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25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逍遥散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抗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陈 曦 牟璐璐 陈丹丹 张春胜 刘海洋 李绍民 张 宁
    2014, 25(3):241-244.
    [摘要](1033) [HTML](0) [PDF 587.57 K](2647)
    摘要:
    目的 研究逍遥散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皮下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逍遥散组同时灌胃给予逍遥散水煎液。检测大鼠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白介素6(IL-6)、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能显著降低MDA、ALT、AST、TBIL、TGF-β1、TNF-α、TIMP-1、PDGF、IL-6、HA、LN、PCⅢ、C-Ⅳ水平(P <0.05,P <0.01),明显升高SOD、ALB、TP水平(P <0.05,P <0.01)。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逍遥散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浸润,促进肝细胞再生。结论 逍遥散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胶原纤维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细胞再生,加快肝细胞修复。
    2  冰片与苯扎氯铵合用对红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效应
    廖南英 伍海涛 梁小雯 刘启德 宓穗卿 王宁生
    2014, 25(3):245-249.
    [摘要](1302) [HTML](0) [PDF 1.78 M](2878)
    摘要:
    目的 考察冰片与苯扎氯铵合用对红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方法 实验分为溶剂对照组、冰片组、苯扎氯铵组、冰片+苯扎氯铵组,分别测定各组红细胞半数溶血浓度(HC50)和角膜上皮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等辐射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判断联合作用类型和趋势,并观察二者合用对眼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苯扎氯铵对红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加入冰片后能降低其HC50和IC50值。结论 冰片与苯扎氯铵对红细胞的溶血效应表现为协同作用,冰片能增强苯扎氯铵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受损一定程度内的细胞可恢复。
    3  温阳活血方有效部位促进分化抑制因子1表达及抑制内皮细胞自噬性死亡的研究
    白 晔 李 菲 黄凤媛 邓柏杨 李熙灿 陈东风 黎 晖 邓汝东 周健洪
    2014, 25(3):249-254.
    [摘要](834) [HTML](0) [PDF 788.91 K](3056)
    摘要:
    目的 探讨温阳活血方对自噬损伤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对凋亡相关因子Activate Caspase-3、自噬相关蛋白泛素结合蛋白P62以及分化抑制因子1(ID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温阳活血方不同极性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作用于过氧化氢诱导的自噬性损伤内皮细胞模型,应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观察内皮细胞的活性,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S-MS)分析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Western blot法检测有效部位对Activate Caspase-3、P62、ID1表达的影响。结果 温阳活血方石油醚部位可提高内皮细胞活性;GS-MS检测发现石油醚部位主要成分有4-(4-羟基-3-甲氧基苯基)-2-丁酮、3-丁烯基苯酞、Z-藁本内酯、E-藁本内酯、2,10-冰片二醇、Z,Z-9,12-亚油酸、6-姜酚、8-姜酚等;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石油醚部位能上调ID1、P62的表达,抑制Activate Caspase-3的表达。结论 石油醚部位是温阳活血方对抗内皮细胞自噬性死亡的活性部位,其通过降低内皮细胞内Activate Caspase-3的表达,提高P62和ID1的表达,以对抗内皮细胞的自噬性死亡。
    4  白头翁总皂苷碱水解产物的抗胶质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彭翠平 许琼明 张 天 李笑然 杨世林 周 英 刘艳丽
    2014, 25(3):254-259.
    [摘要](878) [HTML](0) [PDF 2.52 M](2253)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头翁总皂苷碱水解产物(PAHS)的抗胶质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和集落形成率,同时采用Giemsa染色观察PAHS对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hoechest33342染色观察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251凋亡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PAHS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抑制U251细胞集落的形成;PAHS(6.25,9.375,12.5 μg·mL-1)可以诱导U251细胞凋亡,抑制率分别为(6.00±2.05) %、(46.19±0.24) %、(78.26±2.10) %。PAHS可以上调Caspase-3、Bcl-2等蛋白的表达。结论 PAHS具有良好的抗胶质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5  复方虎杖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
    李 波 李雄英 吕圭源 苏 洁 赵 岩 胡 秀 楼锦英 陈素红
    2014, 25(3):260-264.
    [摘要](1476) [HTML](0) [PDF 651.13 K](2816)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虎杖提取物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体质量、血脂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灌胃给予复方虎杖提取物低、中、高剂量(4,8,12 g·kg-1),连续8周。分别于给药第2,4,6,8周取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虎杖提取物灌胃给予大鼠4周后即出现明显降血脂作用,除低剂量组AI外,其余各剂量组TC、TG、LDL-c及AI明显降低(P <0.01,P <0.05)。给药8周,低剂量组TC、LDL-c及AI明显降低(P <0.01);中剂量组血清TC、LDL-c及AI明显降低(P <0.01,P <0.05),HDL-c明显升高(P <0.05);高剂量组AI明显降低(P <0.01),HDL-c明显升高(P <0.05)。结论 复方虎杖提取物4,8,12 g·kg-1 3个剂量组均可以改善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清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且高、中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
    6  龟板联合β-细辛醚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张 升 桂雪虹 黄丽平 邓敏贞 李 翎 方永奇
    2014, 25(3):264-268.
    [摘要](1297) [HTML](0) [PDF 1.30 M](2853)
    摘要:
    目的 研究龟板联合石菖蒲有效成分β-细辛醚对6-OHDA诱导的SD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大鼠自主活动度和滚轴实验研究动物的行为学,以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并观察纹状体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含量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 模型组自主活动次数、滚轴运动能力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多巴胺能神经元中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纹状体内的α-sy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龟板联合β-细辛醚给药后能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增加TH阳性细胞数,降低纹状体内α-syn蛋白水平。结论 龟板联合β-细辛醚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对抗模型组大鼠PD模型中的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α-syn蛋白水平有关。
    7  小檗碱对LPS、IL-4诱导的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10的影响
    吴阳阳 董 燕 易 浪 王 青
    2014, 25(3):268-271.
    [摘要](1875) [HTML](0) [PDF 813.05 K](5201)
    摘要:
    目的 观察小檗碱(Berberine,Ber)对脂多糖(LPS)以及白介素-4(IL-4)诱导的RAW264.7细胞株分泌炎症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炎因子白介素(IL-10)的影响,初步探讨Ber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MTT)法测定小檗碱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下的小檗碱浓度作为干预剂量;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檗碱对LPS以及IL-4不同诱导状态下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10的影响。结果 小檗碱对RAW264.7细胞的IC50在400~800 μmol·L-1之间。LPS作用下RAW264.7细胞促炎因子TNF-α分泌量明显升高,Ber(剂量分别为5,10,20 μmol·L-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剂量依赖关系(均P<0.01);而LPS刺激下细胞IL-10分泌量也明显升高(P<0.05),而Ber仅在20 μmol·L-1剂量下表现抑制作用。在IL-4作用下,RAW264.7细胞抗炎因子IL-10分泌量明显升高,Ber(剂量分别为5,10,20 μmol·L-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均P<0.01);IL-4作用下TNF-α分泌量明显降低(P<0.05),Ber对TNF-α分泌量的影响无剂量依赖性。结论 Ber对LPS刺激下促炎因子TNF-α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对IL-4诱导下IL-10分泌量的升高也有抑制作用,提示Ber在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有调节作用。
    8  通络醒脑泡腾片对拟痴呆小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影响
    张荫杰 巨少华 胡 勇 任香怡 徐世军
    2014, 25(3):272-276.
    [摘要](1011) [HTML](0) [PDF 719.65 K](2580)
    摘要:
    目的 考察通络醒脑泡腾片对东莨菪碱致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东莨菪碱致拟痴呆小鼠模型,采用避暗法和Morris水迷宫考察通络醒脑泡腾片对小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Ach)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AchE含量,考察通络醒脑泡腾片对小鼠模型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 避暗测定结果显示通络醒脑泡腾片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并显著减少错误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通络醒脑泡腾片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定向航行测试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测试的第三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延长有效区停留时间,增加经过平台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脑组织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测定结果显示,模型组Ach含量显著降低,ChAT酶活性显著降低,AchE活性显著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络醒脑泡腾片高、中、低剂量组Ach活性差异以及中剂量组ChAT活性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络醒脑泡腾片AchE活性有一定的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醒脑泡腾片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拟痴呆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提高模型小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促进乙酰胆碱的合成有关。
    9  益气温阳活血法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变的影响
    王陵军 冼绍祥 高梦夕 孙敬和 陈 洁
    2014, 25(3):276-279.
    [摘要](1246) [HTML](0) [PDF 827.73 K](2377)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法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变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心阳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开腹后不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其余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力衰竭模型,心阳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心阳片140,281, 562 mg·kg-1,连续2周。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在CaCl2作用15 min后,540 nm吸光值的变化值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MPT)转变。通过萤光素-萤光素酶的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心阳片低、中、高剂量组LVEF和LVFS较模型组均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心肌细胞MPT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而心阳片中、高剂量组MPT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模型组心肌细胞AT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而心阳片低、中、高剂量组ATP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益气温阳活血法代表方心阳片具有抑制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变,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10  蟾酥逆转人白血病K562/DOX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王珏莲 古学奎 刘安平 陈志雄 蓝 海
    2014, 25(3):280-283.
    [摘要](860) [HTML](0) [PDF 760.32 K](2603)
    摘要:
    目的 探讨传统中药蟾酥逆转人白血病K562/DOX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作用。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蟾酥含药血清,以MTT法分别检测蟾酥含药血清联合柔红霉素,或单用蟾酥含药血清处理后,不同时段作用于K562/DOX细胞的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蟾酥含药血清对K562/DOX细胞的Bcl-2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蟾酥对K562/DOX细胞均有抑制作用;蟾酥组Bcl-2 mRNA表达降低。结论 蟾酥可能通过下调MDR1表达水平进而逆转K562/DOX细胞的耐药性。
    11  鼠尾草酸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增强其对5-氟脲嘧啶敏感性的研究
    江红娟 金闺秀 叶 强
    2014, 25(3):283-287.
    [摘要](822) [HTML](0) [PDF 1.38 M](2809)
    摘要:
    目的 研究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增强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5-FU)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结晶紫染色法检测CA对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和MTT法检测CA和5-FU联合使用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和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β-catenin荧光素酶报告基因(TOP-Flash)检测CA作用后SW480细胞内β-catenin活性改变。不同浓度CA处理SW480后,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RT-PCR法检测其下游基因Cyclin D1和P-gp(P-glycoprotein)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C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CA能够增强5-FU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和细胞活力的影响。CA处理后细胞内β-catenin转录活性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结果显示CA下调了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及下游基因Cyclin D1和P-gp mRNA表达。结论 CA能够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增强5-FU的抗肿瘤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β-catenin活性并下调其下游基因Cyclin D1和P-gp表达有关。
    12  橘荔散结丸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
    王占利 李坤寅 王占利,李坤寅,王 帅
    2014, 25(3):288-291.
    [摘要](812) [HTML](0) [PDF 824.63 K](2352)
    摘要:
    目的 观察橘荔散结丸对子宫肌瘤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和对血液流变学及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子宫肌瘤的大鼠模型,观察橘荔散结丸对模型大鼠子宫系数、卵巢系数、子宫平滑肌厚度及全血黏度、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橘荔散结丸各治疗组大鼠子宫系数、子宫平滑肌厚度显著下降,卵巢系数上升(P <0.01,P <0.05),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升高,血浆黏度下降(P <0.05);血清TNF-α水平明显下降(P <0.05),血清IL-6水平上升(P <0.01)。结论 橘荔散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缩小瘤体的作用。
    13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高凤华 白 静 胡 雷 吕 华
    2014, 25(3):291-294.
    [摘要](926) [HTML](0) [PDF 838.41 K](2462)
    摘要:
    目的 观察荞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TFBFL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麝香保心丸组(50 mg·kg-1)。模型复制后24 h各组灌胃给药,连续2周。比色法及ELISA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TFBFL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缩小以及血清CK、LDH水平均降低(P <0.05,P <0.01);血清SOD、GSH-Px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 <0.05,P <0.01);IL-6、TNF-α水平降低,IL-10升高(P <0.05,P <0.01);NO、eNOS水平升高(P <0.05,P <0.01)。结论 TFBFL对心肌梗死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FBFL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相关。
    14  寿胎丸对去势大鼠雌激素水平及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吴成林 陈京萍 程菊芬 梁 朗 朱淑惠
    2014, 25(3):295-298.
    [摘要](900) [HTML](0) [PDF 889.72 K](2324)
    摘要:
    目的 观察寿胎丸对去势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和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8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建立去势模型(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灌胃剂量分别为26.8,13.4,6.7 g·kg-1的药液,阳性对照药戊酸雌二醇组灌胃剂量为0.104 mg·kg-1的药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静脉血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获取右侧胫骨标本测定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水平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戊酸雌二醇组血清E2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 <0.05);寿胎丸高、中剂量组及戊酸雌二醇组血清E2水平与寿胎丸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在骨矿化沉积率无明显变化(P \> 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密度、骨表面骨形成率、骨体积骨形成率升高,骨小梁分离度及破骨细胞数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E2水平与骨形态计量学中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密度骨小梁分离度、骨表面骨形成率、骨体积骨形成率、破骨细胞数明显相关(P <0.05)。结论 雌激素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骨组织的微观结构改变密切相关。寿胎丸中、高剂量可提高血清E2水平,改善骨组织微观结构、抑制骨结构退化、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15  保心康与常规药物合用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心肌ATP酶活性的影响
    洪永敦 叶子青 苏一飞 李小兵 赵 静 傅思莹
    2014, 25(3):299-302.
    [摘要](1331) [HTML](0) [PDF 896.91 K](2358)
    摘要:
    目的 观察保心康与常规药物疗法合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的心功能及心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保心康组、常规疗法组、常规疗法+保心康组、常规疗法+曲美他嗪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CHF大鼠模型。用保心康(1020 mg·kg-1)联合常规疗法(美托洛尔10 mg·kg-1、卡托普利5 mg·kg-1、地高辛0.0225 mg·kg-1)治疗6周,以心脏彩超测定大鼠心功能,并检测心肌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保心康对CHF大鼠心脏增大有一定的制抑作用(P<0.01,P<0.05),并提高Ca2+-Mg2+-ATP酶的活性(P<0.05)。保心康与常规药物联用在抑制心脏增大、减慢心率、保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方面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P<0.01,P<0.05);心肌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保心康对CHF大鼠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保心康联用常规药物对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保心康对CHF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提高Ca2+-Mg2+-ATP酶活性有关。
    16  肿节风总黄酮促进巨核细胞增殖的效应动力学研究
    尚广彬 汤喜兰 廖清花 姜 丽 彭文虎 张启云 徐国良
    2014, 25(3):303-306.
    [摘要](923) [HTML](0) [PDF 960.20 K](2437)
    摘要:
    目的 探讨肿节风总黄酮对体外培养巨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效应动力学。方法 肿节风总黄酮(0.39 g·kg-1)单次灌胃给予正常SD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制备含药血浆。采用兔抗大鼠血小板相关抗体建立大鼠骨髓巨核细胞增殖障碍模型,并将不同时间点的含药血浆作用于该模型,以巨核细胞数、细胞上清液中血小板生成素(TPO)、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为效应指标,绘制时间-效应动力学曲线,计算相关动力学参数。结果 肿节风总黄酮含药血浆可以显著提升巨核细胞数,肿节风总黄酮对巨核细胞数、上清液中TPO及TGF-β1的效应半衰期分别为:495.52,665.13和537.46 min,达峰时间分别为:60,90和40 min,平均驻留时间分别为:224.60,242.37和231.10 min,其中巨核细胞数与TPO含量的效应曲线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时间上稍有滞后现象。结论 肿节风总黄酮含药血浆可显著促进大鼠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培养体系中TPO的浓度密切相关。
    17  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瞿叶清 祁 艳 钱丽萍 陈 军 林爱华 蔡宝昌
    2014, 25(3):307-310.
    [摘要](930) [HTML](0) [PDF 990.10 K](2376)
    摘要:
    目的 考察马钱子碱的体内分布特征。方法 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组织和血浆中马钱子碱浓度的方法。大鼠静脉注射马钱子碱5 mg·kg-1,测定不同时间点(5,20,60,120,180 min)马钱子碱在组织和血浆中的浓度。结果 马钱子碱在肾组织中分布最多(22 %),其次是脾(18 %)、小肠(16 %),在性腺中亦有一定分布(11 %),在脑中的分布最少(1 %)。结论 马钱子碱具有很高的组织亲和性,而且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较大,肾组织浓度最高,提示肾脏很可能是其主要的排泄途径;脾组织浓度也较高,可能与马钱子碱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有关;在性腺中亦有一定分布。
    18  齐墩果酸纳米粒在小鼠体内分布及靶向性研究
    王 婴 辛俊伟 王 岩
    2014, 25(3):311-314.
    [摘要](1014) [HTML](0) [PDF 1.39 M](2523)
    摘要:
    目的 研究齐墩果酸纳米粒(OA-NP)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靶向性。方法 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OA-NP,经小鼠尾静脉给药,采用HPLC内标法检测齐墩果酸(OA)在小鼠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与OA溶液对照组进行比较,以峰浓度比(Ce)和相对摄取率(Re)评价其靶向性。结果 OA-NP组在各脏器中的浓度明显高于OA溶液对照组,其靶向性顺序依次为:肝 > 脾 > 肺 > 肾 > 心,并且肝中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他脏器。结论 OA-NP能明显改变OA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尤其具有理想的肝靶向性。
    19  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及蒽醌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
    高新开 叶家宏 曹子丰 魏 刚 林伟斌 吴小莉
    2014, 25(3):315-318.
    [摘要](941) [HTML](0) [PDF 1.16 M](2677)
    摘要:
    目的 建立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和蒽醌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ZOBAX SB Aq(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 %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35,280 nm;柱温为30 ℃;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标示出巴戟天环烯醚萜苷类和蒽醌类成分指纹图谱具有8个和7个共有峰。结论 市售巴戟天药材质量较稳定,本研究为巴戟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依据。
    20  丹蒌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吴学芹 董 娟 付爱珍 吴红华 王 萌 李 宁 张 鹏
    2014, 25(3):319-322.
    [摘要](1068) [HTML](0) [PDF 1.53 M](2458)
    摘要:
    目的 建立丹蒌片HPLC指纹图谱,为丹蒌片质量控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检测波长,色谱柱及流动相的选择,确定丹蒌片指纹图谱最佳检测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了12批次丹蒌片样品,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实验共标定15个共有峰,12批丹蒌片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但不同批次的指纹图谱略有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丹蒌片的质量控制。
    21  石菖蒲去油水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陈小露 袁德俊 赵小宁 吴雪茹 吴启端
    2014, 25(3):323-326.
    [摘要](1090) [HTML](0) [PDF 1.24 M](2916)
    摘要:
    目的 用HPLC法建立石菖蒲去油水煎液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水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结果 初步建立了石菖蒲去油水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4个共有峰;17批样品相似度较好。结论 所建立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为石菖蒲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2  HPLC法测定篦齿虎耳草及其近缘品种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成 磊 蒋 伟 杜小浪 慕泽泾 钟国跃
    2014, 25(3):327-330.
    [摘要](1115) [HTML](0) [PDF 1.11 M](2637)
    摘要:
    目的 建立常用藏药“松蒂”药材主流品种篦齿虎耳草Saxifraga umbellulata var. pectinata(Marquand et Shaw)J. T. Pan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松蒂”药材相关基源植物共计15个样品,涉及虎耳草属8个种及变种中金丝桃苷含量,评价其药用合理性。比较高原藏区虎耳草品种和低海拔地区虎耳草品种中金丝桃苷含量,探讨高原藏区虎耳草品种和低海拔地区虎耳草品种的药用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methyst-C18-P(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 %磷酸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柱温35 ℃,在360 nm波长处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 3个篦齿虎耳草样品中金丝桃苷含量为0.02 %~0.03 %;其他品种虎耳草内均含有金丝桃苷,10个高原藏区样品中含量为0.02 %~0.86 %;2个低海拔地区样品含量分别为0.001 %和0.002 %。结论 该方法用于金丝桃苷含量测定,便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松蒂”药材的质量控制。藏区多种虎耳草属植物金丝桃苷含量不低于主流品种篦齿虎耳草的含量,作为“松蒂”药材基源植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高原藏区虎耳草品种的金丝桃苷含量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虎耳草品种的含量,一定程度上说明其药用差异的内在物质基础原因。
    23  细辛脑片溶出度的研究
    谢演晖 陈安丽 严小红
    2014, 25(3):331-334.
    [摘要](936) [HTML](0) [PDF 1.05 M](2320)
    摘要:
    目的 建立细辛脑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桨法,考察以0.3 %吐温水溶液等溶剂为溶出介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结果 0.3 %吐温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75 r·min-1,取样时间为45 min等溶出度条件可以使细辛脑有效地溶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等测定条件可以满足细辛脑片溶出度的测定。结论 该方法简便有效,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细辛脑片的溶出度检查及含量测定。
    24  丹参药材的颜色特征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王 海 严铸云 沈昱翔 何冬梅 兰 英 万德光
    2014, 25(3):333-338.
    [摘要](1025) [HTML](0) [PDF 1.10 M](2373)
    摘要:
    目的 对不同产地丹参的表面、断面、提取液的颜色及药材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运用色彩色差计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颜色色度值(L*a*b*)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测量亮度(L*)值的变异系数(RSD)为1.1 %~1.9 %,表明方法稳定可行。L*值与药材的红色程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各组RSD值均小于3 %,线性拟合程度较好。结论 丹参药材表面颜色的色度值与丹参酮类成分具有正相关性,而断面的颜色变化与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无相关性。
    25  毛细管电泳和质谱联用在线预浓缩酚酸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王文明 段 启
    2014, 25(3):338-342.
    [摘要](1263) [HTML](0) [PDF 1.07 M](2542)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高效的毛细管电泳和质谱联用(CE-MS)在线预浓缩方法,用于检测丹参样品中酚酸类化合物中4种亲水活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咖啡酸和紫草酸),并对其抗氧化活性作出评价。方法 利用CE-MS在线预浓缩技术,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90 cm × 50 μm),电压:27 kV。样品的进样压力:50 mbar,进样时间:3~300 s,毛细管温度:25 ℃。鞘液:5 mmol·L-1的乙酸氨溶液(甲醇溶解),流速:4 mL·min-1。结果 该技术灵敏度比通常的流体注射提高了30~50倍。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分析丹参药材中丹参素、丹酚酸、咖啡酸、紫草酸等酚酸类化合物,也可以用于评价丹参样品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成分。
    26  HPLC法测定天麻定眩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
    李咏梅 廖华卫
    2014, 25(3):343-345.
    [摘要](979) [HTML](0) [PDF 1.03 M](2606)
    摘要:
    目的 建立天麻定眩胶囊中天麻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Sinchrom ODS-BP(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甲醇-0.05 %磷酸溶液(1∶2∶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40℃;进样体积:10 μL。结果 天麻素在15.09~503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4 %,RSD=2.52 %(n=6)。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天麻定眩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27  茜草中大叶茜草素、羟基茜草素含量测定方法优化的实验研究
    林文华 朱喜梅 严 萍 詹若挺 潘华峰 刘翠婷 张 洁
    2014, 25(3):345-348.
    [摘要](1226) [HTML](0) [PDF 1.04 M](3215)
    摘要:
    目的 优化茜草中大叶茜草素、羟基茜草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UBEX Ecosil 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 %磷酸水(25 ∶ 50 ∶ 2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分别在19.34 ~ 161.20 μg·mL-1(r = 0.9999)和12.16 ~ 101.30 μg·mL-1(r = 0.9999)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7 %(RSD=1.91 %)和100.00 %(RSD=1.87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作为茜草中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合理制定茜草的含测方法提供参考。
    28  生附子水煎过程中双酯型乌头碱溶出的动态变化研究
    黄运东 曾 婷 张翠仙 向 俊
    2014, 25(3):349-352.
    [摘要](1206) [HTML](0) [PDF 1.06 M](3934)
    摘要:
    目的 研究生附子临床煎煮过程中双酯型乌头碱的溶出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双酯型乌头碱含量与煎煮剂量和煎煮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Technologies Athena C18-WP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 %三乙胺)-水(70∶30),流速:1.0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235 nm。结果 生附子水煎液中双酯型乌头碱水煎极不稳定,随煎煮时间的增加,乌头碱比例不断增加,4 h达到峰值。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相似,均有下降趋势,其中次乌头碱明显下降,0.5 h最高,4 h最低。结论 该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结果准确,可说明生附子临床水煎液中双酯型乌头碱的溶出动态变化规律。
    29  HPLC-ECD法测定青蒿素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
    王振华 梁家龙 曾令清 田 军 马国辉
    2014, 25(3):352-356.
    [摘要](1239) [HTML](0) [PDF 1.08 M](2941)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便捷灵敏的青蒿素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方法 均匀试验设计优化青蒿素的柱前衍生条件,采用HPLC-ECD法进行测定。结果 优化的青蒿素柱前衍生条件为:1 mL青蒿素无水乙醇溶液与4 mL氢氧化钠0.01 mol·L-1于70 ℃水浴中反应50 min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5 mL醋酸0.06 mol·L-1。青蒿素在0.0015~0.75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建立的柱前衍生HPLC-ECD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青蒿素的测定。
    30  H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柴胡皂苷b2的含量
    李娉婷 林丽蓉 林丽华 王术玲 刘树强 高晓玲
    2014, 25(3):356-359.
    [摘要](824) [HTML](0) [PDF 1.06 M](2741)
    摘要:
    目的 建立小柴胡颗粒中柴胡皂苷b2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phenomenex Luna色谱柱,以乙腈-0.2 %二乙胺(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柴胡皂苷b2线性范围 0.3632~3.6320 μg,R2=1.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 %,RSD为2.5 %。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小柴胡颗粒的质量控制。
    31  不同益生菌对莱菔子水提取液的发酵研究
    朱立俏 周洪雷 孙筱林
    2014, 25(3):359-363.
    [摘要](1025) [HTML](0) [PDF 1.07 M](2470)
    摘要:
    目的 比较莱菔子水提取液经不同益生菌及发酵条件发酵前后的变化。方法 采用反相HPLC法,比较莱菔子水提取液经短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混合菌和是否加营养发酵前后芥子碱硫氰酸盐和芥子酸的含量变化及指纹图谱。结果 发酵可使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降低,使芥子酸的含量增加,并建立了有15个共有峰的指纹图谱,且相对峰面积变化较大。结论 莱菔子水提取液经发酵后,在含量上会有较大的变化,但并未出现新的化学成分。
    32  响应曲面法优化岗梅根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赵 冉 彭敏桦 张敏敏 汪虎林 赖小平 陈建南 李 耿
    2014, 25(3):363-367.
    [摘要](888) [HTML](0) [PDF 2.08 M](2461)
    摘要:
    目的 研究岗梅根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Design Expert 8.0分析软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溶剂用量和提取次数建立4因素3水平的实验模型,并确立提取回归方程;使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00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56.33 %,溶媒用量为11倍,提取次数为2次。验证实验显示总皂苷平均转移率为71.92 %,模型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小于3 %。结论 响应曲面法能合理地优化岗梅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可为岗梅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33  糖肾宁颗粒水提取部分工艺的研究
    尚雅文 李 晶 邹大威 龚慕辛 翟永松 高彦彬
    2014, 25(3):368-372.
    [摘要](752) [HTML](0) [PDF 1.17 M](2499)
    摘要:
    目的 筛选糖肾宁颗粒的提取工艺路线并优选水提部分工艺。方法 以KK-Ay小鼠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通过比较不同提取物给药前后微量白蛋白含量变化确定提取工艺路线;水提部分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大黄酸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路线2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效果最好;优选的糖肾宁方水提部分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药效学试验确定了适宜的提取路线,优选的水提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34  过表达及定点突变缝隙连接蛋白Cx43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模型的构建
    李 玢 张广献 刘 娟 赵 青 谭宇蕙 吴映雅 易 华 杜标炎
    2014, 25(3):373-377.
    [摘要](921) [HTML](0) [PDF 2.98 M](2376)
    摘要:
    目的 构建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过表达野生型及点突变型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细胞模型,为以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为靶点的中药复方、中药单药及药物单体的研究提供可靠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方法 构建野生型Cx43、突变型Cx43G21R、突变型Cx43G138R重组荧光蛋白融合慢病毒表达质粒,用定点突变技术获得Cx43G21R和Cx43G138R突变体,对上述3种质粒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并分别包装病毒感染B16细胞,使B16细胞过表达野生型Cx43、突变型Cx43G21R、突变型Cx43G138R。Western blot检测Cx4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荧光示踪法观察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变化。结果 ①酶切及测序证明,成功构建pLVCx43-mCherry、pLVCx43-mCherryG21R、pLVCx43- mCherryG138R重组荧光蛋白融合慢病毒表达质粒。②成功感染B16细胞并筛选稳定过表达Cx43、Cx43G21R、Cx43G138R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上述细胞株Cx43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③过表达野生型Cx43后B16细胞GJIC功能较对照组增强;过表达突变型Cx43后B16细胞GJIC功能较对照组减弱。结论 过表达野生型Cx43可增强B16细胞GJIC功能,过表达突变型Cx43可抑制B16细胞GJIC功能。
    35  血小板信号转导及相关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
    黄玲芳 张二云 高 波 吴晓俊 王峥涛
    2014, 25(3):378-383.
    [摘要](1104) [HTML](0) [PDF 1.12 M](4116)
    摘要:
    阐述血小板活化过程的相关信号转导,并对临床已用和正在研发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相关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随着血小板活化信号转导通路的不断阐明,可能的治疗干预靶点也逐渐被揭示。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化学单体,针对血小板活化过程的某一个靶点进行干预,进而到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但是存在抗血小板效果不佳、出血及过敏反应等缺陷。建议针对不同途径的靶点进行药物干预,有针对性地联合用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要加强中药活性成分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为新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思路。
    36  代谢组学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黄 群 杨改红 袁金斌 杨武亮 陈海芳 严志宏
    2014, 25(3):383-388.
    [摘要](1291) [HTML](0) [PDF 1.36 M](3066)
    摘要: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生物体系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所有代谢产物变化的一门新兴技术。由于其具有与中医理论整体观类似的特点,并可根据代谢物组的图谱变化发现生物标志物,阐明中药毒性的整体效应,近几年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代谢组学在中药单味和配伍的毒理学研究以及中药毒性成分研究的进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