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基于过敏性鼻炎(AR)免疫途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调控Toll 样受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 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5 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组及镰形棘豆总黄酮组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 外,其余4 组大鼠采用卵蛋白(OVA)制作过敏性鼻炎模型,西替利嗪组及镰形棘豆总黄酮组低、高剂量组分别 给予西替利嗪(1 mg·kg-1)、镰形棘豆总黄酮(0.47、1.87 g·kg-1,按生药计)灌胃2 周。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各实验组大鼠鼻黏膜组织变化;ELISA 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IL)-2 及IL-4 含 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鼻黏膜中TLR2、TLR4 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行为学评分增加(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黏膜纤毛及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增厚,炎性细胞浸润,TLR2、TLR4 阳性细 胞增多;血清IL-2(P>0.05)、IFN-γ 含量降低(P<0.05)、IL-4 含量升高(P<0.05);鼻黏膜TLR2、TLR4 蛋 白的表达增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 西替利嗪组(P<0.01)、镰形棘豆总黄酮低剂 量组(P<0.05)、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量组(P<0.01)行为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药物组鼻黏膜 组织结构均改善、炎性浸润减少、TLR2、TLR4 阳性细胞减少;西替利嗪组、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量组血 清INF-γ 含量升高(P<0.05)、IL-4 含量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镰形棘豆总黄酮低剂量组血清 IL-2 和INF-γ 含量升高,IL-4 含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替利嗪组、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 量组鼻黏膜TLR2、TLR4 蛋白表达减弱(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对卵清蛋白诱 导的过敏性鼻炎具有改善作用且与剂量正相关,可能是通过调节TLR2 和TLR4 蛋白表达及Th1/ Th2 平衡影响 机体免疫。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85.5
[基金项目]
甘肃省引导科技创新发展竞争性专项(甘财科[2017]168 号);甘肃省卫生行业专项(GSWSKY2018-46);甘肃省中医药科研项目(GZK- 2018-54,GZK-20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