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从瘀论治抑郁症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已建立的丹参活性成分库,利用 Swiss Target Prediction 在线工具获得治疗抑郁症的作用靶标;采用Cytoscape 3.7.1 软件构建丹参活性成分-抑郁 症作用靶标网络,进一步通过STRING 数据库进行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并构建PPI 网络;运用数据库 Metascape 进行GO 生物学过程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利用DiscoveryStudio 软件进行关键成分及靶点的分子 对接能计算。结果成分-靶点网络涉及54 个丹参活性成分和36 个与抑郁症相关的靶点,其中MAOA、 ESR1、SLC6A4、HTR2、PTGS2 等靶点与丹参多个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经GO 和KEGG 通路富集分 析,发现丹参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参与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色氨酸代谢过程以及雌激素受体信号传导等通 路,综合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影响离子迁移、细胞分泌、激素水平、细胞内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而发挥抗抑郁 作用。这3 条通路与丹参活血化瘀机制具有密切相关性,并且炎症反应在活血化瘀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丹参中丹酚酸G、丹酚酸J、木犀草素、丹参环庚三烯酚酮、丹参二醇B、原紫草酸、异隐丹参酮等, 可能通过PTGS2、MAOA、SLC6A4、HTR2A、ESR1 等多个靶点,通过影响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色氨酸代 谢过程以及雌激素受体信号传导等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 本文为丹参从瘀论治抑郁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活血化瘀类中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的 思路。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85.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03070);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610010113);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支撑 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8]283);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难治性慢病重点实验室项目(2018B0303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