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2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熟地黄对阴虚模型大鼠血清褪黑素及脑内γ-氨基丁酸的影响
    杨泽宇,郭宏雅,朱璞玉,邱灵燕,王剑
    2021, 32(4):455-460.
    [摘要](36) [HTML](0) [PDF 1.63 M](1556)
    摘要:
    目的观察熟地黄对阴虚模型大鼠血清褪黑素及脑内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探讨其滋阴宁静的作 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熟地黄组(30 g·kg-1),每组10 只;模型组、熟地黄 组灌胃耗阴复方药液(30 g·kg-1),每日1 次,连续10 d;第11 天熟地黄组开始灌胃熟地黄药液,每日1 次, 连续10 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测定体质量、饮水量,通过旷场行为学检测其活跃度;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 大鼠脑组织中阴虚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褪黑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组织 中GABA 含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下丘脑组织中GABA 合成酶Gad67 及其转录因子EGR1 的蛋白表达。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饮水量以及活跃度明显提高(P<0.05);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基因表达量明显提高(P<0.05);血清褪黑素含 量、脑组织GABA 含量,以及Gad67 和EGR1 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熟地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饮水量以及活跃度明显下降(P<0.05);TRH 及CRH 基因表达量明 显降低(P<0.05,P<0.01);血清褪黑素含量、脑组织GABA 含量,以及Gad67 和EGR1 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 升高(P<0.05,P<0.01)。结论熟地黄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血清褪黑素及脑内GABA 水平来发挥其滋阴宁静的 作用。
    2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临床研究”栏目2021 年扩大征稿
    2021, 32(4):460-460.
    [摘要](0) [HTML](0) [PDF 1.07 M](93)
    摘要:
    为更全面地反映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打造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优化杂志学科内容结构及满足作者的需求,本刊 从2021 年起加强对临床中药研究科研成果的报道。栏目论文基本要求: 1. 研究对象:中药新药(各期临床研究)、新上市后的中药制剂、医院中药制剂及已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中药汤剂等。 2. 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投稿网站:www.zyxy.com.cn。本刊只接受稿件采编系统投稿,不接收纸质和Email 投稿,系统投稿不收取审稿费。 入选核心期刊情况:本刊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 及RCCSE 中国 核心学术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3  藏药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的抗炎作用研究
    于瑞雪,张玉佩,吴楠,王秀,梅丽娟,杨小兵,李世华,于瑞涛
    2021, 32(4):461-466.
    [摘要](29) [HTML](0) [PDF 13.21 M](1604)
    摘要:
    目的探讨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 BALB/c 小鼠随机分为9 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1)、头孢克洛组(阳性对照药, 50 mg·kg-1),以及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低、中、高剂量(20、50、100 mg·kg-1)治疗组与保护组,每组9 只。治 疗组在注射LPS 的同时以相应剂量灌胃给药1 次;保护组在腹腔注射LPS 前1 周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 次, 连续7 d。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及肺组织浸润炎性细胞进行计数;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 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HE 染色法进行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 腹腔注射LPS 后6、12 h 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促炎因子 TNF-α、IL-6 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模型组小鼠可见肺组织充血,肺泡间质有炎性浸润,伴有肺 泡腔出血和渗出;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的NO 含量及iNOS 活力明显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注射 LPS 后6 h,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高剂量保护组及各剂量治疗组的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注射LPS 后 12 h,各给药组的白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小鼠在注射LPS 后6、12 h 的肺组织炎性细胞 浸润数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高剂量保护组及 治疗组在注射LPS 后12 h 的血清IL-6 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小鼠肺组织的炎性病理改变明显减 轻;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各剂量组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的NO 含量及iNOS 活力明显降低(P<0.05)。 与治疗组比较,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各保护组小鼠在注射LPS 后6、12 h 的血清TNF-α 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五脉绿绒蒿总生物碱对LPS 诱导的急性炎症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促炎 因子TNF-α、IL-6 的表达与NO 的生成,以及降低iNOS 活力有关。
    4  无尾果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部位筛选研究
    高燕萍,吴强,陈芳有,黄丽萍,李燕珍,钟囯跃
    2021, 32(4):467-472.
    [摘要](44) [HTML](0) [PDF 2.19 M](1674)
    摘要:
    目的观察无尾果不同提取部位对人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MH7A)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及凋亡的 影响,初步筛选其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MH7A 细胞建 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模型,并以无尾果总提物、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石油醚部位进行干 预。采用CCK8 法检测MH7A 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MH7A 细胞凋 亡;ELISA 法检测TNF-α 诱导MH7A 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6、IL-4、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NF-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MH7A 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 平。结果无尾果总提物、水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对MH7A 细胞的IC50 值分别为 223.9、99.4、123.7、497.9、>1 000 μg·mL-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的IL-6、IL-1β、IL-4、 VEGF 和RANKL 含量显著升高(P<0.01),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1),促调亡因子Bax、Caspase-9、 Caspase-3 和抗凋亡因子Bcl-2 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无尾果总提物组、水部 位组和正丁醇部位组均可显著诱导MH7A 细胞凋亡(P<0.01);显著降低IL-6、IL-1β、VEGF 和RANKL 水平 (P<0.01),升高IL-4 水平(P<0.01);水部位组和正丁醇部位组能明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9 和 Caspase-3 的表达(P<0.01),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 的表达(P<0.01)。结论无尾果提取物诱导MH7A 细胞 凋亡及抗炎作用可能是其抗RA 的机制之一,水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其主要药效部位。
    5  藿香正气口服液对DSS 诱导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刘瑶,卢素宏,林华景
    2021, 32(4):473-478.
    [摘要](43) [HTML](0) [PDF 9.16 M](1818)
    摘要: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口服液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32 只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 模型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5 mL·kg-1)和柳氮磺吡啶 组(SASP,1.5 g·kg-1)。灌胃给药,给药体积10 mL·kg-1,每日1 次,连续8 d。给药第2 天开始,采用2% DSS 连续干预7 d 建立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给药干预后,测定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DAI);采 用HE 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计算病理评分;采用ELISA 法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β)、IL-6 及IL-10 的含量;采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清中脂多糖(LPS) 的含量;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D)标记的右旋葡聚糖法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来检测结肠黏膜通 透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和ZO-1 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 组比较,DSS 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从第3 天开始持续降低(P<0.05,P<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1), DAI 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TNF-α、IL-1β 及IL-6 水平明显 升高(P<0.01),而IL-10 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LPS 含量、结肠黏膜FITC-D 渗透率以及细菌移位率 均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和ZO-1 蛋白表达减弱。与DSS 模型组比较,藿香 正气口服液组小鼠的体质量有所回升(P<0.05,P<0.01),结肠长度明显延长(P<0.05),DAI 评分明显降低 (P<0.05);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TNF-α、IL-1β 及IL-6 水平明显降低(P<0.05,P< 0.01),而IL-10 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LPS 含量、结肠黏膜FITC-D 渗透率及细菌移位率均明显降低 (P<0.05,P<0.01);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 和ZO-1 蛋白表达增强。结论藿香正气口服液可 降低DSS 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的通透性,对结肠炎小鼠的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6  二精丸对去卵巢+D-半乳糖联合Aβ1-40 致肾阴虚AD 大鼠海马多巴胺神经功能的影响
    黄丽萍,邱小鹏,杨喜洋,严斐霞,燕波,官扬,谢永艳,孙梦盛,周茂福,陈耀辉
    2021, 32(4):479-483.
    [摘要](39) [HTML](0) [PDF 10.59 M](1625)
    摘要:
    目的探讨二精丸对去卵巢+D-半乳糖联合 β-淀粉样蛋白 1-4(0 Aβ1-40)致肾阴虚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 海马多巴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 只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二精丸高剂量组 (9.0 g·kg-1)、二精丸中剂量组(4.5 g·kg-1)、二精丸低剂量组(2.25 g·kg-1)。造模大鼠在卵巢摘除手术1 周后, 腹腔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每日1 次,持续7 周;卵巢摘除手术4 周后,双侧海马注射Aβ1-40 建立肾阴 虚AD 大鼠模型。卵巢摘除手术5 周后,各组按照相应剂量开始灌胃给药,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灌胃等量生理盐 水,给药容量为10 mL·kg-1,每日1 次,连续30 d。末次给药1 h 后断头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 法检测大鼠 海马组织多巴胺(D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 区多巴胺D1 受体、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 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海马组织DA 水平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 区多巴胺D1 受体及TH 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精丸高剂量组大鼠的海马组织DA 水平明显升高(P< 0.01);二精丸各剂量组大鼠海马CA1 区的D1 受体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二精丸高、中剂量组大 鼠海马CA1 区的TH 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二精丸能够提高海马组织的DA 水平,上调海马 组织的多巴胺D1 受体及TH 表达,促进去卵巢+D-半乳糖联合Aβ1-40致肾阴虚AD 大鼠的海马多巴胺神经功能。
    7  经方华盖散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曾永长,梁少瑜,姜倩倩,吴俊洪,刘常青,宋力飞,吴正治
    2021, 32(4):484-491.
    [摘要](61) [HTML](0) [PDF 6.51 M](1825)
    摘要:
    目的探讨经方华盖散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 中药成分数据库联合检索,结合药动学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筛选华盖散候选活性成分;通过蛋白数 据库预测华盖散抗COVID-19 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 平台分析潜在靶点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的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关系;通过Cytoscape 软件构建华盖散抗COVID-19 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 DAVID 平台进行GO 生物过程及KEGG 通路富集分析;对华盖散关键活性成分与抗COVID-19 重要靶点 ACE2、Spike 蛋白、3CL 水解酶及木瓜样蛋白酶(PLP)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华盖散潜在活性成分 195 个,包括槲皮素、甘草酸、柚皮素、甘草查尔酮、橘皮素等。潜在活性成分对应候选靶点共191 个,其中 抗COVID-19 核心靶点44 个,包括PTGS2、PPARG、NOS2、DPP4、MAPK14 等。GO 功能富集分析涉及生物 学过程(BP)、细胞组成(CC)及分子功能(MF)分别为151、33、48 个条目,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进程调控及 MAPK 级联等生物作用相关。KEGG 通路富集筛选得到98 条相关通路,涉及乙型肝炎、TNF 信号通路、NOD 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 样受体信号通路、甲型流感等通路。华盖散关键活性成分与ACE2、Spike 蛋白、3CL 水 解酶、PLP 进行分子对接后,对接总评分>5 分的分别有87、48、47、46 个。其中,橙皮苷、柚皮苷、苦杏 仁甙、甘草宁H 等与ACE2,常春藤皂甙元、华良姜素等与3CL 水解酶,橙皮苷与Spike 蛋白酶,新绿原酸 与PLP 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华盖散可能通过槲皮素、甘草酸、木犀草素、橙皮苷等多种活性成分, 作用于ACE2、3CL、Spike、PLP、TNF 等靶点,调节多条与炎症及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发挥抗COVID-19 的作用。
    8  藏药短穗兔耳草不同部位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作用 及其机制研究
    单佳铃,欧阳香,杨海艳,魏荣锐,刘洋,钟国跃,刘红宁,朱继孝
    2021, 32(4):492-498.
    [摘要](27) [HTML](0) [PDF 22.33 M](1573)
    摘要:
    目的探讨藏药短穗兔耳草不同极性部位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对模型大鼠Toll 样 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NOD 样受体蛋白3(NALP3)信号通路的影 响。方法110 只SD 雄性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3 mg·kg-1)组及短穗兔耳草30%乙 醇低、高剂量组(0.8、3.2 g·kg-1),短穗兔耳草50%乙醇低、高剂量组(0.8、3.2 g·kg-1),短穗兔耳草95%乙醇 低、高剂量组(0.8、3.2 g·kg-1),短穗兔耳草水部位低、高剂量组(0.8、3.2 g·kg-1)。适应性喂养7 d后各给药组 每天按10 mL·kg-1 灌胃剂量进行给药处理,连续灌胃给药7 d,正常组和模型组同等剂量灌胃蒸馏水。于第 5 d给药1 h后向各组(正常组除外)大鼠右后踝关节处注射0.1 mL 尿酸钠混悬液(50 mg·mL-1)建立大鼠急性痛风 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右后踝关节的肿胀度;造模 48 h 后取血清和滑膜组织,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TLR2、TLR4、MyD88、NF-κB 和NALP3 等相关蛋白含量 的表达;HE 染色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均出现明显的踝 关节肿胀,且具有明显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 和IL-1β 含量及滑膜组织中TLR2、TLR4、 MyD88、NF-κB 和NALP3 等蛋白含量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在造模后48 h 内,秋水仙碱组、30%乙醇部位低剂量组和50%乙醇部位的低、高剂量组大鼠踝关节肿胀率均明显下降(P< 0.05,P<0.01)。秋水仙碱组及30%乙醇部位低、高剂量组均能使血清TNF-α 和IL-1β 含量及滑膜组织中 TLR2、TLR4、MyD88、NF-κB 和NALP3 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P<0.01)。同时,滑膜病理切片显示30% 乙醇部位更能改善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变化。结论藏药短穗兔耳草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具有 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30%乙醇部位为有效部位,其作用机制与TLR/MyD88/NF-κB 和NALP3 信号通路有关。
    9  西江桂和清化桂对肾阳虚大鼠HPA 轴、HPG 轴的影响
    冯莉婷,周蓓,陈誉丹,李定桦,朱巧凤
    2021, 32(4):499-504.
    [摘要](32) [HTML](0) [PDF 21.62 M](1603)
    摘要:
    目的观察西江桂和清化桂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 轴)、下丘脑-垂体-性腺(HPG 轴) 的影响。方法SD 大鼠40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 只)和模型复制组(32 只),模型复制组大鼠采用肌注氢化可的 松复制肾阳虚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33 g·kg-1)、清化桂组(0.7 g·kg-1)、 西江桂组(0.7 g·kg-1)。给药28 d,记录大鼠体质量、肛温、脏器指数;用ELISA 法检测血清CORT、CRH、 ACTH、T、E2 含量;HE 染色观察肾上腺、睾丸病理变化;qRT-PCR 法检测下丘脑CRH、GnRH 基因的表 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江桂组、清化桂组的肛温、肾上腺指数、CORT、CRH、ACTH、T 值均明显 升高(P<0.05,P<0.01);睾丸指数、E2、CRH mRNA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体质量、GnRH mRNA 表达均有升高趋势(P>0.05);均可改善肾上腺、睾丸病理损伤。与清化桂组比较,西江桂组体质量、 肛温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西江桂和清化桂两药温补肾阳作用差异不大,其作用机制均与 改善HPA 轴、HPG 轴有关。
    10  黄芪多糖对气虚大鼠的补气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余意,胡明华,张丹丹,王天合,李慧君,夏和元,罗心遥,杨玉莹,叶晓川
    2021, 32(4):505-510.
    [摘要](35) [HTML](0) [PDF 1.30 M](1653)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及分级醇沉多糖对气虚大鼠的补气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8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 为11 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黄芪多糖(APS)高、低剂量组,10%乙醇沉淀多糖(APSM1) 高、低剂量组,40%乙醇沉淀多糖(APSM2)高、低剂量组和80%乙醇沉淀多糖(APSM3)高、低剂量组。除正常 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饮食不节+负重游泳”建立气虚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黄芪各多糖,正常组和 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3 周后处死大鼠,记录大鼠体质量、游泳时间,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检测 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乳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肝脏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 苷(ADP)等指标,评价黄芪多糖及不同乙醇沉淀多糖对气虚大鼠的补气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 及分级醇沉多糖均可以明显降低MDA、TNF-α 和乳酸含量(P<0.05,P<0.01),明显提高游泳时间(P< 0.01);黄芪多糖、10%乙醇沉淀多糖、80%乙醇沉淀多糖可明显升高ALB、ATP 及ADP 含量(P<0.05,P< 0.01);黄芪多糖、40%乙醇沉淀多糖、80%乙醇沉淀多糖可以明显升高IL-2 含量(P<0.01);黄芪多糖、10% 乙醇沉淀多糖、40%乙醇沉淀多糖能明显降低大鼠CK 活力(P<0.05,P<0.01);40%乙醇沉淀多糖低剂量组 还可明显升高IL-12 水平(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通过降低机体血乳酸的积累,降低CK 活力,降低大 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力,起到补气、延缓疲劳发生、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分级醇沉多糖 作用靶点存在一定差异。
    11  不同药性归脾经中药对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肠道微环境的影响
    关婷,黄海阳,黄纯美,杜先华,侯少贞,许仕杰
    2021, 32(4):511-517.
    [摘要](24) [HTML](0) [PDF 11.91 M](1780)
    摘要:
    目的探究以干姜、白术、黄连、薏苡仁、茯苓5 种不同药性、归脾经为代表的中药对肝郁脾虚证动物 模型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有何不同。方法SPF 级雄性KM 小鼠,连续2 周通过“夹尾刺激”方法制备“慢性束 缚刺激诱导型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同窝未经刺激的小鼠作为正常组。动物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 和给药组,给药组分别给予干姜、白术、黄连、薏苡仁、茯苓5 种药物水提液灌胃。观察动物外观表征和行为 学,3 周后解剖小鼠,测定刺激性气体硫化氢(H2S)、氨气(NH3)的浓度,并采用测序16S rDNA 对小鼠肠道菌 群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动物便溏情况和次数明显增加,粪便中NH3 的浓度明显升高并 伴随菌群失调。与模型组比,“五性”归脾经的常用中药干预组刺激性气体的水平有所降低,其中白术和茯苓 抑制NH3 浓度升高的作用最明显(P<0.05)。从模型中主要菌群种属角度上看,茯苓组肠道菌群可以得到明 显改善,白术组和薏苡仁组次之,干姜组和黄连组肠道菌群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5 种不同药性的归脾经中药 对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肠道微环境改变的逆转程度不同。茯苓组的菌群结构改变后最接近正常小鼠肠道菌群比 例,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白术组和薏苡仁组对于肠道菌群的改善作用较弱,干姜组和黄连组无明显改善作用。
    12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任星,杨静,张菀桐,李睿,高蕊
    2021, 32(4):518-525.
    [摘要](30) [HTML](0) [PDF 3.64 M](1914)
    摘要: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 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CAS 的相关文献,借助中医传 承辅助平台V2.5 挖掘用药规律,获得核心药物配伍及新组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 genecards 数据库获得核心药物配伍组治疗CAS 的主要靶点,再运用Cytoscape 软件中的Cluego 插件对主要靶 点进行KEGG 通路富集分析。揭示核心药物配伍治疗CAS 的潜在作用通路。结果在CNKI 中共筛选出47 首 处方,挖掘出14 个核心药物配伍及7 首新处方,赤芍、川芎、当归和红花作为核心药物配伍组,在治疗CAS 中主要通过IL-17 信号通路、HIF-1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等炎症通路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起作用。结论中药治疗CAS 以行气活血化瘀为主,核心药物配伍组治 疗CAS 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干预IL-17 信号通路、HIF-1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等炎症通路以及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实现。
    13  鹿角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郑雅,严石焕,覃杨,蓝慧琴,王博龙,朱丹
    2021, 32(4):526-532.
    [摘要](56) [HTML](0) [PDF 5.64 M](1976)
    摘要:
    目的基于入血成分研究鹿角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机制。方法依托 TCMSP 数据库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 数据平台预测鹿角方入血成分靶点。运用DisGeNET、TTD、GrugBank 疾病数据库挖掘作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靶点,将其与鹿角方活性成分靶点相互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应用 STRING 平台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Cytoscape 软件中的cytoHubba 插件分析关键子网络。利用 Omicshare 平台对筛选出来的靶点进行GO 功能富集和KEGG 通路分析。结果鹿角方入血成分靶点中与慢 性心力衰竭相关的共有37 个,它们参与血液循环、血管直径的调节、血压调节、细胞增殖调控等生物过 程;调控cGMP-PKG 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信号通路、VEGF 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 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AGE-RAGE 信号通路、 TRP 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合成、分泌及作用,以及胰岛素抵抗等通路。结论多靶 点、多通路调控心血管、抑制炎症、调节激素是鹿角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机理,PRKCA 及松弛素信号 通路可能是其关键靶点及通路。
    14  白术多糖对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屏障及黏附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罗蒙,伍婷婷,李茹柳,张东,朱惠彬,胡玲,陈蔚文
    2021, 32(4):533-539.
    [摘要](37) [HTML](0) [PDF 2.56 M](1780)
    摘要:
    目的观察白术多糖对小肠上皮细胞(IEC-6)渗透性的影响,并从其对黏附连接蛋白表达影响的角度, 探讨白术多糖对肠黏膜上皮屏障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3 种实验条件下[正常含钙、含钙+多胺合成抑制剂 (DFMO)、无钙培养],以检测Transwell 小室酚红透过率的方法观察细胞间渗透性;以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 胞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α-catenin 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①正常含钙培养时,白术多糖(25、50、 100 mg·L-1)能降低细胞间渗透性并提高黏附连接蛋白表达(P<0.05 或P<0.01);②含钙+DFMO 负荷时,细胞 间渗透性增加且黏附连接蛋白表达下降(P<0.01);各剂量的白术多糖能逆转DFMO 所致的细胞间渗透性增 加,且对黏附连接蛋白表达下降有拮抗作用(P<0.05 或P<0.01);③无钙培养时,细胞间渗透性增加且黏附 连接蛋白表达下降(P<0.01),各剂量的白术多糖可逆转无钙培养所致的细胞间渗透性增加及E-cadherin 表达 降低(P<0.05 或P<0.01),但对α-catenin 和β-catenin 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白术多糖有增强小肠上皮屏障 的作用,其机制与影响黏附连接蛋白表达有关,研究结果为探讨益气健脾中药白术对胃肠黏膜保护作用提供了参考。
    15  便可通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及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
    万丹,梁雪娟,唐纯玉,唐代凤,王雄龙,肖娟
    2021, 32(4):540-545.
    [摘要](26) [HTML](0) [PDF 2.32 M](1621)
    摘要:
    :目的建立便可通片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同时对其中的松果菊苷、柚皮苷、新橙皮苷、芦荟苷 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 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30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HPLC 指纹图 谱共确定16 个共有峰,并指认出5 个共有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50 以上;10 批样品中松果菊苷、柚 皮苷、新橙皮苷、芦荟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40%、1.61%、1.75%、1.63%。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简 单、重复性好,为提高便可通片的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了依据。
    16  引种的印尼广藿香和肇庆广藿香不同部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程灿,潘超美,吴婕,彭泽通,苏家贤,戴蒙
    2021, 32(4):546-551.
    [摘要](43) [HTML](0) [PDF 1.40 M](1856)
    摘要:
    目的比较引种的印尼广藿香和传统肇庆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在叶、茎、根及地上部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样品不同部位挥发油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不同部位的挥发油 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印尼广藿香和肇庆广藿香叶中分别鉴定了24 种和23 种成分,从茎中分别鉴定了 26 种和22 种成分,从根中分别鉴定了14 种和13 种成分,从地上部分分别鉴定了24 种和23 种成分。印尼广 藿香茎中含油量与肇庆广藿香相同,根中含油量较高,叶和地上部分含油量略低。结论引种的印尼广藿香和 肇庆广藿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略有差异。印尼广藿香的挥发油中醇酮类成分相对含量较 高,质量较好。
    17  杠香生药学鉴别研究
    范紫颖,张丹雁,赵维波,李世晋,林如意
    2021, 32(4):552-557.
    [摘要](29) [HTML](0) [PDF 19.52 M](1677)
    摘要:
    目的研究杠香生药学特征,为杠香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 鉴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杠香呈长圆柱状、扁块状或不规则块状,其色泽丰富,花纹多样;木质多坚硬致 密,入水沉,具花香、蜜香、降香及椰香等多种香气;味淡微涩、回甘。杠香根部横切面木射线宽多1~2 列 细胞,导管多单个、偶见数个成群,轴向薄壁组织带状,与纤维束相间排列。切向纵切面木射线略叠生,宽多 1~2 列细胞,高多5~24 个细胞;导管为具缘纹孔短节导管;木薄壁细胞长方形或一端尖锐,壁连珠状增厚。 径向纵切面木射线横向带状,为异形细胞射线,与木纤维垂直相交。茎部三切面显微与根部相似。粉末及解离 组织中主含木纤维细胞、具缘纹孔导管、木射线细胞、木薄壁细胞。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表明,杠香除含有挥 发油外,尚可能含有糖类、有机酸类、酚类、鞣质类、黄酮类、甾体类、三萜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等成 分。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分离度较好,可用于杠香的专属性鉴定。结论对杠香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鉴 别,建立了杠香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可为杠香的专属性鉴定及质量标准研究 提供参考。
    18  叶酸修饰的槐属二氢黄酮G 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研究
    杨志欣,张丽芬,邢希旺,汤海霞,刘佳佳,王艳宏
    2021, 32(4):558-565.
    [摘要](39) [HTML](0) [PDF 3.37 M](1596)
    摘要:
    目的制备叶酸(FA)修饰的槐属二氢黄酮G(SFG)壳聚糖(CTS)纳米给药系统,以期实现其靶向、缓释 作用效果。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FA-SFG-CTS 纳米粒,以Design-Expert 8.0 软件进行星点设计,考察 三聚磷酸钠(TPP)与CTS 质量比、SFG 用量等因素对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冻干粉, 从粒径、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等对复溶后的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最优处方投药量为4.70 mg,TPP 与CTS 质量比为0.1,TPP 体积为4.0 mL(浓度为2.0 mg·mL-1),CTS 浓度为2.0 mg·mL-1,叶酸8.0 mL(浓度为 1.0 mg·mL-1)。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69.03±1.89)nm,分散系数(PDI)为(0.18±0.01),Zeta 电位为(-35.2± 0.99)mV,包封率为(68.74±1.35)%,载药量为(8.25±0.16)%。以4%的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在-40 ℃下预冻 8 h,-10 ℃下升华干燥25 h,25 ℃下解吸干燥5 h,即得冻干制剂。FA-SFG-CTS 纳米粒复溶后粒径为 (177.70±2.11)nm,PDI 为(0.20±0.02),Zeta 电位为(-34.9±1.16)mV,包封率为(67.34±1.41)%,载药量为 (7.82±0.18)%。体外释放结果表明,SFG 原料药6 h 基本释放完全,平均累积释放率达到98.34%;FA-SFGCTS 纳米粒6 h 平均累计释放率达到71.34%,36 h 累积释放率达到88.94%。结论星点效应面法用于FASFG- CTS 纳米粒处方优化适用性好,优化后的FA-SFG-CTS 纳米粒处方粒径适宜,包封率高,缓释效果显著。
    19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及对肠道 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杜小梅,潘薇,梁颖兰,张琼
    2021, 32(4):566-572.
    [摘要](39) [HTML](0) [PDF 1.38 M](1708)
    摘要: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辨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调 节效果。方法将160 例DK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 例。2 组患者均采用控制血糖、血 压,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等综合措施干预,对照组同时口服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疗程为3 个月。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指标、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炎症相关 因子和肠道菌群的水平变化,并评价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脱落2 例,违背 方案剔除3 例,共完成研究75 例;对照组脱落4 例,违背方案剔除3 例,共完成研究73 例。(2)观察组总有效 率为94.67%(71/75),对照组为83.56%(61/7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 = 4.731,P < 0.05)。(3)2 组治 疗后的24 h 尿蛋白定量(24 h UAE)、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2 微球蛋白 (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各尿蛋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1)。(4)治疗 后,2 组血清肌酐(SCr)、肾损伤分子1(KIM-1)、胱抑素C(CysC)水平下降(P < 0.01),肾小球滤过率(eGFR) 升高(P <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1)。(5)治疗后,2 组患者白细胞 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明显下降 (P <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炎症相关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6)治疗后,2 组空腹血糖 (FGP)、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 < 0.01),且治疗后观察 组HbA1c 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 0.01)。(7)2 组患者治疗后的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 (P < 0.05,P < 0.01),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减少(P < 0.05,P <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拟杆菌、双歧杆 菌、乳酸杆菌数量多于对照组(P < 0.01),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少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参芪地黄 汤加减治疗DKD 气阴两虚证疗效显著,既可改善中医症状,减轻蛋白尿,保护肾功能,还能减轻患者慢性微 炎症状态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0  麻芍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证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症 因子的影响
    杨勤军,童佳兵,杨程,王心恒,李泽庚,韩明向
    2021, 32(4):573-578.
    [摘要](31) [HTML](0) [PDF 1.29 M](1647)
    摘要:
    目的评价麻芍平喘汤治疗哮喘冷哮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7 例支气管 哮喘冷哮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 例)和治疗组(35 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等基础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麻芍平喘汤治疗,连续治疗7 d。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 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 和呼气峰流速(PEF)]和血清炎 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 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麻芍 平喘汤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 例,共纳入研究30 例;治疗组脱落 5 例,共纳入研究30 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治 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 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后,2 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EF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 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对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 组患者治疗后的血 清炎症因子IL-13、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 0.01),IFN-γ 显著上升(P < 0.01),治疗组对血清 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麻芍平喘汤治疗哮喘冷哮证疗效明显,能 有效地缓解临床中医证候,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IL-13、TNF-α、IFN-γ 水平,从而达到哮喘 冷哮证的治疗作用。
    21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用药规律
    王燕,周冰倩,庞龙,袁远,李坚昊
    2021, 32(4):579-584.
    [摘要](36) [HTML](0) [PDF 2.32 M](1683)
    摘要: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Medline 等数据库中 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关文献,统计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并进行关联规则和 聚类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后,共纳入处方106 首,中药165 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有茯苓、枸杞子、当 归、川芎、白术等。药物功效以补虚药、清热药及止血药为主;药性多用温,药味以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使用 频次较高的为肝经、肾经和脾经;常用药对组合为“茯苓-白术”,核心组合为“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车前 子”。并最终根据组方规律演化得到5 个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新处方,其功效有健脾利水渗湿、补脾益 肾、填精明目、行气补血活血、凉血化瘀止血、消痞散结止血等。结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药复方 中以补虚药多见,与“健脾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的基本治则相一致。“茯苓-白术”,“菟丝子-熟地黄-枸杞 子-车前子”等配伍在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最常用。在治疗上以健脾益气、益肾填精明目、补血活血、凉血 化瘀止血、消痞散结止血等为主要治法。
    22  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
    郭红鑫,郑超楠,马腾,于瑞,李彬,王永霞,朱明军
    2021, 32(4):585-591.
    [摘要](59) [HTML](0) [PDF 1.68 M](1808)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 (CNKI)、维普中文期刊(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7 个数据库中有关通心络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0 年10 月。2 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并进 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1 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 分析,并用GRADE profiler 3.2 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证 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7 篇,研究对象460 例,其中试验组231 例,对照组229 例。Meta 分析 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SMD=-1.43,95% CI(-1.82,-1.04),P= 0.000]、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SMD=-1.28,95% CI(-1.67,-0.89),P=0.000]、血栓素B2 (TXB2)水平[SMD=-1.05, 95% CI(-1.33, -0.76), P=0.000]和缺血事件发生率[RR=0.25, 95% CI(0.13, 0.49),P=0.000]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 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普通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 组分析显示,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AA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与疗程和样本量有一定的关系。结局指 标的GRADE 分级为极低、低级。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改善阿司匹林抵抗,且安全性较好。但限于原始研究数 量和质量问题,所得结论需慎重对待,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 进一步验证。
    23  牛膝总皂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理研究进展
    黄竞杰,杨俊兴,陈浩雄
    2021, 32(4):592-595.
    [摘要](71) [HTML](0) [PDF 1.27 M](1748)
    摘要:
    膝骨关节炎是关节组织降解和修复失衡,最终导致软骨退化、软骨下骨硬化、滑膜炎症的过程。现代医 学的常用药物如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糖皮质激素类等只能暂时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疼痛, 但无法阻止关节炎的进展。牛膝是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常见药物,牛膝总皂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近年研究 发现牛膝总皂苷具有抗炎,抑制软骨基质降解等作用。该文对牛膝总皂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理研究成果作一 综述,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参考。
    24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征稿启事
    2021, 32(4):596-596.
    [摘要](39) [HTML](0) [PDF 1.01 M](1537)
    摘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由国 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 年6 月创刊。标准刊 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 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 药现代化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 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床药理研究的学术交流具有引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中药新药研究领域 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刊学科影响指标、影响因子以及学科排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位居前列,并进入国内权威 的核心期刊评价系统,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 及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 学索引(WPRIM) 收录,还是美国《化学文摘》(CA) 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有:药效与毒理学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质量分析研究、工艺 研究、方法学研究、动物模型研究、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专家述评、临床药理研究、中药现 代化、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学术探讨、综述等。 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本刊从2019 年1 月起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25 日 出版。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具体的投稿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详见本刊投稿网站:www.zyxy.com.cn。 (温馨提示:本刊只接受稿件采编系统投稿,不再接收纸质和Email 投稿,系统投稿不收取审 稿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