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8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于 UHPLC-Q-TOF-MS 技术研究木犀草素及木犀草苷的体内代谢
    李军茂
    2017, 28(1).
    [摘要](495) [HTML](0) [PDF 0.00 Byte](2974)
    摘要: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转化。方法 应用 UHPLC-Q-TOF-MS 方法研究分别灌胃木犀草素、木犀草苷后大鼠血浆、尿和粪中的代谢产物。结果 在灌胃木犀草素的大鼠血浆、尿、粪中共检测到 25 种代谢产物;在灌胃木犀草苷的大鼠血浆、尿、粪中共检测到 20 种代谢产物,但未检测到其原型。结论 木犀草素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为氧化、甲基化、葡糖醛酸化和硫酸化;木犀草苷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为脱葡萄糖基反应生成木犀草素素后,再氧化、甲基化、葡糖醛酸化和硫酸化。黄酮苷类化合物口服后易被肠道菌群产生的水解酶代谢为苷元吸收入血。
    2  UFLC法同时测定龙胆中3种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关皎 朱鹤云 郝乘仪 郭淑英 冯波
    2017, 28(1).
    [摘要](401) [HTML](0) [PDF 0.00 Byte](2828)
    摘要:
    目的: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胆中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和獐芽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柱(75mm×3.0 mm, i.d. 2.2 ?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40℃。结果: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和獐芽菜苷进样量分别在1.0~20 μg(r = 0.9998)、1.0~20 μg(r = 0.9995)、0.12~2.4 μg(r = 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 = 9)分别为97.3%,99.3%和98.3%,RSD 值均小于 1.0%。 结论:超快速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龙胆药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3  青天葵药材高效薄层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程银平 祝晨蔯
    2017, 28(1).
    [摘要](448) [HTML](0) [PDF 0.00 Byte](2872)
    摘要:
    摘要:目的:建立青天葵药材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Merck硅胶60高效预制薄层板,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5 : 1.5 : 2.5 : 0.4)为展开剂,10 %硫酸乙醇溶液显色366 nm波长下扫描吸收光谱,测定18批青天葵药材的薄层色谱图谱,采用指纹图谱系统解决方案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与随行黄酮对照品比较,辨认色谱峰。结果:建立青天葵药材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确定7个共有峰;与随行对照品比较,辨认了其中的5个色谱峰分别为鼠李秦素-3-O-β-D-葡萄糖苷、青天葵甲素、青天葵乙素、沙苑子苷和青天葵丙素,均为黄酮类成分;对18批次青天葵药材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得分,筛选出12批次合格样品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系统,建立共有模式,生成共有模式,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7批大叶青天葵和5批中叶青天葵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相似度>0.90,3批小叶青天葵及5批毛叶青天葵相似度均低于0.75;紫背天葵和天葵的薄层色谱与青天葵在相同位置无相同的荧光斑点。结论:所建立的青天葵黄酮指纹图谱具有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可有效地鉴别不同商品规格的青天葵药材、青天葵代用品“毛叶青天葵”以及“同名异物”紫背天葵和天葵,用于青天葵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4  化学指标结合药效学指标优选丹参饮提取工艺
    王硕辉
    2017, 28(1).
    [摘要](399) [HTML](0) [PDF 0.00 Byte](2815)
    摘要:
    目的 用化学指标结合药效学指标优选丹参饮的提取工艺。 方法 分别采用水提、超临界CO2提取、超临界CO2提取结合药渣乙醇提取3种提取工艺制备丹参饮提取物,以指标化学成分的提取率为考察对象采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优选各提取工艺参数,并观察上述三种提取工艺制得的丹参饮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心电图(ECG)和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 结果 三种提取工艺制得的丹参饮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缺血性ECG改变有明显对抗作用,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损伤时血清CK、LDH活性,对缺血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以超临界CO2提取结合药渣乙醇提取制得的提取物的药效最佳。结论 经筛选,确定超临界CO2提取结合药渣乙醇提取法为3种提取工艺中的最佳工艺。
    5  二仙汤对卵巢切除大鼠棕色脂肪产热功能的影响
    曾宁溪
    2017, 28(1).
    [摘要](397) [HTML](0) [PDF 0.00 Byte](2679)
    摘要:
    目的 研究二仙汤对卵巢切除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产热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模型组(OVX),二仙汤低剂量治疗组(EXDL),二仙汤高剂量治疗组(EXDH),雌激素治疗组(E)。灌胃连续治疗1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脂四项;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blot及qPCR检测各组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脱偶联蛋白-1(UC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1alpha(PGC-1alpha)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卵巢切除大鼠体重、腹腔内脂肪重量较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显著增加,卵巢切除大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升高;二仙汤治疗后可降低卵巢切除大鼠体重及腹腔内脂肪重量并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卵巢切除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中UCP-1及PGC-1alpha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二仙汤治疗后可提高卵巢切除大鼠肩胛区棕色脂肪中UCP-1及PGC-1alpha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二仙汤可降低卵巢切除大鼠的体重和腹腔内脂肪的重量并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的水平,这可能与其改善卵巢切除大鼠棕色脂肪的产热功能有关。
    6  信宜与海南产益智质量分析
    李静 林励 李然 祁龙凯 苏茔珠
    2017, 28(1).
    [摘要](424) [HTML](0) [PDF 0.00 Byte](2660)
    摘要:
    目的:评价信宜与海南产益智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各批益智样品进行薄层色谱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对其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对其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信宜与海南产益智的薄层色谱行为基本一致;三批信宜产益智挥发油的平均含量为1.55 %,三批海南产益智挥发油的平均含量为1.54 %;从两产地益智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8个成分,两产地益智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 )-朱栾倍半萜。结论:信宜产益智与海南产者质量相近,初步认为信宜产益智可作为常用药材应用于临床。
    7  当归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HPLC-Q-TOF/MS比较研究
    陶益 陈西 李伟东 蔡宝昌
    2017, 28(1).
    [摘要](649) [HTML](0) [PDF 0.00 Byte](2866)
    摘要:
    目的 比较当归生品、酒品、炭品及土炒品的各项质控指标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 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测定当归不同炮制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阿魏酸含量,考察HPLC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同时采用HPLC-Q-TOF/MS鉴定当归不同炮制品的9种主要化学成分,并用HPLC方法比较各当归炮制品中9种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结果 各当归炮制品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的要求。生当归和酒当归的阿魏酸含量分别为0.061 %和0.050 %,符合药典要求。运用高分辨质谱鉴定了9个主要化学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阿魏酸、肉桂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E)-藁苯内酯、(Z)-藁苯内酯、新当归内酯、欧当归内酯A。结论 当归酒炙后挥发油成分含量降低,挥发油成分具有兴奋子宫功能,酒炙后可能有助于舒缓子宫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平缓,发挥稳定的活血通经作用。当归土炒后挥发油成分含量降低,土炒缓和油润而不滑肠作用可能与此有关。综上所述,当归炮制后挥发油成分含量下降,和传统炮制理论是吻合的。
    8  基于网络meta分析的肠易激综合征不同治疗措施的疗效比较研究
    李倩 刘刚 胥靖钧 罗钦宏 谢建辉 杨小波
    2017, 28(1).
    [摘要](522) [HTML](0) [PDF 0.00 Byte](2758)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meta分析评估不同治疗措施是否存在不同大小的效应量,以及在治疗IBS上是否存在最佳干预措施。方法:以“irritable bowel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获取以IBS为研究对象的系统评价,从系统评价中选取以安慰剂为对照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通过网络meta分析,将IBS临床试验中不同治疗措施间的直接与间接比较证据合并起来分析,从而对不同治疗措施的优劣进行评估和排序。结局指标规定为达到整体或临床改善的患者百分率。结果:获得8篇系统评价,包含201项试验。其中53项试验(N=11,265)符合入选标准,涉及心理疗法、天然草药、针灸和西药4种措施。总体而言,心理疗法和天然草药的整体评估应答率较高(分别为 0.71 [95% CI, 0.61-0.80] and 0.63 [0.56-0.70]);天然草药和西药的整体评估应答率均较安慰剂显著增加(RR, 1.96[95%CI,1.22-3.14],P<0.01,and 1.34[1.23-1.47], P<0.01;I2=67.0%, and 58.3%);疗法排序中中位秩次排第1位的是心理疗法,概率为0.60,其次是天然草药和抗抑郁药。结论:本研究显示心理疗法和天然草药疗效较好、推荐等级较高,但由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其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的证据支持。
    9  HPLC法同时测定银翘马勃散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梁德东 马钦海 宋帅 史春雨 于青田 侯玮婷 罗佳波
    2017, 28(1).
    [摘要](410) [HTML](0) [PDF 0.00 Byte](2565)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翘马勃散中绿原酸、连翘酯苷A、牛蒡苷、连翘苷、次野鸢尾黄素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COSMOSIL 5C18-AR-Ⅱ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4%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72 nm。结果 绿原酸、连翘酯苷A、牛蒡苷、连翘苷、次野鸢尾黄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4.963,39.996,45.863,47.983,63.868 min;线性范围分别为0.992 ~ 9.92(r=0.9999),0.498 ~ 4.98(r=0.9996),2.66 ~ 26.6(r=0.9999),0.092 ~ 0.92(r=0.9998),0.0149 ~ 0.149 u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2%,96.38%,96.69%,103.23%,98.70%。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可用于银翘马勃散中绿原酸、连翘酯苷A、牛蒡苷、连翘苷、次野鸢尾黄素5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为银翘马勃散及其类方制剂的新药开发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10  I期临床试验健康受试者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
    李睿 王淑阁 刘静 唐旭东 高蕊 訾明杰
    2017, 28(1).
    [摘要](325) [HTML](0) [PDF 0.00 Byte](2649)
    摘要:
    Ⅰ期临床试验作为新药首次在人体使用,试验风险较大而受试者的获益较小甚至没有直接获益,针对如何保护受试者这一伦理问题,本文从受试者权益保护的主要责任方即研究者和伦理委员会的角度,探讨受试者保护的关注点以及具体措施,二者共同努力将受试者保护落到实处。
    11  毛冬青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作用的研究
    闫晓宁
    2017, 28(1).
    [摘要](333) [HTML](0) [PDF 0.00 Byte](2684)
    摘要:
    目的 观察毛冬青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反复夹闭、再通双侧颈总动脉同时尾静脉放血法制备小鼠痴呆模型,随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对照组(30 mg?kg-1),毛冬青低、中、高剂量组(5 g?kg-1、10 g?kg-1、20 g?kg-1),各组灌胃相应药物10 mL/kg,连续35 d,第30 d开始行为学检测,末次给药后收集大脑样本,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恐惧记忆时间明显缩短,大脑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病变严重,海马区Bcl-2/ Bax蛋白表达的比值降低,且主要分布于胞质;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小鼠的恐惧记忆时间明显延长,大脑海马区的组织病变情况改善,且海马区Bcl-2/Bax蛋白表达的比值显著增加。结论 毛冬青提取物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12  山大颜种子无菌萌发实验研究
    姬璇
    2017, 28(1).
    [摘要](408) [HTML](0) [PDF 0.00 Byte](2720)
    摘要:
    目的: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山大颜种子无菌萌发实验。方法:观察、采集、记录山大颜果实、种子特征;以不同采收时期新鲜剥去种皮的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无菌萌发实验,选择山大颜种子最佳采收时期;以山大颜的剥去种皮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筛选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时间;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6-BA(0,1,2 mg·L-1)、GA(0,0.1,0.2 mg·L-1)、NAA(0,0.5,1 mg·L-1)三种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9月份采收的山大颜种子活性较强,可以用来作为实验材料;2 g·L-1升汞溶液浸泡时间2 min的生长率高、污染率较小,适合种子的无菌培养。结论:山大颜种子萌发的最优培养基为MS 2.0 mg·L-1 6-BA 0.1 mg·L-1 GA 3 g·L-1活性炭。
    13  脉络宁注射液醇沉废弃物对雏鸡免疫系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肖秋萍
    2017, 28(1).
    [摘要](373) [HTML](0) [PDF 0.00 Byte](2723)
    摘要:
    摘 要:目的 首次探讨脉络宁注射液醇沉废弃物对雏鸡免疫系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三个实验组(饮水中醇沉物浓度分别为1%、3%、5%组),每组20羽雏鸡,连续饲养42d。雏鸡7日龄和21日龄进行新城疫活疫苗免疫,分别测定各组雏鸡的平均体重(每周/次)、料肉比;21日龄和42日龄雏鸡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球蛋白、新城疫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并观察42日龄各组雏鸡的胸腺、脾和法氏囊组织结构。结果 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体重离散程度明显减小,集中趋势增强;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新城疫抗体水平均增高,且21日龄雏鸡实验组的球蛋白及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 <0.05);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排列更紧密,数量增多。结论 脉络宁注射液醇沉废弃物可用于雏鸡的饲养,每日在饮水中添加1%~5%醇沉废弃物可显著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减少其生长过程的个体差异。本研究为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途径。
    14  基于CDISC标准的中央随机分配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李庚
    2017, 28(1).
    [摘要](360) [HTML](0) [PDF 0.00 Byte](2649)
    摘要:
    目的 基于国际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linical Data Interchange Standards Consortium,CDISC)标准设计并研发中央随机分配管理系统(web-based central random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CRMS)。方法 采用软件研发中的生命周期法,将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以及系统维护五个阶段进行系统研制,基于CDISC标准进行数据库设计,采用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架构,web服务器采用稳定的tomcat,数据库连接池技术采用Proxool。结果 我们成功的研制了中央随机分配管理系统,并且经过多次测试,证明该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目前该系统正稳定运行中,它可以支持多个研究设计不同(多中心/单中心、盲法/非盲)、样本量大小不一的临床研究同时进行,支持设盲研究紧急揭盲、动态药物管理。结论 基于CDISC标准的数据库设计,保证了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使系统能更好的与电子数据采集EDC系统进行对接。利用本系统,可使得随机分配隐藏更加可靠,也可使项目管理员通过实时监测项目各分中心进度,采取对应措施,缩短临床研究周期、保证试验质量,从而提高整个研究的效率。
    15  金钗石斛黄酮苷的含量测定及抗氧化研究
    黄丹丹
    2017, 28(1).
    [摘要](389) [HTML](0) [PDF 0.00 Byte](2701)
    摘要:
    目的 建立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中黄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了金钗石斛黄酮苷对过氧化氢(H2O2)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建立MSCc氧化损伤模型,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酮苷对MSC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黄酮苷对照品在0.58μg~14.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1),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1.52 %,RSD为1.69%,10批样品含量测定表明,金钗石斛中的芹菜素-6-C-α-鼠李糖-8-C-β-葡萄糖苷质量分数为0.103%~0.170%。。黄酮苷各给药浓度组与H2O2损伤组相比,在浓度10~100μg/mL范围内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金钗石斛的质量控制。金钗石斛黄酮苷对H2O2致MSC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16  龙生蛭胶囊抑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方欢乐
    2017, 28(1).
    [摘要](501) [HTML](0) [PDF 0.00 Byte](2788)
    摘要:
    摘要 目的:研究龙生蛭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大鼠动脉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大鼠连续给予高脂饲料12周,同时于实验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复制AS模型。于开始造模4周后各组大鼠分别灌胃龙生蛭胶囊三个剂量(0.72、1.44、2.88 g?kg-1),辛伐他汀5.5 mg?kg-1,对照组给予等量溶媒。采用生物化学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一氧化氮(NO)含量;敏感肌张力描计技术检测动脉血管收缩/舒张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蛋白活性及表达;ELA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龙生蛭胶囊中、高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液中TC、TG、LDL-C、升高HDL-C,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增加血清NO含量并提高血管内皮eNOS活性(P < 0.05, P < 0.01);龙生蛭胶囊高剂量组可显著性改善高脂饲料诱导的动脉血管环对苯肾上腺素和5-羟色氨的收缩反应,和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剂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并且舒张作用可被L-NAME阻断(P < 0.05, P < 0.01)。实验结果还发现龙生蛭胶囊中、高剂量组均能降低由高脂诱导的VCAM-1(P < 0.05)表达升高。结论:龙生蛭胶囊可显著性降低AS大鼠血脂;改善大鼠血管内皮依耐性血管舒张功能;抑制系统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NOS活性、抑制VCAM-1表达相关。表明龙生蛭胶囊不仅可用于防治脑梗的发生,还对AS早期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17  参附注射液在ICU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孟建斌
    2017, 28(1).
    [摘要](400) [HTML](0) [PDF 0.00 Byte](2786)
    摘要:
    参附注射液能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为古方中回厥首选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厥脱等危证。ICU中多急危重症,如休克、心力衰竭等,临床均可见脉微欲绝、面色苍白等厥脱症候。本文主要探讨参附注射液在ICU中治疗心力衰竭、休克等急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8  五子衍宗方总黄酮对环磷酰胺致成年雄性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
    宋来新
    2017, 28(1).
    [摘要](336) [HTML](0) [PDF 0.00 Byte](2769)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五子衍宗方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Wuzi Yanzong prescription, TFWZ)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致成年雄性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腹腔注射CTX制备小鼠少弱精症模型,灌胃给予TFWZ,末次给予CTX 12 h后称重处死小鼠,计算睾丸指数和附睾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变化;TUNEL检测小鼠睾丸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睾丸细胞内Caspase-3、p-p53和p-p3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TFWZ可显著增加小鼠体质量、睾丸质量、睾丸指数、附睾质量和附睾指数,改善睾丸组织形态,并显著减少睾丸细胞凋亡,降低睾丸内Caspase-3、p-p53和p-p38蛋白表达。结论 TFWZ能显著减少CTX致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活化,进而减少p53磷酸化,从而起到抑制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作用。
    19  没食子酸通过P13K/AKT 信号通路影响胃癌MGC-803细胞侵袭性
    李沐涵
    2017, 28(1).
    [摘要](488) [HTML](0) [PDF 0.00 Byte](2692)
    摘要:
    目的 探讨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对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MGC-803细胞,噻唑蓝(MTT)法观察细胞的生存率;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GA 对MGC-80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ting 技术检测没食子酸对P13K/AKT 通路相关因子( PI3K、p-PI3K、AKT、p-AKT) ,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 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MTT检测6.25~50μmol·L-1 GA可抑制MGC-803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transwell 小室法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经GA处理后MGC-803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处理后的MGC-803细胞PI3K、p-PI3K、AKT、p-AKT、MMP2、MMP9蛋白表达下降,同时加入P13K 抑制剂后,显示可抑制P13K/AKT 通路活化,抑制MMP2 和MMP9 的表达;结论 没食子酸可有效抑制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13K/AKT 信号通路,抑制MMP2 和MMP9 的表达有关。
    20  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Treg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
    甘丽萍
    2017, 28(1).
    [摘要](407) [HTML](0) [PDF 0.00 Byte](2664)
    摘要: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叉头样转录因子p3(Foxp3)、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5(STAT5)蛋白原位表达以及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溃结灵(KD)对其的调控作用,探讨溃结灵防治UC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复制UC大鼠模型并进行中药复方溃结灵药物干预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肠黏膜IL-2、IL-10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黏膜Foxp3、STAT5蛋白原位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Foxp3、STAT5基因表达。结果 模型组结肠黏膜IL-2、IL-10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P<0.01,P<0.05),溃结灵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黏膜IL-2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1),溃结灵高、中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黏膜IL-10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P<0.05);免疫组化检测模型组结肠黏膜Foxp3、STAT5的原位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0.01),溃结灵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结肠黏膜Foxp3、STAT5的原位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模型组结肠黏膜Foxp3、STAT5 mRNA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0.01,P<0.05);溃结灵高、中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Foxp3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P<0.05),溃结灵高量组及阳性药物组STAT5 mRNA高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 溃结灵对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IL-2、IL-10含量以及Foxp3、STAT5原位蛋白及基因表达的上调作用,可能是其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发挥治疗UC作用的机制之一。
    21  香附与艾叶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范恺磊
    2017, 28(1).
    [摘要](485) [HTML](0) [PDF 0.00 Byte](2720)
    摘要: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香附”、“艾叶”、“子宫”、“原发性痛经”、“镇痛”、“Cyperus rotundus L.”、“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Primary Dysmenorrhea”和“Uterus”为关键词,系统检索、整理和归纳了1977-2016年间与“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香附与艾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理”相关的实验研究文献45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显示原发性痛经主要与PGs、β-EP、5-HT、血管加压素、Ca2 和NO等生物因子分泌水平相关。香附与艾叶各部位对镇痛均有活性作用,但其活性强弱有一定差异。α-香附酮已被证明为镇痛和抗子宫痉挛的活性化合物,其机制研究较为深入。目前治疗痛经的药物机制研究主要是针对可生成前列腺素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然而药物对疼痛信号传导的影响研究较少。传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小的副作用,而香附与艾叶常配伍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2  川芎嗪与黄芪甲苷配伍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王楚盈
    2017, 28(1).
    [摘要](380) [HTML](0) [PDF 0.00 Byte](2983)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川芎嗪与黄芪甲苷及不同浓度配伍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2O2诱导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十七组,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0.2mmol/L)模型组,川芎嗪(40,80,160μg/mL)剂量组、黄芪甲苷(10,20,40μg/mL)剂量组及两两配伍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川芎嗪、黄芪甲苷及其配伍对氧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值影响,筛选出最佳配伍比例;检测最佳配伍组MDA含量和SOD活性,Annexin V- FITC/PI 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率, Western Blot 检测 p- Akt 和Akt 蛋白的表达 ,RT-PCR检测AKt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与黄芪甲苷不同浓度配伍组均能提高细胞存活率,且川芎嗪(80μg/mL)剂量组 黄芪甲苷(40μg/mL)剂量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川芎嗪、黄芪甲苷配伍组降低细胞MDA含量(P<0.001),提高细胞SOD活力(P<0.001)。同时,川芎嗪、黄芪甲苷配伍组能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上调 p-Akt/Akt蛋白(P<0.01),上调Akt基因mRNA的表达(P<0.001)。结论:川芎嗪(80μg/mL) 黄芪甲苷(40μg/mL)对 H2O2诱导的 HUVECs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能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 HUVECs 凋亡,其机制与 PI3K/Akt 信号通路有关
    23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刺糖中的微量元素
    常军民
    2017, 28(1).
    [摘要](338) [HTML](0) [PDF 0.00 Byte](2772)
    摘要:
    摘要:目的:采用微波消解ICP-MS分析技术,建立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巴基斯坦、新疆吐鲁番两个产地和不同采收时间骆驼刺糖中Li、Na、Al、Ca、Cr、Mn、Fe、Ni、Cu、Zn、As、Sr、Ag、Cd、Sb、Ba、Pb、K等十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质谱仪测定十八种微量元素。结果:ICP-MS分析技术测定刺糖中的微量元素,Li、Al、Cr、Mn、Fe、Ni、Cu、Zn、As、Sr、Ag、Cd、Sb、Ba、Pb和K的线性范围为0~20 mg?L-1,Na和Ca的线性范围为0~200 mg?L-1,该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且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时间获得的刺糖中微量元素含量均有差异,巴基斯坦2015年6月这一批次的刺糖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最高,Ca为7143mg?kg-1,Fe为1610 mg?kg-1。结论:对人体有益的K、Na、Ca、Mn、Fe等元素在刺糖中的含量均较高,有害元素Pb、As、Cr、Sb和Ag的含量均较低,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因此本实验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刺糖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4  黄芪-葛根药对保护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作用研究
    林静瑜
    2017, 28(1).
    [摘要](458) [HTML](0) [PDF 0.00 Byte](3072)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葛根药对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西咪替丁12 mg?Kg-1?d))、黄芪-葛根药对高、中、低剂量组(24,12,6 g?Kg-1?d),连续灌胃4d,第4d给药后75min,除正常组外,各组腹腔注射吲哚美辛混悬液35 mg?Kg-1造模,6h后,处死,取胃,观察胃粘膜损伤分数、胃粘膜病理学改变,检测胃粘膜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结果 模型大鼠胃粘膜出血、糜烂、损伤明显,胃粘膜组织ROS、MDA含量上升,SOD活力下降;黄芪-葛根药对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外观、病理学的变化,降低胃粘膜损伤分数(与模型组比,P<0.01或<0.05);同时明显地减少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MDA、ROS含量(与模型组比,P<0.01或0.05);黄芪-葛根药对高剂量能明显提高SOD活力(与模型组比,P< 0.05)。结论 黄芪-葛根药对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胃粘膜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25  参附注射液抗早、中期心源性休克大鼠微循环效应指标量效关系研究
    姜丽 余兰彬 姚蓉 叶争荣 严小军 徐国良
    2017, 28(1).
    [摘要](388) [HTML](0) [PDF 0.00 Byte](2630)
    摘要: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抗早、中期心源性休克模型大鼠的微循环效应指标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心尖端、远心尖端结扎法复制早、中期心源性休克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休克模型大鼠0.1,0.33,1.0,3.3,10,15,20 mL·kg-1 7个剂量SFI(其中0.1~1.0 mL·kg-1为低剂量范围,1.0~10 mL·kg-1为中剂量范围,10~20 mL·kg-1为高剂量范围),用Geneandi-M2 型倒置微循环系统观察空白组、早、中期休克模型组,早、中期休克给药组大鼠给药后60 min的红细胞流速、微血管管径、白细胞黏附数及微血管通透性。经GraphPad Prism 6.0软件拟合量效曲线,评价SFI抗早、中期心源性休克模型大鼠的微循环量效关系,计算相关剂量阈参数。结果 10 mL·kg-1以上剂量的SFI可使早期休克大鼠微血管管径变宽、白细胞黏附数减少,但对红细胞流速和微血管通透性未见明显改善。其中微血管管径量效曲线呈良好的“S”型,最佳剂量阀范围:[D]20~[D]80=(4.03~9.14) mL·kg-1,中位剂量:[D]50=6.07 mL·kg-1,阈剂量:[D]20=4.03 mL·kg-1;10 mL·kg-1以上剂量的SFI可使中期休克大鼠红细胞流速加快、白细胞黏附数减少,且量效曲线均呈良好的“S”型,但对微血管通透性和微血管管径未见明显改善。其中红细胞流速最佳剂量阀范围:[D]20~[D]80=(6.85~15.28) mL·kg-1,中位剂量:[D]50=10.23 mL·kg-1,阈剂量:[D]20=6.85 mL·kg-1,白细胞黏附数最佳剂量阀范围:[D]20~[D]80=(5.57~5.86) mL·kg-1,中位剂量:[D]50=5.72 mL·kg-1,阈剂量:[D]20=5.57 mL·kg-1。结论 本研究中量效曲线呈良好的“S”型的微循环指标,其阈剂量均在4.03~6.85 mL·kg-1,提示中剂量为有效剂量范围,折合成临床用量约为44.8~77.0 mL·d-1,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26  通关藤提取物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韩丽
    2017, 28(1).
    [摘要](382) [HTML](0) [PDF 0.00 Byte](2615)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通关藤提取物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不同通关藤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的生长抑制作用;体内实验采用H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评价不同通关藤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体重、免疫器官指数等影响。结果 不同通关藤提取物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呈量效关系,其中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肿瘤细胞抑制最为显著。体内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不同通关藤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皂苷元能提高荷瘤小鼠胸腺指数,而皂苷对胸腺指数无明显影响;皂苷元及皂苷均能提高H22荷瘤小鼠脾指数,但皂苷随着剂量增加呈现双向调节作用。结论 通关藤提取物在体内外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27  中药对哮喘T细胞亚型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航 刘小虹 徐卫方
    2017, 28(1).
    [摘要](488) [HTML](0) [PDF 0.00 Byte](2839)
    摘要: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已被证实依赖于T细胞的参与,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Th1、Th2和Th17等)和调节性T细胞影响着哮喘的发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药(包括复方、单味药、单体)能通过调节T细胞免疫而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在外文上发表的关于中药对哮喘T细胞亚型免疫调节作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28  基于调控物质能量代谢的高良姜及其成分药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周莹
    2017, 28(1).
    [摘要](530) [HTML](0) [PDF 0.00 Byte](2652)
    摘要:
    高良姜性热味辛,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因此在临床常用于治疗阴寒之证。但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研究表明寒热药性与物质能量代谢密不可分,高良姜能够通过影响物质能量代谢发挥药理作用。故本文分别从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线粒体生物氧化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高良姜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从物质能量代谢的角度综合认识高良姜药理作用机制,以期为其他寒热中药的药理研究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
    29  去甲斑蝥素对人表皮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影响的研究
    陈杰
    2017, 28(1).
    [摘要](384) [HTML](0) [PDF 0.00 Byte](2558)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人表皮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NCTD对A4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细胞粘附实验、划痕实验等方法检测药物对A431细胞侵袭、粘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中MMP-2,MMP-9,VEGF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MTT实验显示,NCTD作用24h,A431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40.0μmol?L-1作用组的抑制率为(45.38±2.75)%,(p<0.05);Transwell实验、细胞粘附、划痕实验显示,经20.0,40.0μmol?L-1NCTD作用细胞24h后,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细胞的侵袭、黏附、迁移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抑制率呈剂量效应,(p<0.05);Westernblot实验表明,A431细胞中VEGF,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NCTD能显著地抑制A431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黏附、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能下调VEGF,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