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百合-沙棘(ALH)联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 数据库筛选ALH 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 数据库收集AD 相关靶点,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AD 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采用 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采用STRING 平台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 关键活性成分和靶点;采用Autodock 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采用Clue GO 插件进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采用D-半乳糖联合氯化铝诱导AD 小鼠模型,通过Morris 水迷宫实验、海马组织病理 学观察(HE 染色法)及ELISA 法检测海马组织中TNF-α、IL-6、IL-17 含量,对ALH 治疗AD 的作用机制进行 初步验证。结果经筛选共获得ALH 活性成分39 个,如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丙醇胺、芒柄花黄 素、异鼠李素等,主要作用于ATK1、MAPK1、JUN、TP53、TNF 等靶点,涉及PI3K-Akt、MAPK、AGERAGE 、IL-17、TNF 等信号通路,共同发挥治疗AD 的作用。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ALH 可显著提高小鼠学 习记忆能力(P<0.05,P<0.01),减轻海马组织损伤,降低海马组织中TNF-α、IL-6、IL-17 含量(P<0.05, P<0.01)。结论ALH 治疗AD 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减 轻炎症损伤有关。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85.5;R857.3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QC2018119);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基金项目(2019zyzcdf-01);黑龙江省博士后专项经费资助 项目(LBH-Q20185);黑龙江省北药与功能食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2018-TSXK-02);佳木斯大学优秀学科团队项目(JDXKTD-201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