 g、交联时间15 min、干燥时间3 h,综合评分为99.7 分; 加速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显示凝胶膏剂的稳定性均较好。结论所制备的通泰凝胶膏剂具有较好的黏性 及内聚力,良好的皮肤追随性,制备工艺比较可靠,稳定性好。
    23  青天葵F-box 基因的克隆及其与ASK1 蛋白互作分析
    黎斯敏,,左紫梅,,詹若挺,,何瑞
    2021, 32(6):845-852.
    [摘要](59) [HTML](0) [PDF 3.42 M](2325)
    摘要:
    目的从濒危药用植物青天葵(Nervilia fordii)中克隆F-box 基因,为寻找解决青天葵资源紧缺的方法提 供依据。方法从青天葵转录组中筛选得到2 个F-box 基因的核心片段,以RACE 技术获得基因的全长并克 隆其编码区;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进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利用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F-box 蛋白的 F-box 区域与拟南芥ASK1 蛋白的互作情况。结果从青天葵中克隆到F-box 基因NfFBL3 和NfFBL4,它们的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分别长1 974、1 833 bp,分别编码657、611 个氨基酸。二者均包含 F-box 保守功能结构域,C 端具有多个重复亮氨酸序列(Leucine rich repeats,LRRs);NfFBL3 和NfFBL4 蛋白 均为不稳定的疏水蛋白,定位于细胞核,无信号肽及切割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NfFBL3 和NfFBL4 分别 与F-box/LRR-repeat protein 3 蛋白、F-box/LRR-repeat protein 4 蛋白聚在一起。二者均在青天葵的块茎中表达 量较高。酵母双杂交实验中NfFBL3 的F-box 区域能与拟南芥ASK1 蛋白互作,而NfFBL4 不与ASK1 蛋白互 作。结论该研究从青天葵中克隆得到2 个F-box 基因,其中NfFBL3 编码的蛋白可与拟南芥ASK1 蛋白发生 互作,为进一步研究青天葵中Skp1-Cullin-F-box(SCF)复合体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24  鸡骨草与毛鸡骨草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邱雨,,黄伟斌,,何翠敏,,薛显妹,,袁旭江
    2021, 32(6):853-861.
    [摘要](87) [HTML](0) [PDF 2.15 M](2388)
    摘要:
    的比较鸡骨草和毛鸡骨草转录组信息,获得两者比较转录组学的差异。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TM 4000 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鸡骨草和毛鸡骨草嫩叶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将基因序列与蛋白库作blastx 比 对,通过预测编码蛋白框获得编码蛋白和蛋白序列;使用blastp 和OrthoMCL 软件联用法找出物种间的特有基 因和同源基因,开展特有基因KEGG 和GO 富集分析、单拷贝同源基因分析。结果鸡骨草和毛鸡骨草分别检 测出18 073、17189 个特有基因,同源基因有37881 个。特有基因KEGG 富集分析发现,鸡骨草的核糖体途 径富集基因数量最多且差异最显著,毛鸡骨草中ABC 转运蛋白和胞吞作用途径等显著性富集,植物-病原互作 在两个物种间都呈现显著性富集;GO 富集分析中发现,鸡骨草的胞吞作用调节、囊泡介导的转运调节、核糖 体等显著富集,毛鸡骨草中的微管结合复合物、细胞骨架、细胞膜和蛋白磷酸化作用呈现显著性富集。近缘物 种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鸡骨草和毛鸡骨草的物种亲缘关系极为相近。此外,鸡骨草和毛鸡骨草分别发现了2 102、 1 794 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两者出现频率最高的串联重复单元都为AG/CT。结论研究揭示了鸡骨草与毛 鸡骨草在转录组学上的异同,两者具有极为接近的亲缘关系,而特有基因差异揭示了两者在生物代谢、信号传 导、发育和功能等方面又存在不同,研究结果将为两者在栽培、生物调控和品质等方面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25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尿源性脓毒症的证治规律
    姚晓彬
    2021, 32(6):862-868.
    [摘要](46) [HTML](0) [PDF 1.78 M](2307)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尿源性脓毒症的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广东省中医院治疗尿源性脓毒 症的患者病历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 软件收集患者的证型及方药,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按年 龄分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证型分布、处方药物频次、核心组合及药物关联规则,提取处方内 在核心组合并演化新方组合。结果①共纳入110 个医案,辨证分型以实热证和瘀热证等实证居多,处方涉及 101 味中药。②中青年组用药频次较高的有滑石、泽泻、车前子,常用药物组合有滑石+栀子、瞿麦+萹蓄、 萹蓄+萆薢等,并挖掘出核心组合12 个和新方剂6 个,蒲公英、车前草、金钱草等为核心组方中药,蒲公 英、车前草、金钱草、山药、黄芪、白术等为新方组成中药。③老年组用药频次较高的有泽泻、车前草、甘草 等,常用药物组合有金银花+车前草、蒲公英+车前草、石韦+车前草等,并挖掘出中药核心组合12 个和新 方剂6 个,蒲公英、紫花地丁、白术等为核心组方中药,蒲公英、麦冬、熟地黄、车前草等为新方组成中 药。结论尿源性脓毒症中医辨证以实证居多,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的用药均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为主 药,方剂多以八正散为基础方,可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随证加减。但老年患者在用药上比中青年较为平和;所 得新方可为临床上辨证治疗尿源性脓毒症提供一定参考。
    26  补骨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 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廖荣臻,,李朋,,方坚
    2021, 32(6):869-872.
    [摘要](42) [HTML](0) [PDF 1.21 M](2270)
    摘要:
    目的观察补骨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 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 60 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阿仑膦酸钠维D3 片口服治疗,观 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骨汤治疗,均治疗3 个月。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指标、视 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水平变化情况及评价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 组患 者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的血清Ⅰ型胶原 降解产物、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中医证候积分及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观察组的临床 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骨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 片可有效地改善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 膝酸软、下肢痿弱、步行距离短、目眩及腰背疼痛等临床症状,降低骨折风险,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7  小续命汤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袭络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张海燕,,肖洪波,,朱庆军,,蔡润,,孟超
    2021, 32(6):873-879.
    [摘要](51) [HTML](0) [PDF 1.25 M](2431)
    摘要: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 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 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袭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每组各72 例。对照组给予小续命汤安慰剂颗粒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小续命汤加减联合针刺治 疗,疗程4 周。治疗前、治疗后2 周和4 周进行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面神经功能分 级评定;治疗前后进行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临床面部 评价量表(FaCE)和风寒袭络证积分评价;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细胞亚群水平、肿瘤坏 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 水平,并计算CD4+细胞中辅助性T 淋巴细胞17(Th17)和调 节性T 细胞(Treg)的比例。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014,P < 0.05);观察组FDIP 和FDIS 评分高于对照组,风寒袭络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在治疗后2 周和4 周H-B 面神经功能分级量 表评分和面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FaCE 量表6 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观 察组CD3+、CD4+、Treg 水平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 < 0.05),CD8+、Th17 水平及Th17/Treg 低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TNF-α、IL-1β 和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小续命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急 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袭络证)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安全性较好。
    28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孙兴华,,李书霖,,张淼,,张鸿婷,,李正荣,,董彬,,陈守强,,覃松柏,,朱涛,,宋颖民,,陈英华
    2021, 32(6):880-885.
    [摘要](95) [HTML](0) [PDF 1.22 M](2564)
    摘要:
    目的评价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 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240 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 为试验组(120 例)和对照组(12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灯盏花素片和银杏酮酯滴丸模拟 剂治疗,试验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和灯盏花素片模拟剂治疗,疗程均为8 周。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 状、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中医证候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 硝酸甘油片使用量,评价银杏酮酯滴丸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全分析数据集(FAS)分析显示,试验 组总有效率为62.50%(75/1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17%(53/120),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1),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 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1),试验组单项症状胸闷、胸痛、心悸不 宁、疲倦乏力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 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 加(P<0.01),且试验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硝酸甘油片使用量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2%(8/119),对照组为9.17%(11/120),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性较好。
    29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Meta 分析
    马腾,,朱明军,,王永霞,,李彬,,郑超楠,,贾梦楠,,于丽,,常鑫迪
    2021, 32(6):886-893.
    [摘要](55) [HTML](0) [PDF 1.87 M](2217)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蒽环类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 (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中、英文数据库中从建库起至2020 年7 月有关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2 位 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运用RevMan 5.3 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 分析,采用 TSA v0.9 软件对心电图异常率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8 项,涉及对象660 例,其中试验组330 例, 对照组330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4.95,95% CI(3.44,6.45), P < 0.000 01],提高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与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比率(E/A)[MD=0.28,95% CI(0.09,0.46),P = 0.003],缩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MD=-0.51,95% CI(-0.74,-0.29),P<0.000 01]、左心室舒张末 期内径(LVEDD)[MD=-0.50,95% CI(-0.62,-0.37),P<0.000 01],减少心电图异常率[RR=0.28,95% CI (0.20,0.40),P < 0.000 01],降低肌钙蛋白I(cTnI)[SMD=-2.62,95% CI(-3.55,-1.69),P<0.000 01]方面均 优于对照组。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序贯分析显示心脉隆注射液对蒽环类药物诱 导的心脏毒性的心电图异常率的疗效明确。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对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有心脏保护作用,可改 善其产生的心脏毒性。
    30  基于临床研究数据模拟比较简单随机、动态均衡随机及最小化法随机的均衡性
    李庚,,温泽淮,
    2021, 32(6):894-898.
    [摘要](62) [HTML](0) [PDF 1.27 M](2342)
    摘要:
    目的探讨简单随机、动态均衡随机、最小化法随机3 种不同随机方法的均衡性。方法利用真实临床 研究数据进行模拟测试,比较3 种不同随机化方法分配结果的组间例数均衡性和非处理因素组间均衡性。 结果在样本量分别为20、100、200、500 和1 000 条件下,动态均衡随机比最小化法和简单随机拥有更好的 均衡性,具体表现在组间例数绝对差值、平均边际不均衡值和最大边际不平衡值;而最小化法的均衡性又比简 单随机好。此外,动态均衡随机拥有比最小化法更好的随机性。结论动态均衡随机和最小化法2 种动态随机 化方法具有良好的均衡性,在小样本、非处理因素较多时比较适用,尤其是当非处理因素重要程度不同时可以 考虑采用动态均衡随机化方法。
    31  钩藤提取物及钩藤碱的药理研究进展
    柳威,,邓林华,,赵英强
    2021, 32(6):899-904.
    [摘要](91) [HTML](0) [PDF 1.23 M](2900)
    摘要:
    钩藤是一味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功效的中药材。近年来,研究发现钩藤提取物及钩藤主要有效成分 钩藤碱具有保护神经、降压、保护心肌、抗癌、抗炎、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且对多种疾病,包括心脑血管、 癌症、哮喘等均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该文概述了钩藤提取物及钩藤主要有效成分钩藤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 展,可为钩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