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肝功能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含量及肝细胞色素P450 酶(cytochrome P450)CYP2D6-1、CYP3A1、CYP2E1 的基因、蛋白表达,探讨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对癌性腹水大鼠CYP450 酶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二者配伍的作用实质。方法将雄性Wistar 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炙甘草组(免煎颗粒剂)、醋甘遂组(研末)、炙甘草-醋甘遂组(草遂组)、甘遂半夏汤组。除正常组外,其 余各组腹腔注射Walker-256 肿瘤细胞株复制癌性腹水模型,连续给药14 d。实验结束后取材,用生化法检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 胆红素(DBIL)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谷氨酸脱氢酶(GLDH)、苹果酸脱氢酶(MDH1)、嘌呤核 苷磷酸化酶(PNP)、对氧磷酶(PON1)含量,HE 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色 素氧化酶CYP3A1、CYP2E1 蛋白表达,采用RT-qPCR 技术检测CYP2D6-1、CYP3A1、CYP2E1 的基因表达。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ST、ALT、TBIL、DBIL、AKP、GLDH、MDH1、PNP 水平明显升高(P< 0.05),PON1 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炙甘草组、草遂组、甘遂半夏汤组PON1 含量明显升 高(P<0.05)。RT-qPCR 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YP2D6-1、CYP3A1、CYP2E1 基因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 较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下调CYP2D6-1、CYP3A1、CYP2E1 的基因或蛋白表达 (P<0.05)。HE 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炙甘草组、草遂组及甘遂半夏汤组肝索紊乱减少,肝血窦扩张 减少。结论本实验提示醋甘遂与炙甘草只有在特定条件下,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配伍应用才能起到减毒 的作用。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基因、蛋白表达,提高PON1 含量,降低氧化应 激,起到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85.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03268);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21105);中央财政公共卫生专项“2019 年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 项目——河北省”(Z135080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