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6(1):30-40.
摘要:
目的 观察益肾通络方(YSTLF)对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基于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筛选益肾通络方活性成分,并探讨其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EMT作用机制。方法 (1)采用高糖
诱导 HK-2 细胞,将 HK-2 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tattic 组及 YSTLF 低(0.25 mg·mL-1)、中(0.5 mg·mL-1)、
高(1 mg·mL-1)剂量组,采用显微镜观察各组 HK-2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利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
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各组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
蛋白(N-cadherin)、纤连蛋白(FN)、波形蛋白(Vimentin)水平。(2)将293T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黄苷D
(RD) 组、银锻苷组、香橙素组、番泻苷 A 组、番泻苷 B组、(±)-甘草素组、D-果糖组、豆甾醇组、杨梅素
组、对香豆酸组、齐墩果酸组、原儿茶酸组、阿魏酸组,采用报告基因法检测各组 STAT3的相对荧光素酶活
力,并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活性成分作用于 HK-2 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进一步筛选 YSTLF 的活性成分。
(3)将 HK-2 细胞分为对照组、RD给药组(1.25、2.5、5、10、20 μmol·L-1)、银锻苷给药组(1.25、2.5、5、10、
20 μmol·L-1)、番泻苷 A 给药组(1.25、2.5、5、10、20 μmol·L-1)。通过细胞活力测定(MTT)检测活性成分 RD
对 HK-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再将 HK-2 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tattic 组、RD 给药组(1.25、2.5、5、10、
20 μmol·L-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KIM-1、NGAL mRNA水平,显 微 镜 观 察 细 胞 形 态 , 划
痕 实 验 观 察 各 组 细 胞 迁 移 能 力 , 蛋 白 免 疫 印 记 法 检 测 各 组 p-STAT3 、 E-cadherin、N-cadherin、FN、
Vimentin、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锌指结合蛋白1(ZEB1)蛋白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模 型 组 细 胞 形 态 呈 现 细 长 的 纺 锤 状 或 梭 形 , 细 胞 迁 移 率 明 显 增 加(P<0.01), E-cadherin 明显降低
(P<0.05),p-STAT3、N-cadherin、FN、Vimentin 表达升高(P<0.05,P<0.01,P<0.001);与 模 型 组 比 较 ,
Stittic 组 与 YSTLF 给 药 组 细 胞 形 态 逐 渐 呈 鹅 卵 石 样 , E-cadherin 表达增多(P<0.05), 细 胞 迁 移 率 及
p-STAT3、N-cadherin、FN、Vimentin 表达降低(P<0.01,P<0.001)。(2)293T 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
组荧光素酶活性值明显上升(P<0.001)。与模型组相比,RD组、银锻苷组、番泻苷A组、D-果糖组、杨梅素组、
对香豆酸组、齐墩果酸组、阿魏酸组荧光素酶活性值降低(P<0.05,P<0.01,P<0.001)。HK-2 细胞中,
模型组 p-STAT3 水平明显上升(P<0.01);RD 组、银锻苷组、番泻苷 A 组 p-STAT3 表达降低(P<0.01)。
(3)HK-2 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银锻苷各给药组细胞活性降低(P<0.001),番泻苷 A给药组细胞活性升高
(P<0.001),RD 各给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2 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 KIM-1、
NGAL mRNA 水平及细胞迁移率升高(P<0.001),p-STAT3、N-cadherin、FN、Vimentin、ZEB1 蛋白表达升高
(P<0.05,P<0.01),细胞形态逐渐呈鹅卵石状;与模型组相比,RD给药组(5、10、20 μmol·L-1)p-STAT3降低
(P<0.05,P<0.01,P<0.001),Stattic 组与 RD 给药组 KIM-1、 NGAL mRNA 水 平 及 细 胞 迁 移 率 下 降
(P<0.05, P<0.01, P<0.001), E-cadherin、 SOCS1、 p-STAT3、N-cadherin、FN、Vimentin、ZEB1 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P<0.001),细胞形态逐渐恢复鹅卵石状。结论 YSTLF 及其活性成分 RD 能够
改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MT,其作用机制与调节SOCS1、ZEB1蛋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