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利用系统药理学方法和体外实验探究佛手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的分子 机制。方法利用TCMSP、TCM-Mesh、ETCM 和TCMID 数据库筛选佛手散的活性成分;利用TCMSP、ETCM 和PharmMapper 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作用靶点预测。利用DisGeNet、GAD、CTD、TTD、HPO 和Orphadata 数据库筛选出AD 疾病相关靶点,并与佛手散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映射取交集,交集基因即为佛手散治疗AD 的 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 数据库构建佛手散治疗AD 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PPI) 网络;利用Cytoscape 3.6.1 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通过WebSestalt 及David 分析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 功能及KEGG 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佛手散52 个活性成分,预测得到185 个 共同靶点,最终确定31 个佛手散治疗AD 的潜在作用靶点。GO 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潜在作用靶点参与生 物调控、刺激反应、细胞间通讯等生物学过程;细胞膜、蛋白复合物、囊泡参与等细胞组分;蛋白结合、离子 结合、分子转导活性、水解酶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 富集分析得到13 条信号通路。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佛 手散对谷氨酸钠诱导损伤的PC12 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通过降低胞内Ca2+浓度和NO 含量达到降低细胞凋亡率 的效果。结论佛手散在治疗AD 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调控特点,可能与其通过豆甾醇、 Z-藁本内酯、藁本内酯、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调控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神经配体-受体交互作用通路、Ca2+ 信号通路以及cGMP-PKG 信号通路等多通路有关。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85.5;R857.3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15A030302072);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年度“高水平大学建设”面上项目(A1-AFD018171Z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