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2卷第1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商陆致大鼠肾损伤的基因组学研究
    徐婷婷,,,姚广涛,,金若敏,,唐黎明,,李一飞,,羊菲
    2021, 32(11):1591-1600.
    [摘要](26) [HTML](0) [PDF 5.64 M](1804)
    摘要:
    目的采用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技术探讨商陆长期给药对大鼠肾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阐释商陆致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商陆低、高剂量组(10、20 g·kg-1),灌 胃商陆水煎液(20 mL·kg-1)或等体积纯水,每天1 次,连续49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法 (IHC)检测肾组织中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核因子κB (NF-κB)表达;采用全基因组寡核苷酸生物芯片检测大鼠肾组织基因表达,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京都基因与 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验证差异基因。结果与对照组比 较,商陆高、低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 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商陆高剂量 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 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商陆高、低剂量组分别有2 560、1 923 个差异表达基因, 两组均激活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的MAP、p38 MAPK、JNK 3 条信号通路,且高剂量组 引起MAPK 通路的差异基因数是低剂量组的2 倍;商陆高剂量组还激活了Janus 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 子(JAK-STAT)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Apoptosis)信号通路。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商陆低剂量组 大鼠肾组织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的IL-1β、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GF-β1 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通过IL-1β、TGF-β1/β2 等细胞 因子激活MAPK、JAK-STAT 及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继而引起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可能是商陆致大鼠肾 损伤的机制之一。
    2  商陆致大鼠肾损伤的基因组学研究
    徐婷婷,姚广涛,金若敏,唐黎明,李一飞,羊菲
    2021, 32(11):1591-1591.
    [摘要](16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3  基于UPLC-QTOF-MS 技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大鼠湿困脾胃证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冯美期,李春苑,邹忠杰,王淑美,梁生旺,谢媛媛,龚梦鹃
    2021, 32(11):1601-1601.
    [摘要](15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4  基于UPLC-QTOF-MS 技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大鼠湿困脾胃证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冯美期,,李春苑,,邹忠杰,,王淑美,,梁生旺,,谢媛媛,,龚梦鹃
    2021, 32(11):1601-1606.
    [摘要](39) [HTML](0) [PDF 1.58 M](1735)
    摘要: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寻 找与湿困脾胃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综合物理 造模方法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大鼠体质量、体长、尾长、腹围指数与自主活动次数;利用UPLCQTOF- MS 方法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藿香正气口 服液治疗湿困脾胃证大鼠后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的体质量、体长、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01),腹围指数明显升高(P<0.001);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 分别鉴定了与湿困脾胃证相关的15、10 个血清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 9 条代谢通路。藿香正气口服液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的血清代谢表型能产生有效的干预,并使14 个潜在生 物标志物产生显著回调(P<0.05)。结论藿香正气口服液对大鼠湿困脾胃证的干预作用可能与调节磷脂代 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通路有关。
    5  APOE-TREM2 介导的蛇床子素对阿尔兹海默病体外细胞模型的抗炎机制研究
    姚丽伟,,刘梦,,陈淑云,,秦钰云,,王紫琪,,赵威
    2021, 32(11):1607-1614.
    [摘要](53) [HTML](0) [PDF 4.34 M](1862)
    摘要: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E(APOE)-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信号通路介导的蛇床子素(Osthole)对阿尔兹 海默病体外细胞模型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小胶质细胞(BV2 细胞)分为:空白组、溶剂组(0.1% DMSO)、模型组(Aβ1-42,10 μmol·L-1)、阳性药组(地塞米松,2.5 μmol·L-1)及蛇床子素高、中、低剂量组 (25、5、1 μmol·L-1)。给药组分别给予药物预保护4 h 后,再给予Aβ1-42 诱导损伤24 h,建立阿尔茨海默病 BV2 细胞模型。采用CCK-8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 法检测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 子(TNF)α 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促炎表型M1 型标志物CD16/32 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BV2 细胞培 养上清对SH-SY5Y 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BV2 细胞培养上清对SH-SY5Y 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 Western Blot、qPCR 法检测细胞中APOE、TREM2 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V2 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01),TNF-α、IL-1β 分泌量明显增加(P<0.001),CD16/32 荧光明显增强, SH-SY5Y 细胞损伤明显,SH-SY5Y 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APOE、TREM2 蛋白及mRNA 表达显著 上调(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蛇床子素组的BV2 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P<0.001), TNF-α、IL-1β 分泌量明显减少(P<0.01,P<0.001),CD16/32 荧光明显减弱,SH-SY5Y 细胞形态有所改善 且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APOE、TREM2 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5,P< 0.01,P<0.001)。结论蛇床子素对Aβ1-42 诱导的BV2 细胞的炎性反应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 调APOE、TREM2 蛋白及基因表达有关。
    6  APOE-TREM2 介导的蛇床子素对阿尔兹海默病体外细胞模型的抗炎机制研究
    姚丽伟,刘梦,陈淑云,秦钰云,王紫琪,赵威
    2021, 32(11):1607-1607.
    [摘要](15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7  熊果酸通过促进自噬保护H2O2诱导的H9C2 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王绮雯,陈志健,张旺发,王浩,李爱群
    2021, 32(11):1615-1615.
    [摘要](15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8  熊果酸通过促进自噬保护H2O2 诱导的H9C2 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王绮雯,,陈志健,,张旺发,,王浩,,李爱群
    2021, 32(11):1615-1621.
    [摘要](30) [HTML](0) [PDF 3.80 M](1788)
    摘要: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ic acid,UA)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9C2 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 作用及对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以200 μmol·L-1 H2O2 诱导24 h 建立H9C2 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 型。将H9C2 细胞随机分为6 组:正常组、溶剂组、模型组及熊果酸高、中、低剂量(10、5、2.5 μmol·L-1) 组。采用CCK-8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dU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BA 法检测丙二醛(MDA)脂质氧化水平; WST-8 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 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比值及p62 的表达水 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的存活率及EdU 阳性细胞(红色荧光)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细 胞内MDA 脂质氧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 活性明显降低(P<0.05);LC3-Ⅱ/Ⅰ蛋白表达比值明显上调 (P<0.05),p62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提高H9C2 的 细胞存活率及EdU 阳性细胞百分比(P<0.05);降低MDA 水平(P<0.05),提高SOD 活性(P<0.05);上调 LC3-Ⅱ/Ⅰ蛋白表达比值(P<0.05),下调p62 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熊果酸对H2O2 诱导的H9C2 大 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细胞自噬有关。
    9  佛手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机制的系统药理学研究
    冯丽旋,,郭鹏飞,,周丽桂,,谢清华,,张永斌,,郭学军
    2021, 32(11):1622-1631.
    [摘要](54) [HTML](0) [PDF 4.02 M](2235)
    摘要:
    目的利用系统药理学方法和体外实验探究佛手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的分子 机制。方法利用TCMSP、TCM-Mesh、ETCM 和TCMID 数据库筛选佛手散的活性成分;利用TCMSP、ETCM 和PharmMapper 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作用靶点预测。利用DisGeNet、GAD、CTD、TTD、HPO 和Orphadata 数据库筛选出AD 疾病相关靶点,并与佛手散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映射取交集,交集基因即为佛手散治疗AD 的 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 数据库构建佛手散治疗AD 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PPI) 网络;利用Cytoscape 3.6.1 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通过WebSestalt 及David 分析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 功能及KEGG 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佛手散52 个活性成分,预测得到185 个 共同靶点,最终确定31 个佛手散治疗AD 的潜在作用靶点。GO 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潜在作用靶点参与生 物调控、刺激反应、细胞间通讯等生物学过程;细胞膜、蛋白复合物、囊泡参与等细胞组分;蛋白结合、离子 结合、分子转导活性、水解酶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 富集分析得到13 条信号通路。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佛 手散对谷氨酸钠诱导损伤的PC12 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通过降低胞内Ca2+浓度和NO 含量达到降低细胞凋亡率 的效果。结论佛手散在治疗AD 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调控特点,可能与其通过豆甾醇、 Z-藁本内酯、藁本内酯、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调控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神经配体-受体交互作用通路、Ca2+ 信号通路以及cGMP-PKG 信号通路等多通路有关。
    10  佛手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机制的系统药理学研究
    冯丽旋,郭鹏飞,周丽桂,谢清华,张永斌,郭学军
    2021, 32(11):1622-1622.
    [摘要](17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11  藏荆芥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泽仁拉姆,袁瑞瑛,李鑫宇,范成德,黄山,卓玛东智,王聚乐,普珍
    2021, 32(11):1632-1632.
    [摘要](15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12  藏荆芥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泽仁拉姆,,袁瑞瑛,,,李鑫宇,,范成德,,黄山,,卓玛东智,,王聚乐,,普珍
    2021, 32(11):1632-1639.
    [摘要](59) [HTML](0) [PDF 2.41 M](1703)
    摘要:
    目的研究藏荆芥乙醇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内外炎症模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 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模型组、阳性药地塞米松(0.000 5 g·kg-1)组及藏荆芥乙醇提取物低、中、高剂 量组(0.500、1.000、2.000 g·kg-1),每组10 只。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0.001 g·kg-1)建立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腹腔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另外,通过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 RAW264.7 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将RAW264.7 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模型组及不同浓度藏荆芥乙醇提取 物组(25、50、100、200、400 μg·mL-1),检测细胞存活率以筛选给药浓度;ELISA 法检测藏荆芥乙醇提取物 对促炎因子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 的抑制作用;蛋白电泳法检 测促炎介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水平,并采用蛋白电泳法和免疫荧光法 检测细胞中NF-κB 通路相关蛋白(p65、p-IκBα、IκBα)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中,与脂多糖模型组 比,藏荆芥乙醇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小鼠腹腔中TNF-α、IL-6、IL-1β 的表达水平(P< 0.05,P<0.01)。在体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400 μg·mL-1 的藏荆芥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明 显的细胞毒性(P<0.01),而25~200 μg·mL-1 的藏荆芥乙醇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用于进 一步实验;与脂多糖模型组比,藏荆芥组NO、TNF-α、IL-6、IL-1β 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蛋白 电泳结果显示,与脂多糖模型组比,不同浓度(150、200 μg·mL-1)的藏荆芥组明显抑制p65、p-IκBα 的表达, 逆转了IκBα 的表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脂多糖模型组 比,藏荆芥乙醇提取物明显抑制了细胞核中的p65 的表达。结论藏荆芥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其作用 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 通路活化而改善体内、外炎症。
    13  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刘艳蕊,,郝蕾,,王婷婷,,王芮,,杨伟丽,,王茜
    2021, 32(11):1640-1647.
    [摘要](24) [HTML](0) [PDF 28.11 M](1643)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肝功能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含量及肝细胞色素P450 酶(cytochrome P450)CYP2D6-1、CYP3A1、CYP2E1 的基因、蛋白表达,探讨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对癌性腹水大鼠CYP450 酶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二者配伍的作用实质。方法将雄性Wistar 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炙甘草组(免煎颗粒剂)、醋甘遂组(研末)、炙甘草-醋甘遂组(草遂组)、甘遂半夏汤组。除正常组外,其 余各组腹腔注射Walker-256 肿瘤细胞株复制癌性腹水模型,连续给药14 d。实验结束后取材,用生化法检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 胆红素(DBIL)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谷氨酸脱氢酶(GLDH)、苹果酸脱氢酶(MDH1)、嘌呤核 苷磷酸化酶(PNP)、对氧磷酶(PON1)含量,HE 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色 素氧化酶CYP3A1、CYP2E1 蛋白表达,采用RT-qPCR 技术检测CYP2D6-1、CYP3A1、CYP2E1 的基因表达。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ST、ALT、TBIL、DBIL、AKP、GLDH、MDH1、PNP 水平明显升高(P< 0.05),PON1 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炙甘草组、草遂组、甘遂半夏汤组PON1 含量明显升 高(P<0.05)。RT-qPCR 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YP2D6-1、CYP3A1、CYP2E1 基因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 较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下调CYP2D6-1、CYP3A1、CYP2E1 的基因或蛋白表达 (P<0.05)。HE 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炙甘草组、草遂组及甘遂半夏汤组肝索紊乱减少,肝血窦扩张 减少。结论本实验提示醋甘遂与炙甘草只有在特定条件下,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配伍应用才能起到减毒 的作用。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基因、蛋白表达,提高PON1 含量,降低氧化应 激,起到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14  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刘艳蕊,郝蕾,王婷婷,王芮,杨伟丽,王茜
    2021, 32(11):1640-1640.
    [摘要](13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15  基于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研究黄芩苷对人肺癌A549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模型的影响
    徐梦真,许艳,李媛,陈海红,王栋,朱庆均
    2021, 32(11):1648-1648.
    [摘要](17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16  基于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研究黄芩苷对人肺癌A549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模型的影响
    徐梦真,,许艳,,李媛,,,陈海红,,王栋,,朱庆均,
    2021, 32(11):1648-1656.
    [摘要](39) [HTML](0) [PDF 15.60 M](1642)
    摘要:
    目的基于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HCS)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肺癌 A549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 细胞,用TGF-β1 诱导A549 细胞发生上 皮间质转化,设立空白对照组(TGF-β1 0 ng·mL-1)、TGF-β1 模型组(TGF-β1 5 ng·mL-1)和黄芩苷干预组 (TGF-β1 5 ng·mL-1 +黄芩苷5、10、20 μmol·L-1)。采用MTT 法检测黄芩苷对A549 细胞活性的影响;以 TGF-β1 诱导人肺癌A549 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并加入不同浓度黄芩苷干预,采用HCS 分析细胞肌动蛋白 应激纤维(F-actin)纹理强度、细胞面积、细胞圆度和细胞长度等形态学变化,以及细胞黏附能力和运动迁移能 力变化;RT-qPCR 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基因Collagen I、FN1、Vimentin 和E-cadherin 的相对表达 量。结果黄芩苷干预A549 细胞48 h 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59 μmol·L-1。HCS 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 照组比较,TGF-β1 模型组细胞形态呈间质细胞样(纺锤形)变化,F-actin 纹理强度增强(P<0.01),细胞长度 和细胞面积增大(P<0.01),细胞圆度减小(P<0.01),黏附率降低(P<0.01),迁移率和迁移速度升高(P< 0.01);与TGF-β1 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干预组细胞形态呈上皮细胞样(不规则多边形)变化,F-actin 纹理强度 减弱(P<0.05,P<0.01),细胞长度和细胞面积减小(P<0.01),细胞圆度增大(P<0.01),黏附率升高(P< 0.01),迁移率和迁移速度降低(P<0.05,P<0.01)。RT-qPCR 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 模型组 Collagen Ⅰ、FN1 和Vimentin 的mRNA 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E-cadherin 的mRNA 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1);与TGF-β1 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干预组Collagen I、FN1 和Vimentin 的mRNA 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P<0.01),E-cadherin 的mRNA 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P<0.01)。结论黄芩苷能够有效阻止 TGF-β1 诱导的人肺癌A549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进程,提示HCS 是一种多参数系统分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有 效工具。
    17  基于过敏性鼻炎免疫途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调控Toll 样受体的作用机制
    郭敏,,,,李晓东,,,黄聪琳,,王晓琳,,,顾立萍
    2021, 32(11):1657-1662.
    [摘要](48) [HTML](0) [PDF 9.27 M](1682)
    摘要:
    目的基于过敏性鼻炎(AR)免疫途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调控Toll 样受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 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5 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组及镰形棘豆总黄酮组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 外,其余4 组大鼠采用卵蛋白(OVA)制作过敏性鼻炎模型,西替利嗪组及镰形棘豆总黄酮组低、高剂量组分别 给予西替利嗪(1 mg·kg-1)、镰形棘豆总黄酮(0.47、1.87 g·kg-1,按生药计)灌胃2 周。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各实验组大鼠鼻黏膜组织变化;ELISA 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IL)-2 及IL-4 含 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鼻黏膜中TLR2、TLR4 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行为学评分增加(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黏膜纤毛及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增厚,炎性细胞浸润,TLR2、TLR4 阳性细 胞增多;血清IL-2(P>0.05)、IFN-γ 含量降低(P<0.05)、IL-4 含量升高(P<0.05);鼻黏膜TLR2、TLR4 蛋 白的表达增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 西替利嗪组(P<0.01)、镰形棘豆总黄酮低剂 量组(P<0.05)、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量组(P<0.01)行为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药物组鼻黏膜 组织结构均改善、炎性浸润减少、TLR2、TLR4 阳性细胞减少;西替利嗪组、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量组血 清INF-γ 含量升高(P<0.05)、IL-4 含量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镰形棘豆总黄酮低剂量组血清 IL-2 和INF-γ 含量升高,IL-4 含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替利嗪组、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 量组鼻黏膜TLR2、TLR4 蛋白表达减弱(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对卵清蛋白诱 导的过敏性鼻炎具有改善作用且与剂量正相关,可能是通过调节TLR2 和TLR4 蛋白表达及Th1/ Th2 平衡影响 机体免疫。
    18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银屑病关键差异基因的免疫浸润机制及相关中药预测分析
    沈乐乐,,沈浮,,孙立新,,王子加,,刘均瑜,,李静,,席建元
    2021, 32(11):1663-1674.
    [摘要](84) [HTML](0) [PDF 21.14 M](1676)
    摘要:
    目的探讨银屑病关键差异基因的免疫浸润机制及分析预测相关作用中药。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库 (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对银屑病基因探针芯片数据进行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运用R 语言及 相关安装包程序对银屑病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基因通路富集分析(KEGG);通过CIBERSORT 反卷 法对22 类免疫细胞在银屑病的含量及比例进行分析;利用COREMINE 数据库对明显富集的免疫相关的生物学 过程及核心靶基因进行中药预测。结果银屑病相关的蛋白网络互作关键靶基因涉及KIF2C、BUB1、BUB1B 等14 个靶基因,涉及中性粒细胞活化、淋巴细胞迁移、白细胞趋化性等多种免疫相关途径,与自身免疫、炎 症、心肌代谢通路密切相关。CIBERSORT 反卷积法对银屑病的免疫相关性分析中,调节性T 细胞、活化的树 突状细胞与活化的CD4+记忆性T 细胞呈正相关,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静息肥大细胞、巨噬细胞M2 呈负相 关。在总体样本中,与正常皮肤组织组相比,银屑病皮损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静息的 CD4+记忆T 细胞明显增高,而静息肥大细胞则明显减少,而在配对样本中记忆B 细胞在银屑病组织中呈现上 升趋势,而调节性T 细胞呈下降趋势。免疫相关性分析中,调节性T 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活化的CD4+ 记忆性T 细胞呈正相关,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静息肥大细胞、巨噬细胞M2 呈负相关。通过COREMINE 预 测发现,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人参、黄芪、防己与银屑病相关免疫浸润的关系最密切,且多归为肺经,功效 多与清热补虚相关。结论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CD4+记忆T 细胞、调节性T 细胞与银屑病关系密切, 银屑病相关的差异基因涉及多种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及通路,筛选出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人参、黄芪、防己 等中药可能为其潜在的分子药物来源。
    19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尿毒症性瘙痒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付宝慧,,纪越,,李静,,裴明,,杨洪涛
    2021, 32(11):1675-1684.
    [摘要](93) [HTML](0) [PDF 9.79 M](2126)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尿毒症性瘙痒(Uremic pruritus,UP)的分子作用 机制。方法通过TCMSP 数据库获取桂枝麻黄各半汤主要活性成分,在疾病靶点筛选数据库Genecards 和 OMIM 以得到尿毒症性瘙痒的相关基因,与药物活性成分作交集。采用STRING 数据库和Cytoscape 软件绘制 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借助R studio 对靶点进行GO 分析和KEGG 通路分析,通 过AutoDOCK Vina 对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桂枝麻黄各半汤中的132 种成分参与治疗尿毒症 性瘙痒,槲皮素、山柰酚、谷固醇、柚皮素和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为复方主要的活性成分。PPI 结果可见核心 靶点为IL-6、TNF、JUN、VEGFA 和MAPK8。GO 富集获得1 662 条结果,生物过程(BP)中主要富集条目为 脂多糖应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细胞对化学应力的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等。主要参与AGE-RAGE 信号 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信号通路、TNF 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分子对接结果可见靶点MAPK8 与槲皮素、谷固醇、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结合良好。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了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尿 毒症性瘙痒的分子作用机制,呈现出了相互影响、复杂关联的网络调控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20  苓桂术甘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罗力,,刘春菇,,黄钰,,张震宇,,余耀和,,许帅,,龙舒妮
    2021, 32(11):1685-1691.
    [摘要](69) [HTML](0) [PDF 3.08 M](1935)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苓桂术甘汤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 析平台(TCMSP)获取苓桂术甘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通过OMIM、DisGenet、KEGG、TTD、GAD、 Drugbank 等数据库获取IR 疾病相关靶点,并利用VennDiagram 包获得二者的交集靶点即为苓桂术甘汤治疗IR 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stoscape 3.6.0 软件及STRING 数据库分别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 苓桂术甘汤治疗IR 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网络特异性分析,最后借助topGO、 GOplot 包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阐明可能的关键靶点和关键通路。采用org.Hs.eg.db、ClusterPofiler 包对苓桂 术甘汤治疗IR 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 功能及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苓桂术甘汤120 个活性 成分、73 个潜在作用靶点。分析得到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β-谷甾醇等关键活性成分,维甲 酸X 受体α(RXRA)、雌激素α 受体(ESR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等关键靶点。苓桂术甘汤对IR 的治疗作用与糖脂代谢、激素应答、转录过程和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相关,涉及晚期糖基化(AGERAGE) 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 多条通路。结论苓桂术甘汤可能主要通过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调节糖脂代谢、肿瘤坏死因 子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IR 的作用。
    21  葶苈大枣泄肺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王鹏,,黄俊廷,,王宇飞,,吴宁霞,,黄楚栓,,张高,,刘建博
    2021, 32(11):1692-1698.
    [摘要](41) [HTML](0) [PDF 2.58 M](1716)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葶苈大枣泄肺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 理学分析平台( TCMSP)和蛋白数据库(UniProt)获得葶苈子、大枣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 数 据库和OMIM 数据库获取结核性胸膜炎相关疾病靶点,并与活性成分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得到葶苈大枣 泄肺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共同(直接)靶点。使用String 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靶蛋白互作(PPI) 网络及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Metascape 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借助微 生信网站绘制富集气泡图,利用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共同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共有18 个活性成分 通过24 个共同靶点作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核心靶点主要包括MMP9、VEGFA、IL6、TNF、IL1B、CCL2 等。 共同靶点的GO 功能富集分析涉及包括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趋化因子调控、脂多糖应答在内的主要生物进程。 KEGG 通路富集分析得到AGE-RAGE、NF-κB、HIF-1、癌症中的转录失调、癌症中的蛋白聚糖通路等11 条 显著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葶苈大枣泄肺汤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增强免疫、抗氧化等途径对结核性胸膜 炎起到治疗作用。
    22  高良姜素自微乳大鼠在体肠吸收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张欣,,陈曦文,,卢昊,,许汉林
    2021, 32(11):1699-1704.
    [摘要](38) [HTML](0) [PDF 1.21 M](1617)
    摘要:
    目的制备高良姜素自微乳,考察其在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及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 向肠灌流实验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高良姜素浓度,考察高良姜素自微乳在各肠段 中的吸收情况,计算相关吸收参数;以高良姜素混悬液为参比制剂,利用DAS2.1 软件对大鼠血浆药物浓度- 时间曲线进行拟合,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高良姜素自微乳在大鼠整个肠段都有吸收,在十二指 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高良姜素混悬液的2.37、1.70、2.29、3.98 倍,表观吸收 系数(Papp)分别为高良姜素混悬液的3.58、2.56、3.57、5.16 倍。高良姜素混悬液和自微乳的Cmax 分别为 0.245、0.427 mg·L-1,tmax 分别为1.789、1.411 h,AUC0-24 h 分别为1.207、2.059 mg·h·L-1,高良姜素自微乳相对 于混悬液的生物利用度为220%。结论相对于高良姜素混悬液,高良姜素自微乳在各肠段均有良好的吸收, 且显著提高了高良姜素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23  连翘苷的提取分离与微生物转化
    辛秀兰,,陈亮,,张强,,赵小曼,,吴志明,,马海燕
    2021, 32(11):1705-1709.
    [摘要](75) [HTML](0) [PDF 1.35 M](2573)
    摘要:
    目的研究一种从连翘果实中分离连翘苷的有效方法,并利用提取分离出的连翘苷作为底物,为其转化 产物连翘脂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70%乙醇对2.5 kg 连翘干燥果实进行粗提,萃取乙酸 乙酯部位,经过层析得到连翘苷纯品;选择32 种菌株对连翘苷进行微生物转化,以连翘脂素的产量为指标, 利用微生物转化工艺,筛选出有较强的转化能力且专一性的菌株。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连翘苷 6.8 g,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连翘苷纯度在98%以上。经初筛、复筛获得2 种菌株具有较强的转化能力且 有专一性,分别为雅致小克银汉霉(CGMCC 3.1207)和产黄青霉(CGMCC 3.521)。结论该实验为连翘脂素的 制备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工业化的生产方法,筛选出了能将连翘苷转化为连翘脂素的高效专一性菌株,具有一定 的工业化价值。
    24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一测多评法评价黑参的质量
    曾琪,,,刘杨波,,,谌浩东,,,肖碧霞,,林美妤,,,陈乃宏,,
    2021, 32(11):1710-1715.
    [摘要](65) [HTML](0) [PDF 1.47 M](1990)
    摘要: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以及一测多评法(QAMS)建立黑参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System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纯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 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采用HPLC 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测 定11 批黑参样品中9 种人参皂苷的含量。结果指纹图谱确定了12 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00 以上,聚类 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可将11 批黑参样品大致分为3 类,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含量测定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以及准确性,可为黑参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25  不同产地粉防己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含量测定
    陈伟英,,叶泽婷,,徐方方,,吴云山,,刘博,,果德安,
    2021, 32(11):1716-1719.
    [摘要](52) [HTML](0) [PDF 1.16 M](2234)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粉防己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 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 乙腈-0.3%三氟乙酸+0.5%三乙胺,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 μL;柱温:25 ℃;检测器为 DAD 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在上述条件下,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线性范围分别是:1.56~ 200 μg·mL-1(r=0.999 8)、1.56~200 μg·mL-1(r=0.999 9);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 不同产地的粉防己药材中防己诺林碱含量范围为0.43%~1.05%,粉防己碱的含量范围为0.90~2.23%。结论 该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可为粉防己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不同产地粉防己质量均较好,但粉防己碱和防己 诺林碱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26  大黄䗪虫丸动物药质量标志物的含量测定
    吴丽,,付传奎,,张子蒙,,许珂嘉,,黄艳
    2021, 32(11):1720-1725.
    [摘要](40) [HTML](0) [PDF 1.26 M](1670)
    摘要:
    目的建立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大黄䗪虫丸7 种动物 药质量标志物的含量。方法选取10 批次市售大黄䗪虫丸,采用酸水解法、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其中的氨基 酸和脂肪酸成分,衍生化HPLC 法测定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及色氨酸的含量,衍生化GC-MS 法测定油 酸、亚油酸及硬脂酸的含量。结果该方法经线性范围、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等考察确证适 合用于大黄䗪虫丸中7 种动物药质量标志物的测定。两种方法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7%~101.53%,95.18% ~98.07%;精密度的RSD 分别为1.22%~2.72%,1.87%~2.92%;稳定性的RSD 分别为1.17%~2.48%,1.58%~ 2.95%;重复性的RSD 分别为1.12%~1.68%,1.20%~2.6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符 合测定要求,可用于大黄䗪虫丸动物药质量标志物的含量测定。
    27  高良姜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黄琼林
    2021, 32(11):1726-1730.
    [摘要](42) [HTML](0) [PDF 2.68 M](1638)
    摘要:
    目的获取高良姜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编码基因cDNA 序列,明确其序列和功能特征 以及在高良姜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在前期高良姜转录组测序数据中挖掘CHS 的cDNA 全长及其编码区,利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蛋白的特征和功能进行分析,运用ClustalX1.83 和MEGA4.0 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 和系统进化树构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CHS 在高良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高良姜 CHS 编码区为1 173 bp,编码391 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是分子量为94.5 kDa 的亲水性蛋白,不含有信号 肽、转运肽、靶肽和跨膜结构域,具有CHS 保守功能域并归属于CHS 超级家族。CHS 在高良姜不同组织中的 表达模式为:根茎> 茎> 叶。结论成功获得高良姜CHS 序列,并分析其特征和表达模式,可为高良姜黄酮 类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参考。
    28  中医药治疗冠脉微循环障碍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龚胜兰,,,范雅雯,,,牟雷,,朱瑾娴,,,丘雪莹,,吴玮,,赵杰,,张天奉
    2021, 32(11):1731-1736.
    [摘要](40) [HTML](0) [PDF 1.46 M](1898)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脉微循环障碍(CMD)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据库、PubMed 和Cochrane Library 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CMD 的文献。将筛选后获得的方药建立数据 库,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最终获得89 篇文献,处方 90 首,涉及中药131 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丹参、黄芪、川芎、当归、甘草、三七等;应用较多的中药 种类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多用甘、辛、苦;药物归经频次较高的依 次为肝、脾、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是“丹参-黄芪”,核心组合为“黄芪-川芎-丹参”。聚类分析 将高频药物分为7 类,以血府逐瘀汤、逍遥散、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加减组方为主,以及单味中药水蛭和人参。 结论治疗CMD 的核心药物为丹参、黄芪、川芎、当归,以益气活血,理气止痛为基本治法,兼以疏 肝健脾、化痰通络等进行配伍。临床上可应用血府逐瘀汤、逍遥散、瓜蒌薤白半夏汤等经典名方随证加减治 疗CMD。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