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方法探析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 GEO DataSets 数据库获取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靶点,绘制差异基因火山图与热图。在TCMSP 数据库中,分别 收集黄连和木香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将溃疡性结肠炎的差异基因与香连丸有效成分靶点取交集,并通过 Cytoscape 3.8.0 软件绘制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 11.0 平台构建蛋白 互作网络,并根据度值大小筛选出核心靶点。同时将上述交集基因载入R 软件中,进行GO 功能和KEGG 通 路富集分析。使用Surflex-Dock GeomX 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使用PyMOL 2.5 和ligplot+2.1 进行蛋白和配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香连丸活性成分20 个,包括槲皮素、豆甾醇、小檗浸碱、黄连素等,以 及与GEO 共有差异基因26 个,涉及IL-6、CCL2、IL-1β、MMP9、PTGS2 等关键基因。GO 生物过程597 条, 细胞成分21 个,分子功能50 个,主要涉及脂多糖刺激变化(response to lipopolysaccharide)等生物过程,内质网 腔(endoplasmic reticulum lumen)等细胞成分,细胞因子活性(cytokine activity)等分子功能。KEGG 通路48 条, 主要涉及TNF 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kappa B 信号通路、Th17 细胞分化等经 典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香连丸的活性成分可以对核心靶点IL-6、CCL2、IL-1β、MMP9、PTGS2 发挥 调控作用。结论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主要起到抗炎、抗氧 化、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肠道平滑肌功能等多个作用,证明了中医整体观念的优越性。本研究为后续进一 步研究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85.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419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新强院资助项目(2019IIT25、2019ZD01);广州中医药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20 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0JGXM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