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方预防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方法将90 例 TKA 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利伐沙班组,每组45 例。2 组患者均行TKA 治疗,术后均进行抗凝干预。中 药组于术后第1 天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方口服治疗,利伐沙班组则给予利伐沙班口服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 2 组患者术后下肢DVT 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 引流量、皮下瘀斑、皮下浅表感染的发生情况,评价2 组患者手 术前后的运动范围和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2 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7、14 d 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关节疼痛 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4 d 后,中药组和利伐沙班组的下肢DVT 发生率分别为 15.55%(7/45)和20.00%(9/45),以中药组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药组术 后24 h 引流量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中药组术后皮下瘀斑、皮下浅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67% (3/45)和4.44%(2/45),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的22.22%(10/45)和20.00%(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术后14 d,2 组患者的运动范围均有所提高,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中药组术后14 d 与利伐沙班组比较,运动范围明显提高,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1)。(4)术后2 d,2 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关节疼痛VAS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 术后7 d 和14 d,2 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关节疼痛VAS 评分均逐渐下降,与术后2 d 比较,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各观察时点,中药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关节疼痛VAS 评分均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 术后早期口服益气活血通脉方预防DVT 发生的 临床效果与利伐沙班相当,可明显减少患者双下肢皮下瘀斑、皮下浅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运动范围,缓解临 床症状,减轻痛感,更利于促进患者TKA 后的康复。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R285.6
[基金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91173)。