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3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枳壳理气质量标志物的有效性验证
    钟民勇,庹福临,乔日发,杨林,杨武亮,袁金斌
    2022, 33(3):281-286.
    [摘要](32) [HTML](0) [PDF 1.43 M](2518)
    摘要:
    目的验证枳壳理气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离体肠肌实验,应用BL-420N 信息 化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观察记录枳壳醇提物、水提物和Q-marker 混合溶液对正常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 收缩活动的影响。在体实验将KM 小鼠50 只随机分为5 组,即空白组、阳性药组、枳壳醇提物组、枳壳水 提物组、Q-marker 混合溶液组,分别按25 mL·kg-1 灌胃给药,连续7 d,采用炭末推进法,测定小肠推进率和 胃排空率来评价各组的药效。结果离体实验中,枳壳醇提物组、枳壳水提物组和Q-marker 混合溶液组在 累积给药体积为50 μL和150 μL 时,对正常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均呈现促进作用,而在累积给药体 积350 μL 时,则呈现抑制作用。在体实验中,枳壳醇提物组、枳壳水提物组与Q-marker 混合溶液组对正常小 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且枳壳醇提物组、枳壳水提物组与Q-marker 混合溶液 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枳壳Q-marker 混合溶液与提取物的理气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该研究确定的 15 个枳壳理气质量标志物能够整体上代表枳壳的质量属性。
    2  红景天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 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田乐,朴松兰,何艳新,潘志
    2022, 33(3):287-292.
    [摘要](53) [HTML](0) [PDF 2.13 M](2288)
    摘要:
    目的探讨红景天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HFLS-RA)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9.45 mg·kg-1)及红景天低、中、高剂量 组(1.05、2.1、4.2 g·kg-1)大鼠含药血清;体外培养HFLS-RA,以20 ng·mL-1 TNF-α 及10%不同组含药血清对 HFLS-RA 进行干预。采用MTT 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HFLS-RA 细胞的增殖作用;ELISA 法检测细胞上清液 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 PCR 法检测细胞中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叉头样转录因 子3(Foxp3)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中ROR-γt、Stat3、Foxp3 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培养HFLS-RA 24、48 h 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升高(P<0.01),ROR-γt、Stat3 mRNA 及蛋白表达上调 (P<0.01),IL-6、IL-17 水平升高(P<0.01),Foxp3 mRNA 及蛋白表达下调(P<0.01),TGF-β、IL-10 水平降 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各剂量组HFLS-RA 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1),ROR-γt、Stat3 mRNA 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P<0.01),IL-6、IL-17 水平降低(P<0.01),Foxp3 mRNA 及蛋白表达上调 (P<0.01),TGF-β、IL-10 水平升高(P<0.01)。结论红景天含药血清可抑制TNF-α 诱导的HFLS-RA 细胞 的异常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OR-γt、Stat3 表达及上调Foxp3 表达有关。
    3  四神丸挥发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滤泡辅助性T 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
    王梦雪,蒋青青,黄佳琦,刘端勇,黄小英,赵海梅
    2022, 33(3):293-299.
    [摘要](48) [HTML](0) [PDF 12.07 M](2175)
    摘要:
    目的探讨四神丸挥发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滤泡辅助性T 细胞(Tfh)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 BABL/c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挥发油组(27.71 μL·kg-1)、二神丸挥发油组(19.45 μL·kg-1)、五 味子散挥发油组(8.26 μL·kg-1)、美沙拉嗪组(300 mg·kg-1),每组10 只。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 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以自由饮水的方式持续造模7 d;自饮用DSS 第1 天起,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每 日1 次,连续10 d。每日称小鼠体质量,观察其一般症状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测定小鼠结肠长 度、质量及结肠质量指数、单位长度结肠质量;采用HE 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外周血Tfh1、Tfh9、Tfh10、Tfh17、Tfh21 及Tfr 细胞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挥发油组及五味子散 挥发油组的小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DAI 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1),结肠 质量、结肠质量指数及单位长度结肠质量明显降低(P<0.05,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Tfh1、 Tfh9、Tfh17、Tfh21 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Tfh10、Tfr 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结论四神丸挥 发油能够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症状,修复结肠黏膜损伤,可能与其调控Tfh 细胞亚群间的平衡有关。
    4  复方丹参片通过调控TGF-β1/Smad 通路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对肾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明昊,高一盈,赵盈盈,赵丹萍,徐一凡,于凌爽,姚文佳,刘丹丹,王灿
    2022, 33(3):300-306.
    [摘要](34) [HTML](0) [PDF 12.22 M](2232)
    摘要:
    目的基于TGF-β1/Smad 通路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探讨复方丹参片对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 关机制。方法采用灌胃腺嘌呤(250 mg·kg-1)的方式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氯沙坦组(0.09 g·kg-1)及复方丹参低(0.3 g·kg-1)、高(0.6 g·kg-1)剂量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剂量灌胃给 药,每日1 次,连续干预4 周。检测大鼠血清Cr、BUN 水平;采用HE 及Masson 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 态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Smad7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肾脏组织中MMP-2、MMP-9、TIMP-1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 鼠血清Cr、BUN 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脏出现明显纤维化病变;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 TIMP-1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7、MMP-2、MMP-9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 型组比较,低、高剂量复方丹参片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Cr、BUN 水平(P<0.05);明显改善肾脏纤维化病 变;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TIMP-1 蛋白表达水平(P<0.05),升高Smad7、MMP-2、 MMP-9 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 通路及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 水平来实现对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5  基于TLR-4/NF-κB 信号通路探讨苍附导痰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治疗作用
    吴晓贞,何嘉仑,曾蕾,邓高丕
    2022, 33(3):307-312.
    [摘要](88) [HTML](0) [PDF 18.42 M](2234)
    摘要:
    目的基于TLR-4/NF-κB 信号通路探讨苍附导痰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影响。 方法将50 只SD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中药(苍附导痰汤)低、中、高剂量组(3.12、6.24、 12.48 g·kg-1)。采用Poresky 造模法联合高脂饮食建立痰湿型PCOS 病证结合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相应剂 量的苍附导痰汤灌胃给药,每日1 次,连续28 d。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进行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学 观察;采用ELISA 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 水平;采用qRT-PCR 法检测卵巢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Toll 样受体4(TLR-4)、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mRNA 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结果与空 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的成熟卵泡数和黄体数明显减少(P<0.05);血清IL-6、TNF-α 和CRP 水平明显 升高(P<0.05);卵巢组织中NF-κB、TLR-4 及ox-LDL mRNA 表达及HMGB1 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卵巢的成熟卵泡数、黄体数均明显增加(P<0.05);大鼠血清 IL-6、TNF-α、CRP 水平明显下降(P<0.05);卵巢组织中NF-κB、ox-LDL、TLR-4 mRNA 表达及HMGB1 蛋 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苍附导痰汤可能通过下调HMGB1 的表达,抑制TLR-4/NF-κB 信号通 路,进而减少IL-6、TNF-α、CRP 等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发挥对PCOS 的治疗作用。
    6  黄秋葵粗多糖对脾虚便秘模型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何宝佳,魏蔚,张艳华,尹良辰,张会宁,年四辉
    2022, 33(3):313-318.
    [摘要](63) [HTML](0) [PDF 3.36 M](2307)
    摘要:
    目的探讨黄秋葵粗多糖对脾虚便秘模型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 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 组、模型组、麻仁丸组(0.8 g·kg-1)及黄秋葵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0.4、0.8、1.6 g·kg-1)。采用灌胃番泻叶 水煎液(每日0.8 mL)结合限制饮食饮水、饥饱失常的方法复制脾虚便秘模型小鼠。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灌 胃给药(15 mL·kg-1)7 d,每日观察小鼠状态。进行小鼠排便功能实验;测定血清中D-木糖含量;计算小肠墨 汁推进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肠组织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结果与 模型组比较,黄秋葵粗多糖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首便时间显著缩短(P<0.01),6 h 内排便数量、粪便质量及含 水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墨汁推进长度、墨汁推进率及血清D-木糖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 P<0.01);c-kit 阳性细胞像素面积比值和H-score 评分明显升高(P<0.01),VIP 阳性细胞像素面积比值和 H-score 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秋葵粗多糖对脾虚便秘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上调肠道组织中 的c-kit 表达水平及下调VIP 表达水平有关。
    7  蒿甲醚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改善阿霉素诱导小鼠心肌损伤的作用研究
    廖奕娇,程馨缘,易铁钢
    2022, 33(3):319-324.
    [摘要](53) [HTML](0) [PDF 5.85 M](2212)
    摘要: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阿霉素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BALB/c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 组、模型组、蒿甲醚组(3 g·kg-1),每组6 只。采用阿霉素诱导心肌损伤小鼠模型。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及心 脏质量;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脏组织 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 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超氧化物 歧化酶2(SOD2)、过氧化氢酶(Catalas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心脏质 量均明显下降(P<0.05,P<0.01);LDH 水平明显上升(P<0.05),CK 水平有升高趋势(P>0.05);心肌纤维 排列紊乱、断裂,心肌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小鼠心脏组织中的SOD1、SOD2 及Catalase 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 (P<0.05)。与模型组比较,蒿甲醚组小鼠的体质量、心脏质量均有所升高(P>0.05);LDH、CK 水平均有降 低(P>0.05);心肌细胞排列较均匀,核固缩和空泡变性明显减少;心脏组织中的SOD1、SOD2 及Catalase 蛋 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蒿甲醚对阿霉素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 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OD1、SOD2、Catalase 蛋白表达,调节氧化应激相关。
    8  粉防己碱通过调控SOCE 通路对L-精氨酸诱发的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防治作用
    段丽芳,王萍,范建伟,许小凡,张红
    2022, 33(3):325-332.
    [摘要](57) [HTML](0) [PDF 10.55 M](2233)
    摘要: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L-精氨酸(L-arginine)诱发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胰腺 组织钙库操纵的Ca2+通道(SOCE)的关键效应蛋白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及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 (ORAI1)表达的影响,探讨粉防己碱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40 只随机分为 4 组: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粉防己碱高剂量组及粉防己碱低剂量组,每组10 只。除对照组外, 其余小鼠均给予腹腔注射20% L-精氨酸复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3.5 g·kg-1,共2 次,间隔1 h),在模型复 制4 h 后粉防己碱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粉防己碱高、低剂量治疗(120、60 mg·kg-1,每日2 次,共3 d)。于模 型复制72 h 后麻醉动物,收集血清,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完整摘取小鼠胰腺及肺组织,胰腺称质量并计算 胰腺脏体比;HE 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胰腺及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胰腺组织STIM1 及ORAI1 的 阳染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胰腺组织STIM1 及ORAI1 蛋白的表达;RT-qPCR 法检测胰腺组织STIM1 及 ORAI1 mRNA 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小鼠血清淀粉酶及胰腺脏体比均明显增 加(P<0.01);胰腺组织出现明显水肿,腺泡细胞大面积坏死伴胰腺间质出血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可 见肺泡间隔明显水肿、增宽,并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充血;胰腺组织STIM1 及ORAI1 的蛋白和mRNA 表达 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比较,粉防己碱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清淀粉酶及胰腺脏 体比明显降低,胰腺及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胰腺组织水肿、出血及坏死程度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 胰腺组织STIM1 及ORAI1 的蛋白和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 组织SOCE 信号通路活化,参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程进展;粉防己碱可通过抑制SOCE 信号通路活化,进而 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损伤程度。
    9  基于miRNA 微阵列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机制
    陈博威,徐雅倩,唐荣梅,易健,刘柏炎
    2022, 33(3):333-341.
    [摘要](49) [HTML](0) [PDF 6.37 M](2343)
    摘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后神经血管 单元(NVU)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5 g·kg-1)及丁苯酞组 (54 mg·kg-1),灌胃给药。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复制脑缺血模型。灌胃给药7 d 后, 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损伤,HE 染色评估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神经血管单元相关 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miRNA 微 阵列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差 异miRNAs 靶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验证微阵列芯片结果。结果与 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缺血侧神经元排列不规整,细胞间隙增宽,细 胞核固缩;缺血侧脑组织中MAP2 及VWF 的表达降低(P<0.01),GFAP 表达上升(P<0.01);共有82 个差异 表达的miRNAs(FC≥1.5 且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缺血 侧神经元排列相对规整,细胞间隙减小,核仁较清晰;缺血侧脑组织MAP2 及VWF 的表达上升(P<0.01), GFAP 表达下降(P<0.01);并有9 个差异表达的miRNAs(FC≥1.5 且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核心 miRNAs 可能主要通过IL-17 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及Hippo 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与对照组比 较,qRT-PCR 检测发现模型组中rno-miR-532-5p、rno-miR-338-3p 及rno-miR-412-5p 表达下调(P<0.01 , P<0.05),rno-miR-211-3p 及rno-miR-494-3p 表达上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 rno-miR-532-5p、rno-miR-338-3p 及rno-miR-412-5p 表达上调(P<0.01,P<0.05),rno-miR-211-3p 及 rno-miR-494-3p 表达下调(P<0.01),与微阵列芯片结果趋势一致。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影响脑缺血大 鼠的miRNA 表达谱,保护神经血管单元,发挥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10  基于BDNF 通路探讨樱桃叶水煎液对CUMS 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王超楠,江川,王华,李敬涵,李欣燕,高永刚
    2022, 33(3):342-348.
    [摘要](37) [HTML](0) [PDF 1.35 M](2333)
    摘要:
    目的探讨樱桃叶水煎液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UMS 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2 mg·kg-1)以及樱桃叶 水煎液低、中、高剂量组(1.8、2.7、3.6 g·kg-1)。复制CUMS 模型,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好 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Western Blot 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Ras 相关C3 肉毒杆菌毒 素底物1(Rac1)、LIM 激酶1(LIMK1)、丝切蛋白(cofilin)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CUMS 模型组 大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增加(P<0.01),糖水偏好系数下降(P<0.01);血清ACTH 水平上调 (P<0.01);海马组织BDNF、TrkB、Rac1、LIMK1、cofilin 蛋白表达降低(P<0.01)。②与CUMS 模型组比 较,樱桃叶水煎液干预后大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减少(P<0.05,P<0.01),而糖水偏好系数 上升(P<0.01);血清ACTH 水平下降(P<0.01);海马组织BDNF、TrkB、Rac1、LIMK1、cofilin 蛋白表达增 强(P<0.05,P<0.01)。结论樱桃叶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DNF/TrkB 及其下游 的Rac1/LIMK1/cofilin 信号通路有关。
    11  炮天雄多糖硫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邱昆成,卢仲禹,张忠德,刘云涛,朱伟
    2022, 33(3):349-355.
    [摘要](5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目的制备岭南炮天雄多糖(PTXP)硫酸酯化衍生物,评价其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方法 使用三氧化硫-吡啶法制备炮天雄多糖硫酸酯衍生物,用红外光谱测定炮天雄多糖硫酸酯衍生物的结构,用氯 化钡-明胶比浊法测定硫酸基的取代度(DS),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检测炮天雄多糖硫酸酯衍生物的抗氧化能 力,用CCK-8 法检测炮天雄多糖硫酸酯衍生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HepG2 肝癌细胞增殖实 验探究炮天雄多糖硫酸酯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炮天雄多糖的硫酸基取代度随着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用 量增加而增加。红外光谱检测发现1 220 cm-1 与810 cm-1 附近分别出现S=O 与C-O-S 的吸收峰,说明炮天雄 多糖分子上已经成功引入硫酸基团。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说明炮天雄多糖的硫酸酯衍生物有清除DPPH 和 ABTS 自由基能力(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说明炮天雄多糖硫酸酯衍生物的炮天雄多糖-S2 (PTXP-S2)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P<0.01,P<0.001)。抗肿瘤细胞增殖实验则说明PTXP-S2 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P<0.05,P<0.01,P<0.001)。结论炮天雄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有一定的抗氧化与 免疫调节活性,但抗肿瘤活性不明显。
    12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益气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
    詹少锋,谢铱子,黄秀芳,庄轰发,郑文江,杨柳柳,刘小虹
    2022, 33(3):356-364.
    [摘要](63) [HTML](0) [PDF 7.95 M](2519)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探究益气化痰方(黄芪、甘草、党参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 数据库、GEO 数据库及OMIM 数据库获取益气化痰方治疗COPD 的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并对潜在靶 点进行PPI 网络拓扑分析;使用Cytoscape 3.7.2 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借助R 软件对潜在靶 点作KEGG 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 Vina 1.5.6 软件将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 果筛选得到154 个益气化痰方活性成分及益气化痰方治疗COPD 的潜在靶点19 个。“中药-活性成分-潜在 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网络拓扑分析得出主要的潜在靶点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α1A-肾上腺素受体 (ADRA1A)、对氧磷酶1(PON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等;GO 功能富集分析涉及过氧化氢代谢过程,活性氧生物合成过程等生物功能;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包 括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叉头盒O(FoxO)信号通路、Janus 激酶-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 路等条目;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益气化痰方主要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可形成较为稳定 的结合构象。结论益气化痰方在治疗COPD 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 应、氧化应激和气道黏液分泌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13  黄健玲经验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陈志霞
    2022, 33(3):365-371.
    [摘要](109) [HTML](0) [PDF 3.77 M](2363)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黄健玲教授经验方(消癥2 方,桂枝、丹参、党参等)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 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运用中医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消癥2 方有效成分及预测药物作用 靶点,运用GeneCards 和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数据库获取子宫肌瘤疾病基因,使用clusterProfiler 工 具进行基因本位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STRING 在线工具构建 蛋白互相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 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运用MCODE 插件筛选网络核心靶点,运用CBDOCK 对关键靶点和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消癥2 方靶点与子宫肌瘤疾病的共有靶点共52 个,构建了 “药物-成分-共有靶点”网络。共有靶点显著富集的GO 条目涉及激素、应激、细胞增殖/凋亡等相关生物过 程,富集的KEGG 信号通路有内分泌抵抗、癌症中的蛋白多糖、雌激素信号传导通路、IL-17 信号传导通路、 松弛素信号通路、p53 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凋亡、PI3K-Akt 信号通路、FoxO 信号通路、TNF 信号传导通路 等。共有靶点网络前2 位的核心靶点为ESR1 和RELA,核心子网络共5 个,均与雌激素、多种信号通路介导 的细胞周期/凋亡调控密切相关。结论消癥2 方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是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其机制 可能与调节雌激素通路及PI3K-Akt、P53、TNF 等通路介导的细胞周期、凋亡等途径密切相关。
    14  基于生信分析的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转化关键基因及防治中药筛选
    李浩然,张恩欣
    2022, 33(3):372-379.
    [摘要](150) [HTML](0) [PDF 2.89 M](2596)
    摘要:
    目的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参与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转化的关键基因,并预测具有防治作用的中药。 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下载炎症性肠病芯片GSE75214 及结 直肠癌芯片GSE44861, 使用R 软件筛选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 DEGs); 通过 STRING 11.0 数据库及Cytoscape 3.7.2 软件分析DEGs 中的关键基因;利用GraphPad Prism 9.0.2 软件分别验证 关键基因在炎症性肠病芯片GSE9452 及Oncomine 数据库结直肠癌数据集中的表达情况,最终获得参与炎症性 肠病-结直肠癌转化的关键基因。将关键基因导入医学本体信息检索数据库(Coremine Medical),筛选具有防治 作用的中药。结果共筛选出参与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转化的差异基因173 个,筛选并验证后得到9 个关键 基因,包括CD44、CXCL8、TIMP1、COL1A1、CXCL1、MMP3、PTGS2、MMP7、SERPINE1,其生物作用主 要涉及细胞外基质形成与降解、炎性反应、血栓形成。筛选得到包括黄芩、大黄、山慈菇等在内的具有防治炎 症性肠病-结直肠癌转化作用的中药共58 味。结论基于生信分析初步预测得到参与炎性肠病-结直肠癌转化 的关键基因及具有防治作用的中药,可为相关中药新药开发提供靶标及研究思路。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独活中8 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
    陈颖,杨飞燕,周喆,陈靠山,柳春燕
    2022, 33(3):380-385.
    [摘要](122) [HTML](0) [PDF 1.22 M](2293)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独活中东莨菪内酯、二氢欧山芹素、补骨脂素、花椒毒 素、香柑内酯、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和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8 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5 批独活 中8 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为独活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ntertsil ODS-SP C18 色谱柱 (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 长32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结果独活中8 种香豆素类成分均可实现较好的分离,东莨菪内酯、 二氢欧山芹素、补骨脂素、花椒毒素、香柑内酯、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和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的线性范围 分别为3.375~108.00、3.375~108.00、14.75~472.00、127.50~4 080.00、2.484~79.50、39.25~1 256.00、 4.453~142.50 和36.625~1 172.00 μg·mL- 1,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20%~ 101.74%之间,RSD 均小于3%。5 批独活样品中8 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 靠稳定、重复性较好,可用于独活中多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独活的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实验依据。
    16  翘芩清肺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的疗效观察
    里自然,刘小虹,叶焰,熊艳云,梁仕勤,高婉玲,杜鹃,詹坤鹏
    2022, 33(3):386-391.
    [摘要](48) [HTML](0) [PDF 1.21 M](2338)
    摘要:
    目的评价翘芩清肺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 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 例)和观察组(6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 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翘芩清肺剂。疗程均为10 d。评价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COPD)自我评估测试(CAT)和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评分(BCSS)]、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 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 分、痰热壅肺证积分、DECAF 评分和COPD 自我效能量表(CSE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颗粒 蛋白前体(PGRN)、白细胞介素8(IL-8)、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 平,并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AT、BCSS、mMRC 和痰热壅肺证积分均 降低(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和FEV1/FVC 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SES 评分升高(P<0.01), DECAF 评分下降(P<0.01),且观察组CSES 评分高于对照组,DECAF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 两组患者PCT、PGRN、IL-8、8-OHdG 和ADMA 水平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χ2=6.171,P<0.05)。治疗 期间没有发现服用翘芩清肺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翘芩清肺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减轻AECOPD 痰热壅 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自我效能,改善预后,并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 医常规治疗,且使用安全。
    17  解毒化瘀Ⅱ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免疫重建的影响
    石清兰,吴金玉,毛德文,柏文婕,韦华柱,黄祖鸿,莫展进
    2022, 33(3):392-397.
    [摘要](49) [HTML](0) [PDF 1.23 M](2347)
    摘要:
    目的评价解毒化瘀Ⅱ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将112 例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 解毒化瘀Ⅱ方,2 组疗程均为8 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调节性T 细胞(Treg 细胞)、辅助性T 细胞17(Th17)]和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变化,评价治疗前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 (CLIF-CACLF)评分。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T 淋巴细胞CD4+、Treg 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升高 (P<0.05),CD8+、Th17 水平和Th17/Treg 比值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CD4+、Treg 细胞水平和CD4+/ 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Th17 水平和Th17/Treg 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IL-2、 IL-17 和TGF-β1 水平降低,IL-10 水平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IL-2、IL-17 和TGF-β1 低于对照 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MELD 和CLIF-CACLF 评分均降低(P<0.01),且 治疗后观察组MELD 和CLIF-CACLF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0% (46/51),高于对照组的75.00%(39/52)(χ2=4.125,P<0.05)。结论解毒化瘀Ⅱ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调节 ACLF 患者免疫功能,促进免疫重建,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18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征稿启事
    2022, 33(3):397-397.
    [摘要](36) [HTML](0) [PDF 986.81 K](2192)
    摘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由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 年6 月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 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 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现代化 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 临床药理研究的学术交流具有引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中药新药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的重 要平台。 本刊学科影响指标、影响因子以及学科排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位居前列,并进入国内权威的核心期 刊评价系统,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 库来源期刊(CSCD) 及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收录, 还是美国《化学文摘》(CA) 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有:药效与毒理学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质量分析研究、工艺研究、方 法学研究、动物模型研究、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专家述评、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学术探讨、 综述等。 本刊为月刊,每月25 日出版。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具体的投稿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详见本刊投稿网 站:www.zyxy.com.cn。(温馨提示:本刊只接受稿件采编系统投稿,不接收纸质和Email 投稿,系统投 稿不收取审稿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19  肾病Ⅱ号方治疗IgA 肾病单纯性血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刘华熙,邓伊健,陈伟杰,徐良沃,谢钡,谢鹏辉,罗冠峰,周伟东,范立明,孙晓敏
    2022, 33(3):398-404.
    [摘要](37) [HTML](0) [PDF 1.22 M](2417)
    摘要:
    目的评价肾病Ⅱ号方治疗IgA 肾病单纯性血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随机、开放研究方法,纳 入IgA 肾病单纯性血尿患者60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基础上,对 照组给予血尿安胶囊,干预组给予肾病Ⅱ号方,干预3 周。主要疗效评价包括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 尿红细胞计数等,次要疗效评价包括肾功能、生存质量等。结果共50 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干预组的临床 总有效率为88%(22/25),对照组为96%(24/2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3,P=0.287)。与治疗前相 比,治疗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血清单 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 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干预组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 康状况、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力、健康变化等生存质量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 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肾病Ⅱ号方治疗IgA 肾病单纯性血尿的临床疗效与血尿安胶囊接近,能降低患者中医证 候积分、尿红细胞计数、D-二聚体,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血清MCP-1 和TNF-α 的水平,且具有较好的 安全性。
    20  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组方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龙远雄,徐寅,邓桂明
    2022, 33(3):405-410.
    [摘要](48) [HTML](0) [PDF 1.53 M](2326)
    摘要:
    目的以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华医典》中治疗胃脘痛方剂的组方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胃脘痛提供参 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中所有治疗胃脘痛的有效处方,利用SAS 9.3 等统计软件对药物进行因子分析与 关联规则分析,挖掘高频次药物、药对、药性与归类等,并以方测法,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处方 426 首,236 味中药,涉及中药类别17 种,其中高频药物42 味,以理气药、补虚药、温里药为主,常用药对 26 组,强关联药物组合5 个,所体现的常用治法有10 类。结论胃脘痛治疗以理气药、补虚药、温里药为 主,以调理气机、益气健脾为基本治疗原则,主要治法为调畅气机、温中散寒、调和营卫、健脾益气、活血化 瘀、化痰理气、健脾益气燥湿、清热化湿、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善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及其相互配 伍,彰显“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次以半夏、香附、陈皮相互搭配凸显“疏肝、理气、化痰” 之效, 该研究可为胃脘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21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婉沂,张英丰,周欣,曾珂琪
    2022, 33(3):411-418.
    [摘要](60) [HTML](0) [PDF 1.22 M](2775)
    摘要:
    脑缺血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给患者家庭带来沉 重的负担,属中医学的“中风”。补阳还五汤是中医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的经典名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 效。近年来,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明,其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与抗脑 水肿、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再生、抗氧化应激、抗炎、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自 噬和铁死亡、调控miRNA 和外泌体的表达等密切相关。该文对近年来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的相关机制研究进 行综述,对后续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