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2(5):619-626.
摘要:
目的探讨酸枣仁-延胡索配伍对肝郁型失眠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方法①将96 只昆明小鼠
随机分为4 组:正常组、酸枣仁组(2.25 g·kg-1)、延胡索组(1.50 g·kg-1)、酸枣仁-延胡索配伍组(简称配
伍组,3.75 g·kg-1),每组24 只;每日1 次,连续灌胃10 d,然后观察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腹腔注射,
35 mg·kg-1)诱导小鼠的睡眠发生率,阈上剂量(腹腔注射,45 mg·kg-1)诱导小鼠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
②将60 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组、模型组、酸枣仁组(2.25 g·kg-1)、延胡索组(1.50 g·kg-1)、配伍组
(3.75 g·kg-1),每组12 只。采用慢性夹尾刺激和对氯苯丙氨酸(PCPA,400 mg·kg-1)腹腔注射的复合因子造模
法复制肝郁型失眠小鼠模型。每日1 次,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
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检测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释放素(CRH)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垂体ACTH 和海马5-HT 的蛋白表达;采用qRT-PCR 法检
测脑组织中K+-Cl-共转运体2(KCC2)、Na+,K+-2Cl-共转运体1(NKCC1)mRNA 表达水平。结果①与正常组
比较,给药组小鼠的睡眠发生率明显提高,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 < 0.01);酸枣仁组及配伍组的睡眠潜伏期显
著缩短(P < 0.01)。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的NE、DA 含量明显升高(P < 0.05,P < 0.01),5-HT
含量明显降低(P < 0.01);脑垂体ACTH 及下丘脑CRH 含量明显升高(P < 0.01);垂体中ACTH 的表达明显上
调(P < 0.01),海马中5-HT 的表达明显下调(P < 0.01);脑组织的KCC2 mRNA 表达明显下调(P < 0.01),
NKCC1 mRNA 表达明显上调(P < 0.01)。与模型组比较,配伍组小鼠血清的NE、DA 含量明显降低(P <
0.01),5-HT 含量明显升高(P < 0.01);脑垂体ACTH 及下丘脑CRH 含量明显降低(P < 0.01);脑垂体中
ACTH 的表达明显下调(P < 0.01),海马中5-HT 的表达明显上调(P < 0.01);脑组织的KCC2 mRNA 表达明显
上调(P < 0.01),NKCC1 mRNA 表达明显下调(P < 0.05)。结论酸枣仁-延胡索配伍对肝郁型失眠小鼠具有
镇静催眠作用,可能与其调控KCC2、NKCC1 基因表达,抑制HPA 轴激活,从而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